千般悲喜皆為你---棉價,這是紡織業的共同感受。從去年的利潤攀上十年高點紡企興高采烈,到今年的棉價暴跌處處哀聲一片。有的大企業存有上萬噸棉花,就會有上億的虧損,小企業扛不住,自然就會破產,這比2008年金融危機的沖擊還厲害。棉花依舊在那里,不悲不喜。
存萬噸棉花就有上億虧損
濱州市華康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董華康最近的心情很不好,去年棉價大漲時,他以3萬元/噸的價格一口氣吃下了幾百噸棉花,現在棉價已經跌去30%,董華康硬生生地賠了一百多萬。棉價每跌一下,他的心都跟著緊一下。
董華康賠得不是最多的。產棉大縣夏津縣中小企業局副局長尹勤祖說,多數企業庫存皮棉購入價都在每噸2.8萬以上,5月23日的行情已落至2.3萬,有來不及出手的囤棉者,賬面虧損達上千萬元。
于是,紡企開始爭相清庫存。24日上午,記者抵達商河,齊魯宏業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文奎正忙著開會、調度。"我們一個月產100多萬米滌棉布,也就是俗稱的的確良。去年客戶來買布,價格翻番還搶不上?,F在,很難賣。一米布的毛利潤兩元多錢,山東一家大型企業為回籠資金,一下子降價2元,整個市場的價格全下來了。"
德州一家大型棉紗企業的李先生說,去年很多江浙的紡織企業前來訂貨時是有訂貨門檻的。有些棉紗必須達到15噸他們才肯簽,但今年幾乎沒有5噸以上的單子。
這一切,都源于棉價跳出的探戈舞。張文奎說,去年9月份以來,棉價坐上了直升飛機,每噸從14000元漲到了34000元,當時棉花不好買,但下游客戶也來搶貨,訂單都排不開。今年,棉價從34000元降到了22000元,棉花加工廠上門求著他們買棉花,但他們不知道棉花會跌到什么程度,也不敢買,用一點,買一點。"去年是棉紡織行業十年以來效益最好的一年。今年,從業務員反饋的情況看,山東和南方的常規棉紡織廠,規模小的,一半都倒閉了。"
張文奎說,"棉價大起大落,這對紡織業是個災難性的打擊。這個市場不理性,棉農、紡企、下游的織布廠、服裝廠、印染廠都在忙著儲存棉花、棉紗?,F在,棉花缺口的謊言已經破滅。棉價跌幅已經高達1萬元/噸。有的大企業存有上萬噸棉花,就會有上億的虧損,小企業扛不住,自然就會破產,這比2008年金融危機的沖擊還厲害。"
棄約率升至30%部分企業無奈停產
25日,記者聯系到山東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夏志林時,他正忙著開會。"棉花價格下跌,對紡織企業的影響非常大,我們已派出兩隊人馬,由副會長帶隊,奔赴全省各地緊急調研。"
山東的棉紡織產能在全國排第一,在棉價急跌時,受沖擊當然小不了。"紡織廠的生產有周期性,一般要存3個月左右的棉花,原來存的棉花平均價格大約29000元/噸,現在生產明顯會造成虧損。客戶下單,都是買漲不買跌,現在市場銷售低迷;即使有下單,也要晚提貨。紡織廠庫存增長,資金周轉出現嚴重困難。"
夏志林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全省棉紡企業,尤其中小企業困難重重,部分企業已處于停產、限產或局部停產狀態。"
這還不是問題的全部。據中國棉花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兩個月前,棉花貿易商棄約的現象就已開始逐漸顯現。安糧期貨分析師姜興春介紹說,今年3月份進口棉花貿易違約率約為20%,而今年五六月份到港訂單的違約率已經升至30%。
"孟加拉國那單不發了。"齊魯宏業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牟德宏剛剛經歷了這樣的事情。孟加拉國的客戶有困難,即使把貨發過去,也未必會去提貨,牟德宏決定不冒這樣的風險。
山東德棉進出口有限公司的田先生說,他們也曾遇到類似的問題,孟加拉國的客戶將提貨時間推遲了三個月。
來自今年春季廣交會上的消息也顯示,今年的服裝加工企業簽單情況不妙,訂單數量減少且多為短單,大量積壓的庫存使得棉紡企業不堪重負。
濟南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會長賈鳳美今年65歲了,親身經歷了紡織業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起起落落。"我國采用進口配額來調控棉花市場。配額內加工貿易不收稅,一般貿易收1%-5%的滑準稅;配額外最高要交40%的滑準稅。要知道,中國的紡織品在世界上競爭,完全是靠市場的,但原材料卻是國家控制的。一頭是計劃經濟,一頭是市場經濟,這也是棉價大起大落的一個原因。取消滑準稅,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是大勢所趨。"
多元化、差異化,企業自提抗風險能力
雖然整個行業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但是,不同的企業受到的沖擊卻大不一樣。夏志林說,單純以純棉為主的中小企業受到較大的影響,而以混紡產品開發為主的企業和既有紡紗織布又有深加工的大企業,受沖擊小一些。"道理很簡單,單一產品、單一原料,自然始終被棉花牽著鼻子走。"
一些精明的企業走上了多元化和差異化的道路,生產和庫存還比較正常。張文奎說,齊魯宏業在這方面占盡先機。"常規產品同質化競爭大,我們做的都是混紡,沒有大路貨,進行訂單生產。依靠科技力量,走差異化的道路,提高附加值,增加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比如,我們用棉紡設備紡出了毛、麻、絲、絨,實現了技術突破。我們紡出的毛紡品,比毛紡廠每噸的成本降了1萬元。"
德州恒華紡織有限公司也走上了多元化路子。過去,它只做純棉,目前滌綸已占到原料總量的1/3,并開發大豆、玉米、牛奶、珍珠等新型纖維。
"這是我們目前鼓勵的路子,以降低對單一棉花需求的依賴。我們正在引導企業向上下游兩端延伸,比如,做家紡產品,搞產業聯盟、產業集群。山東紡織業擁有200萬從業大軍,這不僅是一個傳統優勢產業,更是一個關系民生的產業,需要大力支持。"
濱州市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張建新還表示,無論走什么樣的路子,千萬別跟風。以棉花為例,去年棉價大漲就是因為大家都囤積棉花,人為造成棉花短缺。"今年損失最大的,我認為應當是當時炒作、囤積棉花的中間商。而有經驗的企業,在高價位的時候比較慎重保證運轉,不多存棉花,受影響會小一些。"
張建新說,棉花采購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了解棉花價格規律,全球資源狀況,把握采購時機,做其它事情也一樣。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