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唯一一項單一農作物連續三個五年計劃得到國家大規模資金投入的棉花,一直以來都是新疆的支柱性產業。前些年,新疆實施“一黑一白”經濟發展戰略,棉花產業撐起了新疆農民致富的半壁江山。每到收棉季節,天山南北一個個高聳的棉花垛,就像是各族棉農繪就的一幅幅致富畫卷。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百億浙江民間資金鏖戰新疆,瘋狂炒棉,使得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主力合約價格隨之大幅波動。為深入了解2009年以浙商為代表的區外資金進入新疆棉花市場的相關情況,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中支組織人員對棉花產量占新疆總產量六成的阿克蘇、巴州、喀什、塔城、昌吉等7地市開展了調研,并走訪了農發行新疆分行、自治區農業廳、自治區紡織行業辦公室等自治區相關部門。日前,人行烏魯木齊中支金融研究處課題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這次調研的情況。
市場需求旺盛引來浙商資金
1998年之前,新疆棉花市場和全國一樣執行的是“四統一、三不放開”的計劃流通體制。1998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棉花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決定從1999年開始改革棉花流通體制,拓寬棉花經營渠道,建立政府指導下的市場形成棉花價格的機制。2001年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深化棉花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國發〔2001〕27號),決定進一步深化棉花流通體制改革,放開棉花收購,經省級人民政府資格認定的國內各類企業,均可從事棉花收購,棉花價格由市場形成。于是,伴隨著棉花流通體制改革的滾滾浪潮,1999年,部分浙商開始進入新疆收購棉花,但大多數浙商資金是在2003至2006年之間蜂擁而至。在近13年的進程中,浙商企業在新疆棉花市場的占有率較高。調查顯示,僅塔城、伊犁兩地,由浙商創建并擔任企業法人代表的棉花收購加工企業占當地全部棉花加工企業的比重高達40%。從棉花收購市場份額來看,奎屯10家浙商企業的年加工能力占當地皮棉加工市場的三分之一。
2009年,受市場疲軟、政策調整及氣候因素的影響,新疆和全國其他棉花主產區一樣,出現植棉面積、棉花產量雙下降。據統計,2009年全國植棉面積為7425萬畝,同比下降14%,預計產量640萬噸,同比下降14.6%,減產100萬噸。其中新疆植棉面積為2016萬畝,同比下降19.46%,產量預計250萬噸,同比下降17.8%。巴州、塔城、昌吉、阿克蘇、喀什等5大棉花主產區的棉花播種面積降幅均在10%至35%之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播種面積下降17.3%。
全國棉花減產的同時,世界經濟卻正逐步走出探底回升的態勢,西方主要國家的消費正在緩慢恢復,同時,在國家一系列擴內需政策作用下,全國紡紗產量也在逆境中增長,紡織行業呈現復蘇的跡象,國內棉花出現供需缺口,市場看漲情緒濃厚。據統計,2009年全國棉紗產量2393.5萬噸,增長12.7%;進口棉152.7萬噸,減少27.63%;紡織服裝出口1671億美元,減少10%。
精明的浙江商人看準時機,其資金進入新疆棉花市場的熱情和速度較上年同期明顯增多增快,新疆棉花現貨交易市場價格呈現高開高走的態勢。以伊犁州烏蘇縣為例,2009年10月,當地皮棉銷售均價在13700元/噸,到2010年2月當地皮棉銷售均價已漲到14800元/噸,5個月的時間價格上漲近10%,這一現象吸引了更多的資金進入皮棉交易市場。調查顯示,2009年塔城、喀什、阿克蘇、昌吉4地有20億元左右的浙商資金參與到棉花市場。
浙商進入新疆棉花市場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借國有棉花收購企業改制的機遇,購買或重組已取得收購加工資質的棉花加工廠;二是借助國家棉紡行業戰略調整,利用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優惠條件,通過自治區審批,獲得棉花收購加工資質,直接開辦棉花收購加工企業。如伊犁州奎屯市10家浙商注資企業資本金總額達到6900萬元;三是通過預付貨款、委托或租賃新疆本地棉花收購加工廠收購籽棉,并給予一定加工費。如昌吉大漠棉業有限公司2009年收購10萬余噸棉花,其中90%以上的資金是通過預付款方式,代工可獲得400元/噸的純收入;四是通過集團內籌資等方式,用作當地棉花收購企業自有資金,再由其向當地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用于籽棉收購加工。
浙商資金進入新疆棉花市場,除看好2009年棉花市場行情、追逐利潤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棉花收購資金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桿效應。區內外聯營棉企、浙商獨資棉企等企業只要按照農發行等金融機構防范信貸風險相關要求,在指定賬戶存入擬收購籽棉資金額10%-30%的自有資金,以及信貸資金額的10%的風險保障金,通過了信貸審批,便可以利用貸款的杠桿作用,以較少的自有資金獲取成倍的信貸資金,參與到棉花收購市場。
區外資金參與市場利弊共存
浙商及區外資金大量涌入,活躍了新疆棉花市場,提高了棉花企業市場競爭意識,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