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農民與紐約期交所:棉花探戈
期貨拽著現貨跳起探戈,為這支棉花之舞伴奏的,是印鈔票的嘩嘩聲 高社會坐1趟夢幻般的過山車。 這位新疆阿克蘇地區的普通棉農,上半年是在噩夢中度過的:他種的100畝棉花先遇大雪、再遭冰雹,到采摘時畝產僅有100多公斤,不到往年的1/3。高社會悔得腸子發青,打算明年改種小麥。 然而沒過幾個月,天上卻掉下“金子”——棉花剛出來時就有人出10元/公斤來收,現在已經漲到13、14元。要知道,2009年收購價也就是6元多。“據說都是期貨鬧的,我在電視新聞上看到過,可不太了解。”已經賣完棉花的高社會心滿意足地說道。 他根本無從知道,期貨這個棉農們陌生的玩意兒,如何攪動地里的棉花?而遠在千山萬水之外的紐約期貨交易所,又是怎樣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將他拽進1場“棉花的探戈”? 美國蝴蝶扇動翅膀 8月12日美國農業部公布8月棉花供需預測,這個消息就像1聲發令槍響。 就在高社會的棉花剛剛開始采摘的8月,1個30多人的期貨調研團就在阿克蘇的田間地頭打聽2010年棉花的產量和價格。這些傳說中的“浙江期貨大戶”隨即傳出消息,2010年棉花的第1目標價是2萬元/噸。 這個消息在當地棉企中一開始被傳為笑談:以往,新疆棉花采購從未超出1.7萬元/噸的“天價”——這些張口閉口2萬元的大戶們真以為棉花是金子做的? 然而并不是期貨大戶們發瘋。很多當地棉企不知道的是,遠在大洋彼岸的紐約期貨交易所里,美國農業部這只蝴蝶已經扇動翅膀。 8月12日美國農業部公布8月棉花供需預測顯示,全球2010/11年棉花年末庫存減少至4561萬包(1包500磅),消費量則從1.197億包上調至1.2087億包。 這個消息就像1聲發令槍響,市場基金迅速涌向棉花期貨,當天便購買12000手看漲合約,將12月到期棉花期貨價格一舉推上85.71美分/磅的高位——這個價位的上1次出現是在金融風暴前夕的2008年4月。 此時一些市場資金已經在棉花期貨中徘徊幾個月。有研究人士注意到,從2009年年中開始,此前“猶如死亡”的美棉期貨指數突然活躍起來。 在這個信息與資金都已經互通的市場上,中國棉花的活躍僅僅只比美國慢半步。 8月下旬,大地期貨、新湖期貨、永安期貨等一系列“浙商系”期貨公司齊齊現身棉花期貨的“多頭排行榜”。鄭州期貨交易所棉花期貨交易量迅速從7月底的數萬手飆升至10月中旬的近300萬手。 短短2個多月時間里,鄭州期貨交易所棉花期貨價格從不到1.7萬元/噸暴漲至近3.4萬元/噸。 期貨市場暴漲,迅速拉高現貨市場價格,被市場喻為頂峰的1幕是:11月8日為應對期貨價格暴漲,紡織巨頭魏橋紡織大幅提高棉花現貨采購價,提價2000元/噸。 持續上漲一直傳遞到棉花地里。過去幾個月里,此前5、6元/斤的籽棉收購價翻1番多,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而棉農高社會們則被1把拽進令人暈眩的“財富之旅”?!?/p> 誰看到供需缺口里的金子 現任金瑞期貨投資分析師的黃宏軍當時正在為某浙江期貨大戶做操盤手,他從2008年底就發現鄭棉期貨走出1個W型的筑底趨勢,“從那時起我就一直關注棉花供需缺口”。 美國棉花供需預測數據能在市場上制造1場“資本風暴”,而中國棉花供需預測數據卻令發布者十分沮喪。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所1項調查顯示,在2001-2009年期間,國內棉農收入曾經出現過2次大幅下滑,1次是在2004年,由于扶持政策向小麥、大米、玉米等谷類作物傾斜,棉農收益同比下降并導致次年棉花種植面積下降11%; 另一次則是2008年底市場下滑,11月鄭棉期貨創上市以來的最低價11805元/噸,讓高社會們記憶猶新的“3元多/公斤”的收購價就出現在此時,棉農種棉收益比上年銳減6成以上。這一巨大反差直接導致2009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減少37.5萬公頃,產量減少52.5萬噸。 與此同時,據中國棉花協會棉農分會統計,2009年黃河流域棉田面積減少16%,長江流域棉田面積減少20%。 然而令棉農分會秘書長王定偉沮喪的是,調查數據對外發布后,“并沒有引起多少注意”。 中國農業生產還長期停留在靠天吃飯、靠農民們憑著感覺耕種的年代,棉農們并未注意這些供需調查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