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棉市短期供給仍顯偏緊
據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承建的國家棉市監測系統對14省87縣市1840戶農戶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1月5日,全國新棉采摘進度79.6%,同比下降9.7個百分點,較過去3年(同期平均值,下同)下降6.7百分點;全國交售率72.2%,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較過去3年提高6.9個百分點。截至11月5日,主要產棉省的采摘進度分別陜西(95.9%)、山西(93.2%)、山東(90.8%)、河北(84.2%)、河南(80.0%)、新疆(79.7%)、安徽(76.9%)、江蘇(68.9%)、湖北(66.4%)、湖南(62.3%)。 另據對160家大中型棉花加工企業的調查,截至11月5日,有126家企業開秤。被調查企業累計收購籽棉145.6萬噸,折皮棉56.3萬噸,平均品級3.52級,平均衣分率37.17%,平均長度28.53毫米,平均回潮率12.38%。被調查企業新棉加工率54.7%,同比提高6.4個百分點,較過去3年提高3.0個百分點;銷售率13.4%,同比下降3.0個百分點,較過去3年下降4.9個百分點,其中內地銷售率7.1%,同比下降5.1個百分點,新疆銷售率21.3%,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按照國內棉花預計產量704萬噸(國家棉市監測系統8月份預測)測算,截至11月5日,全國累計收購皮棉404.5萬噸,同比減少50.0萬噸,較過去3年減少8.7萬噸;加工皮棉221.4萬噸,同比增加1.8萬噸,較過去3年增加7.0萬噸;銷售皮棉54.1萬噸,同比減少20.4萬噸,較過去3年減少22.0萬噸。 近期各地加緊收購籽棉,籽棉價格快速攀升,棉商惜售心理增強,皮棉上市量仍然有限,國內某大型紡企連續大幅調高皮棉采購價,國內棉價上漲。11月5日代表內地標準級棉均價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28805元/噸,較上周上漲1849元/噸,漲幅6.9%。鄭州棉花期貨2011年1月合約結算價31780元/噸,較上周上漲3955元/噸,漲幅14.2%。北京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電子撮合交易2011年1月合同均價31587元/噸,較上周上漲3480元/噸,漲幅12.4%。合肥國家棉花交易中心電子撮合交易2011年1月合同結算價30360元/噸,較上周上漲3250元/噸,漲幅12.0%。11月5日內地3級籽棉收購均價6.39元/斤,較上周上漲0.31元/斤,漲幅5.1%,折皮棉成本27516元/噸,上漲1718元/噸,漲幅6.7%;新疆3級籽棉收購均價6.35元/斤,上漲0.35元/斤,漲幅5.8%,折皮棉成本26334元/噸,上漲1322元/噸,漲幅5.3%。 近期國內外需求均保持旺盛,據中國物流與采購經理人協會數據,10月官方制造業PMI環比升0.9個百分點至54.7%,超出市場預期,我國經濟高位回穩態勢進一步明確,內需有望繼續向好;從第108屆廣交會紡織服裝成交情況來看,盡管紡企面臨人民幣升值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壓力,但是客商訂單飽滿令多數企業對下年出口局面持樂觀態度。供給方面,雖然近期采摘、加工進度較快,但是受品質不佳及棉商惜售等因素影響,新棉上市成交量仍然有限。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國家發改委等7部門下發緊急通知,要求進一步貫徹全國棉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做好當前新棉購銷工作,維護棉市秩序;近期我國多種農副產品漲價,通脹壓力加大,10月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公布在即,后市不排除宏觀經濟面出臺新政策的可能。綜上所述,國內棉市短期供給仍然顯偏緊,但若宏觀經濟政策進一步收緊,棉市將面臨調整格局。 國際棉市保持強勢,美聯儲推出第2輪定量寬松貨幣政策,美元指數下跌刺激大宗商品價格紛紛上漲,加之棉花現貨供不應求,國際棉價大幅上揚。11月5日ICE棉花期貨12月合約結算價142.23美分/磅,較上周上漲16.97美分/磅,漲幅13.5%;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166.44美分/磅,較上周上漲19.04美分/磅,漲幅12.9%。按1%關稅計算,折人民幣到廠價28295元/噸(以6.6610匯率計算),低于國內市場510元/噸,價差較上周縮小1232元/噸;按滑準稅計算,折人民幣到廠價28589元/噸,低于國內市場216元/噸,價差縮小1201元/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