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大幅“跳水” 棉農棉企共判棉價回歸理性
據報道,在過去3個月里,棉價再次出現大起大落,而與去年不同的是,這次是棉價“跳水”。記者采訪發現,棉價大跌已使許多農戶“減產不減收”的愿望破滅,而紡紗、織布等后續產業鏈因棉價的大幅波動也都“無所適從”,不少企業因此限產、停產。保證棉農種植積極性、穩定棉價已成為棉農、紡織企業的一致心愿。 陳新軍:老百姓對市場了解多少啊。那時候一天漲一毛,天天漲錢誰也不賣。價格平穩的時候棉農銷售的心里還比較正常,大漲大落的時候他就不知道這個東西值多少錢了。 紡紗作為籽棉加工成皮棉后的第一道工序,日子同樣“冰火兩重天”。據了解,現在德州以棉花為主要原料的紡織企業60%以上限產。山東濟寧紡織廠滿長華告訴記者,年前買進了高價的原料,辛苦生產出來的卻是低價的紗。產品需求量減少,更是雪上加霜,他們的日子實在不好過。 滿長華:棉花價格下跌很多,但是成品價格下跌也很多。現在棉紗棉布定制品種都很少?;旧舷掠尾灰?。我現在用的棉花都是春節前買的棉花。目前已經維持了三個多月了。 雖然有時明知要虧,一些企業還是要“咬牙硬撐”。滿長華無奈的說。 滿長華:我們要停產限產,一部分人員沒辦法安排,怕造成工人情緒不好。但紡織企業銷售不太好,銷售庫存越來越多。企業的資金也比較緊張。沒有辦法,只要客戶要,有現錢,虧的多一點,也得拿現錢。因為得交稅啊,交公積金,買原料。 為保護棉農利益,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今年3月提出,以標準級皮棉每噸1.98萬元的最低收儲價不限量收購,這一政策被業內人士認為是棉花的最低保護價制度。中棉集團副總裁王萬祥認為,棉花產量穩定是后續產業鏈穩定的“萬本之源”,國家在種棉補貼、臨時收儲制度方面都應加大力度,以保持棉價基本穩定。 王萬祥:如果和糧食的比價關系來看,確定一個保護價,棉農有一個種棉的積極性,種棉花種的太少對紡織企業更加不利。最近兩萬五這個價格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