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棉花協會赴仙桃、潛江、鐘祥、沙洋、襄樊、棗陽等地開展棉花生產、市場購銷形勢和紡企情況調查,重點了解當前棉價調整對市場的影響及各市場主體的表現和應對措施。具體情況如下:
一、減產已經成定局,各地收獲期略有差異。受氣候影響,2010年棉花單產同比下降。據潛江鑫城棉花專業合作社成員介紹,2010年7月的雨水、8月的高溫,9月至今的低溫都不利棉花生長,普遍減產10-20%。沙洋、鐘祥、襄樊、棗陽等地也反映2010年單產因為氣候災害同比上年下降約2成。另因為各地種植習慣、季節和土壤特性不同,使得棉花收獲期有所差異,10月下旬襄樊就已經開始撥桿;潛江有部分油后棉因為移栽延遲,目前還有近50%未收獲。
二、植棉收益增加預熱來年植棉積極性,多種因素將制約植棉面積上調幅度。2010年籽棉收購價高,使棉農植棉收益大幅提高,仙桃六合村1李姓村民介紹,2010年植棉4畝(1000平方米/畝),單產籽棉650斤,平均交售價5.5元/斤,最高售價6.9元/斤,每畝毛收入3575元;2009年單產籽棉850斤,交售均價3元/斤,每畝毛收入2550元,同比每畝增收1025元,增幅40%。雖然收益增加,激發部分農民擴增來年植棉面積意向,但是總體增幅不大,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土壤條件,有些地方必須進行水旱輪換種植預防枯黃痿?。欢羌Z食、黃豆、蔬菜等其他經濟作物的收益也有所提高;三是大部分農民認為2010年棉價上漲異常過猛,2011年價格不一定能維持高價位,還是統籌兼顧多種作物種植計劃;四是種植糧食的穩定性和政策性,使得農民首選種糧,一般是在穩定糧食生產后,再考慮種植其他作物。因此各地反映2011年植棉面積不會有太大變化,如能穩中略有上升就很可觀。
三、近期棉價大幅調整,市場反映強烈。近日棉花期貨價格連續下跌,對市場沖擊震動巨大,購銷價格下調是表象,影響更為深遠的是市場主體的心理和信心。
1、棉農表現較平和,出現少量惜售。收購價連續下跌,棉農表現較平和,大部分棉農認為棉價有4-5元/斤已經是很難得,隨摘隨賣,存貨不多,跌價對其影響不大。即使有存棉,要么是極少數棉農有意囤積的少量高品級花,要么是近日采摘的還沒來得及交售的花。有棉農認為如果收購價跌破5元將考慮存放到節后交售。
2、棉販急售與惜售并存,交售呈現小高峰。價格下跌對棉販的影響首當其沖,連續跌價使得棉販不敢輕易收購,有存棉的棉販要么因購銷價格倒掛,惜售心理嚴重;要么因恐慌心理,急迫交售。沙洋某收購加工廠負責人介紹,以前都是收購加工廠發信息向棉販們尋求資源,現在市場天平一下換位,跌價第2天棉販們蜂擁而至,在收購廠門口排隊交售,從早上7點一直收購到半夜3點多鐘,平日只收10-20萬斤,這1日共收購籽棉90多萬斤,并且品質明顯高于前期。一些囤積量大、賭后市的棉販因為購銷價格倒掛,潛虧已經達10多萬元。還有部分有囤棉的棉販仍然看好后市,目前采取少量試探性交售,觀望行情變化。
3、棉花收購加工廠應市下調收購價,加大各項指標控制力度。大部分收購加工廠認為目前價格下降有利收購,不僅可攤低前期收購成本,而且有利執行收購質量標準。他們及時調整收購價,跌價前收購均價還是6.5-6.9元/斤,最高達到7-7.2元/斤的價格,隔天就到5.9元/斤。棗陽某收購廠負責人說,現在是買賣雙方的博弈階段,也是市場的觀察期,詢價多,成交量不大。
4、紡織廠認為價格下挫符合預期,生產、采購縮量,觀望為主。紡織廠認為期貨價格下挫從而帶動現貨價格下降是必然趨勢,襄樊某紡織廠采購部負責人介紹,前期紗、布銷售還較順暢,下游也基本認同和接受前期3萬元的棉花價位,但是近期期貨出現大的調整,并且政策面也不支持棉價上漲,同時本廠還有近1個月的用棉庫存,所以目前的原料采購和接單以觀望為主,待形勢明朗后再操作。他說紡織廠不怕高棉價,最擔心的是棉價漲跌不穩,不能準確核定成本,影響下游接單。現在廠里生產基本正常,因為價格波動頻繁,不敢大量接長單、外單,同時也為穩定用工,目前以生產常規產品為主,訂單生產為輔,如果形勢繼續趨緊,下步準備通過縮短開工時間、放緩生產節奏來應對市場風險。
四、鄭棉期貨連續跌停,對后勢預測出現較大分歧。對后勢預測一直存有看漲、看跌2種觀點,棉價穩沖2.8萬、3萬元、3.2萬元的預言不斷兌現,使得前期看漲者居多。近日期貨、外盤連續下跌導致市場預測出現較大分歧,總體看謹慎論蓋過樂觀論。
看漲者的理由來源于缺口、加工成本、國家調控能力和時間跨度。他們認為2010年棉花減產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紡織用棉量是硬性需求,缺口肯定存在;目前棉花收購量已經占產量的80%,高收購成本(皮棉26000-28000元/噸)已經成定局,棉花收購加工廠不可能跌破成本虧損經營;從現在到下個年度的新棉上市還有漫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