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批沿海內地農婦結伴到海邊一些農場或外地人承包的棉田揀拾遺棄的殘棉腳花,收入卻是不錯。
據詢問,這些來自大豐、興化等近海內地的婦女勞力,在家冬閑無事,便三、五成群結伴下海尋找人家不再采收的睌桃殘棉。她們棲居農場棚舍或租住私家空房,一人負責燒飯洗衣,其余早出睌歸,有人一天竟尋得混級籽棉二、三十斤,有時碰到農場好地,一個農戶競拾花四十多斤,按眼下當地三塊七、八角一斤的軟四級籽棉收購價格,可得日收入一百二、三十元。據悉,之所以農婦拾腳棉有所收獲,與棉市棉價關系緊密。大豐市某農口糧棉場圃負責人告訴筆者,今年收棉時節找人拾花相當困難,拾花工資一漲再漲,而籽棉價格一直在跌。場里雇人拾花,工資加上食宿安排,每人每天要上百元,賣棉錢差不多用在拾花工身上了,所以有些農場在籽棉價格跌到3,40-3.60元時就放棄了田頭殘棉的采收工作。農婦結隊下到海涂尋拾腳棉,互助合作,炊食簡單,產生的開支費用少,純收益遠遠超過居家干活,其實有些地方眼下農民無事可干,多在打牌神聊。因而此舉對棉花可利用資源又得以復生,冬閑農民也找到了生財之路,當地政府對此預以鼓勵。
專家建議,應支持這一過去曾推廣的棉花后期“三找六凈”工作,但要做好組織工作,因為畢竟是采拾腳花,不必蜂擁而上,還要強化勞動力赴外的交通、食宿、野外生存等安全管理,確保農產品有效利用和特殊作業群體的人生安全。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