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棉價最高 棉農最虧
從2009年國慶節開始,棉價像脫韁的野馬,勢不可擋。目前德州棉價已突破4元/斤大關,升至歷史最高峰。然而,高走的棉價并未換來棉農種植熱情。在糧價、菜價節節攀升的挑戰下,德州當地棉農開始棄棉。今年德州棉花種植降至十年來低谷,這反過來進一步推升了棉價。 而高漲的棉價已經開始傳導至下游織布、服裝產業……
根據德州市棉花協會的統計,德州原本棉花面積近300萬畝,受2008年棉花價格低迷、農資價格較高、植棉比較效益下降等因素影響,2009年植棉面積減少到232萬畝,比上年下降19%。截至2010年5月,德州棉花播種全部結束,植棉面積再次下降10%,為210萬畝,降至十年來最低點。
德州市棉戶協會秘書長馬俊凱指出,今年菜價、糧價的攀升,使得棉農改種現象較多,植棉面積下降了一成。而種棉的減少反過來又會推升棉價進一步高漲,預計今年棉價很可能會繼續攀升。
面對著供需缺口的進一步放大,中儲棉信息中心運營總監梅詠也在日前召開的山東棉花論壇上表示,2010年中國進入了高棉價時代。
據悉,我國棉花種植面積下降、產量下降已由最初機構的預測,變成了嚴峻的現實。河北、河南、山西、湖北、江蘇面積下降幅度分別為7.1%、8.7%、18.3%、12.3%和11%,而新疆北疆受雨雪影響下降幅度更是達到了25%。
處于高位的棉價每一絲變化,牽動著整個紡織產業鏈的神經,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愁。
“如今棉價升至歷史最高點,已傳導至整個產業鏈條,樂了紡的愁了織的。”德州棉花協會秘書長馬俊凱指出,棉農、棉花加工廠、紡紗企業處于產業鏈條的上游,原料漲價可以向下攤銷。但處于下游的織布、服裝等外貿出口企業卻要承受成本節節攀高的重壓。
山東是全國第二大產棉省、第一大紡織省,紗、布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一位。浙江上棉紡織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先生近日專門趕到德州了解棉花后市行情。他表示,純棉紗每噸的利潤空間已達到3000多元,一些客戶還要排隊等紗。目前,紡紗、織布、服裝環節在利潤分配上層層遞減。
青島源豐實業集團總經理高永政告訴記者,棉價上漲帶動多種成品布價格上漲了5%-10%,由此企業利潤下降了2%左右。這使得本就利潤微薄的紡織企業更加捉襟見肘。高表示,棉價高漲已危及到紡織品出口形勢的好轉。
德州棉花協會秘書長馬俊凱也認為,種糧的農民每畝可直接獲得良種補貼、種糧補貼和農資補貼,共計每畝83元。而棉農卻只有每畝15元的良種補貼。國家應給予棉農與糧農相同的直補,棉農的種棉積極性增加了,棉花產量上來了,才能遏住瘋漲的棉價,下游紡織業的成本也就自然降下來了。 |
<< 皮棉價跌 棉企依然惜售美陸地棉出口簽約量保持穩定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