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四,民間有過小年之俗稱。這一天,千家萬戶“送”走灶神爺后便百無禁忌,開始打掃庭院,清倉利庫,漿洗衣被,吐故納新,喜迎新春。
在江蘇棉花主產地蘇北鹽城,人們在迎年接福的喜悅中,新的一年棉花生產也己經悄然展開,清倉售剩。在大豐射陽等地,看到從外地打工歸來的農民及農民經紀人格外忙碌,尚有剩余掃腳棉的農家與棉販討價還價,將剩棉售結。對于現行市場報價仍然不滿意,欲再等待的農戶則將籽棉高閣保管,待開春后再作主張。據走訪了解,目前農家存棉己經很有限,保守估計約占總產量1-2%,且不具普遍性。存棉多屬于面積較大,積累數量較多,手頭并不急需花錢的戶型,由于上年移栽偏晚,沒能趕上收購價較高的時段,形成邊積邊等,越累越多。一些經紀人對這類戶型的多少和分布情況了如指掌,對于日后交售,雙方均表示得待價而定,運肥到田。在大豐市草堰鎮雙垛村孫玉祥家的棉田邊上,已經堆起一堆堆腐熟的家積肥和灰雜肥,在鄰近田頭未來用于制缽育苗的棉花苗床邊,也看到相同情景,個別細致的農戶甚至還對家禽家畜肥、灰雜肥進行粉碎過篩。許多農家都結合除塵打掃,騰挪草垛等等,把生產生活垃圾集中運送下地。有的農戶有三清迎新年的良好習慣(灰堆糞坑清、豬舍羊圈清,家前屋后清),這其實更是1次農家肥、有機肥大積造,人們把常年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清掃出新,既全新迎年,又給農作物過1個“肥年”。
種子是重要的生產資料,雖然2010年棉花收購價不夠穩定,一些農民對棉花產銷存有疑慮,但是元旦前后棉市總體維穩,尤其是大宗農副產品正逐步告別低價位時代的來臨,眾多農民重拾生產信心。在棉區,已經見翻挖茬口凍垡滅蟲的壯漢和預留培肥棉花床地的農婦。在大豐市萬盈鎮金龍村一農資供應點,幾個農民向店老板討要各類棉種以及椒種、棚育瓜菜種籽的特點說明書,以便權衡購種品種、數量,一些享有政府補貼的推廣性棉種己經開始動銷,據省作物栽培站、省棉花協會調查,2011年全省棉花生產有望出現恢復性增長。所以綜合觀察棉花生產,眼下仍然是1個較為樂觀的動態與正常向好的走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