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遭供需雙重壓力
期棉近期價格連連下挫,4月27日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再度全線下挫,與其去年大宗商品市場上明星品種的身份形成強烈的反差 高價退潮 與漲價一樣,全球棉價的跌勢也來勢洶涌。印度棉價在15天內也下降了14%。 4月26日,洲際交易所(ICE)棉花期貨跌至兩個半月來最低。 ICE交投最為活躍的7月交割的期棉合約下滑6美分至跌停,盤終收于每磅1.6039美元,跌幅達3.61%。 4月27日,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價格也全線下挫。交投最為活躍的1109合約跌幅達2.67%,盤終跌至每噸26595元,較前期每噸34870元的最高點下跌近22%。 總體來看,無論國際棉價還是國內期棉都已經處于下跌通道中,短期空頭格局不變,將繼續向下尋求支撐。 供應充裕 市場人士指出,高棉價首先被逐步充裕的供給打壓。以印度市場為例,上周印度新棉上市量達到7.7萬噸,同比增長16.7%,為過去5年來同期最高水平。 目前,北半球如中國、印度、美國等國的棉花已經開始進入播種季。不少機構預測這些國家的播種面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美國種植面積擴大到1256萬英畝,增加14.5%;印度種植面積擴大10%。 中棉所發布的2011年中國植棉意向報告數據顯示,植棉面積持平戶占54.4%,比1月份調查數據增1.6個百分點;增加戶占37.2%,比1月增加0.4個百分點;減少戶占8.4%,比1月減0.6個百分點。2011年全國植棉意向呈恢復性增長趨勢,比2010年增加近5%,若按照2010年植棉面積7275萬畝(國家統計局數據)計算,則增加364萬畝,升至7639萬畝。 此外,據監測,到4月15日,中國棉花春播(栽)面積占預計總面積的24.5%,快于去年同期5.7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南半球產棉國如澳大利亞和巴西新棉采摘已經開始。市場人士指出,僅來自巴西的供給已經給市場帶來沖擊。巴西農業部4月份的預測,2010/2011年度巴西棉花產量將首次超過200萬噸,達到202.7萬噸,比2007/2008年度的前最高紀錄多42萬噸,同比增加80多萬噸,增幅達70%。而巴西國內用棉量只有110萬噸,剩余的棉花將輸送到國際市場。 此外,澳大利亞、阿根廷的棉花也逐步上市。有棉花貿易商指出,當前澳大利亞棉花價格為全球最低,最具優勢。 需求不利 相較于供應,需求對棉價的打擊更為嚴重。 不少分析師向記者表示,當前印度等國棉花下游市場的需求較為糟糕,中國也不例外。 “往年到了夏季,紡織業也會停工,但今年停得比較早,現在有不少企業已經不再備貨。”上海中期期貨分析師見驚雷說。 北大方正物產集團棉花業務部經理董淑志指出,從調研的情況來看,目前紡織企業開工率由93.6%下降到86.92%,配棉比由83.6%下降到81.54%。70%參與調研企業對后市價格看跌,下跌點位集中在每噸27000元左右,“市場下游極為悲觀,廠商沒有采購意愿,這些直接導致了棉紗庫存激增、利潤大幅下降,棉花企業資金變得更加緊張,銷售原料庫存和降低開工率的意愿逐步體現。” 新湖期貨分析師柳青指出,目前棉花下游消費偏弱,操作當中建議仍保持偏空的思路。見驚雷指出,下游重新開始拿貨可能要到8月,中間這段時間棉價將持續疲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