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棉花種植面積降低 浙江蠶繭產量下降 企業原料瓶頸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受多種因素影響,山東棉花種植面積降到10年最低;浙江蠶繭產量大幅下降,棉紡、絲綢企業出現價格倒掛現象,生產陷入困境。 進入5月,山東棉花播種全面結束,德州、聊城等地播種面積降幅均超過10%,降至10年來最低點。聊城市棉辦副主任劉春寶:與糧食比較,每畝要少300快錢左右,比蔬菜少的更多。第2個原因是棉花補貼政策不如糧食多。 植棉面積相對減少,棉價持續走高,山東紡織企業出現訂單越多利潤越少的情況,部分中小企業甚至因為成本高于售價而關門停產。德州棉花協會秘書長馬俊凱:現在棉價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這樣高的棉價對棉紡織企業以及后續的織布服裝等企業都十分的不利。 桐鄉是浙江蠶桑種養的主產地,而在2010年很多蠶農養蠶積極性卻大幅下降,導致蠶繭緊缺。蠶農們表示,種桑養蠶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精力,而蠶繭收購格完全由市場決定,這讓風險大大增加。本來是靠種田養蠶,現在是靠打工為主。打工沒時間養蠶,有些人家不要,那些桑葉地就給羊吃。 而另一方面,隨著科技的進步,絲綢替代品越來越多,再加上歐美市場絲綢需求量下降,蠶繭和真絲價格出現倒掛也就成為必然。蠶繭收購商周金波:繭變成絲的成本要30萬,這個還不算勞動力費用。絲現在是27萬多一點1噸。目前浙江不少繅絲企業處于半停工狀態,專家表示,出臺蠶繭收購保護價,提高蠶農的養蠶積極性已經刻不容緩。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