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半月急跌23.6% 紗廠囤貨苦日子到來
“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得知棉價最近暴跌,幾家紡織廠老板忍不住感嘆:“上半年賺錢賺瘋了,現在吃進去的還得吐出來。” 發改委昨日發文指出,自11月12日起,國內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大幅下跌,棉花跌幅最大達23.6%。發改委認為這次大宗商品期貨價格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前期市場存在過度炒作。 截至11月18日,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近期合約價格由年初的13280元/噸上漲至27100元/噸左右,累計漲幅達104.07%。同期現貨3級棉價也由12977元/噸漲至28500元/噸左右,累計漲幅達119.62%,如果與暴跌前33000元/噸左右的最高價相比,漲幅更是高達1.5倍左右。 不過曾上演2個月價格飆升75%的棉花期貨最近多個交易日出現跌停,籽棉、皮棉等價格波動同樣劇烈,短短1周跌幅就達10%左右,市場交易也由先前火爆迅速變冷清。棉價暴跌引發整個紡織原料市場的“地震”,聚酯、粘膠、紗線等價格均明顯下跌。 同時棉價暴跌意味著紗廠高利潤率走向終結。業內人士稱,從棉紗利潤來看,2010年3月紗廠開始大幅飆升,部分企業毛利潤率達20%以上,隨后稍有回落,但是總體看,2010年紡企棉紗理論利潤普遍處于歷史最好時期。常州市武進馬杭色織布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浩若說:“2010年紗廠棉紗利潤可以達6000-10000元/噸,以前只有1000-2000元/噸,紗廠手中現金流非常充裕,是這幾十年里最好的一段時間?,F在棉紗價格已經開始松動,下浮500-1000元/噸,再過1、2個月行情會進一步明朗。” 紗廠2010年盈利的秘訣,就在于年初棉價尚未大幅上漲前儲備大量棉花和紗布。此前華孚色紡證券事務代表姜澎曾表示,該公司2010年在棉價較低的時候收購大量棉花,因此在經營上有較大主動權。 不過“成也囤貨,敗也囤貨”。江蘇淮安1家棉紗廠,正常棉花庫存應在4000噸左右,由于2010年銷量太好,庫存急降到約1000噸。業內人士分析,2010年棉紡企業所面臨的行情是多年來難得一見的,由于盈利能力大增,成品庫存幾乎沒有,多數紡織廠的紗布庫存一般都在半個月以內。2010年10月棉紡企業紗、布平均庫存天數已經分別降至6.82、8.74天這一歷史低點。 庫存見底的紗廠派出大量業務員采購棉花,業內人士說,在棉花漲至3.3萬元/噸高點時,紗廠采購不少棉花,如今棉價跳水,這些紗廠前段時間買得越多,后面的苦日子也就越難熬,上半年賺的錢還得吐出來。 潘浩若認為,由于國內棉花和棉紗價格大幅飆升,使紡織服裝業訂單加速向越南、印度等國家轉移,原來是成衣企業向外轉移,現在越來越多的紡企加入轉移隊伍,這些都會減少對國內棉紗的需求。目前紗廠雖然下調棉紗出廠價,但是降幅還不大,由于現金充裕,一些紗廠仍然在硬扛,如果2011年1-2月美國等海外市場對中國的訂單明顯減少,估計棉紗價格還將走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