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走訪山東東營利津地區,對當地的棉花采摘和收購情況進行一些了解。
東營棉花生產在山東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利津為主要的棉花產區,占到東營地區約30-40%的比例。目前棉花采摘率在92-94%,小部分地區頂部能夠見白。棉農交售進度相差很大,當地農戶人均耕地面積能夠達到20畝,有很多地都已經承包給種植戶,承包戶1家承包100畝的不少見。目前承包戶棉花交售達到60%以上,種植散戶交售進度僅約30%。農民交售意愿強,但是大部分散戶都在棉花全部采摘完后再交售。從往年囤棉習慣看,多數棉農都會在進入陰歷臘月后售完存棉。當地種植面積較2009年基本持平,但是因為單產約從500斤/畝下滑至350斤/畝,產量有所下滑。棉花采摘人工成本增加,其中雇人采摘棉花達到1元/斤,每人平均1天能夠采摘100-150斤,即100-150元/天的采摘人工費用。
利津有150多家加工企業,400型大廠約10多家,在當前行情下各企業積極搶收,但是資源偏緊,企業加工量整體不如2009年。外地加工企業不少到這邊調購籽棉,當地企業也有從河北和天津等地調購。
據某200型加工企業表示,2010年以來該廠總共收150萬斤籽棉,2009年同期達到600萬斤,前年達到1000萬斤,按照當前收購形勢,該廠最多將收購400萬斤籽棉。收購的棉花39-40%,水分13%,收購價6.8-6.85元/斤,棉籽2.1元/斤,收購成本約28000元/噸,皮棉日加工量約200多件。該廠皮棉有少量庫存,多數已經加工棉花都已經銷售。據該廠負責人表示,當地的加工企業80%都有存棉,但是因為籽棉價格高漲,成本逐步增加,企業囤棉量都不大。
另有1家200型加工企業負責人王總介紹到,其加工廠日收購量5-6萬斤,收2、3天才能夠1天的加工量,現有皮棉庫存70-80噸。隨著收購價越來越高,加工成本也逐步提高,同時隨著某大型紡織廠皮棉收購價連續提高,當地皮棉銷售價也有所上漲,企業采取將加工的棉花逐批銷售,一般加工的棉花囤放3天后再銷售,企業銷售利潤能夠保證在一定范圍內。除當地棉花,該廠也從沾化和聊城等地調購籽棉,從已經加工的棉花看,利津的棉花從色澤和衣分上都好于其他地區調購的棉花。
2010年400型加工企業相比200型企業并無明顯優勢,一方面都面臨著資金緊張的情況,一些企業將棉花入庫,做抵押貸款拿到部分資金后再回市場收購;另外當前籽棉收購成本與現貨價格倒掛,紗廠提價相對較慢,大包棉和小包棉銷售價格并無差異,400型企業的成本大于200型企業,因此優勢并不明顯。
據反映,當地已經加工出的棉花中三級棉鮮少,比例僅約1/10,多數都是四級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