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價再創歷史極值 可能進入高棉價時代
盡管已連續“出招”,本刊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卻認為此舉對市場影響有限。據山東菏澤市棉麻儲運站站長趙建法分析,首次拋儲后,國家可以掌控的儲備棉只剩不到70萬噸,這甚至還不夠國內紡企20天之用。而再度拋儲后,國家可利用的儲備棉不過20萬噸左右,對市場幾乎難以造成影響。 據中國棉花交易市場調查,截至9月中旬,我國大型紡企的棉花庫存普遍不足20天,大部分中小型紡企的庫存已告罄。讓紡企焦慮的是,眼下,國際市場上已沒有可供進口的棉花。據一些手中還有進口配額的紡企反映,現在再高的價格也買不到進口棉。 即便是2010年最后兩個月,解決我國紡企原料危機也不可能寄希望于進口。從事進口棉花業務的國際棉商來寶集團(上海)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梁斌杰為本刊記者解釋說:“由于運輸限制,明年1月之前,國外棉花都不可能大批量運抵我國各港口的保稅區。另外,美國各港口碼頭的吞吐能力有限,輸往中國的棉花,船期基本上都定在3月下旬以后了。”這意味著今后3個多月內,中國國內將不可能有大量進口棉。 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棉麻公司副總經理李誠分析,在沒有棉花可進口的情形下,國家儲備棉嚴重不足,已在國內紡企中引起恐慌。更讓這些紡企感到緊張的是,國內2010年即將上市的新棉短時間也難以滿足眾多企業的需求。 由于近年來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高品質棉花越來越少,供出口和內銷的高檔紡織品的原料主要靠新疆棉和進口棉;而新疆棉花由于受災害天氣影響,至少要等到10月底,大規模收購才能開始,加上受到出疆運能的制約,新疆棉到紡企手中至少也要到11月底。當前,在新疆各地等待收購棉花的不僅是來自浙江的棉花販子,內地的紡企也很多,都希望能先人一步收購到更多的棉花。 棉花儲備和進口是我國調控市場、平抑棉價的重要手段?,F在,這兩種手段已經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了。長期關注國內外棉市的華南農業大學副教授譚硯文告訴本刊記者:“寄希望于我國現有的儲備系統來調控市場是不現實的,我國當前的儲備棉總量有限,這一調控手段根本無法與強大的國內外市場波動相抗衡。” 由于國家在棉花儲備方面投入的資金不足、加上各地倉儲規模的制約,我國當前的棉花儲備規模有限。我國棉市放開后,國家收儲規模最大時,總量也不過270多萬噸,而我國每年的棉花消費總量卻超過1000萬噸。 譚硯文說:“近兩年,不僅是拋儲,就連收儲對于市場的影響都極為有限。”例如,我國于2008年8月下旬和10月底兩度收儲共130萬噸棉花,但從實施的成效來看,由于收儲數量未達到影響市場供求關系的底線,雖然減緩了棉價跌速,但未能控制繼續下滑的局面。 “高棉價時代”到來 由于2010年我國棉花頻遭災害天氣影響,增產無望,在紡織行業逐漸回暖的情形下,國內紡織用棉需求缺口進一步擴大。據中國棉花協會調查,2010年8月,長江流域持續高溫天氣和黃河流域強降雨天氣,已對當地棉花品質和產量造成較大影響。此外,由于2010年播種期推遲,對新疆北部棉花產量的影響也不容低估。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員毛樹春告訴本刊記者:“三大棉區棉花生產形勢同時不容樂觀,這在歷史上也是極為少見的。” 由于2010年棉花實播面積同比基本持平,生長期不利天氣較多,全國棉花總產量較難實現同比增產。農業部種植業司副司長馬淑萍近日表示:“即便9、10兩個月無重大災害天氣,我國棉花也難有增產的可能。”據農業部統計,2010年我國棉花種植面積為7400萬畝,同比基本持平,總產量預計為640萬噸。 隨著紡織行業迅速發展,我國棉花供給壓力也越來越大。據農業部統計,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紡紗用棉量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而同期棉花產量增速只有5.8%。目前,我國每年紡織用棉總量都在1000萬噸以上,而國內產量始終徘徊在700萬噸左右,供需缺口不斷增加。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紡織業逐漸走出低谷,紡織品出口大幅增長,對棉花的需求也增多加快。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的最新預測數據顯示,2010/2011年度,我國棉花產量低于消費量304萬噸,缺口遠大于上兩個棉花年度。 目前,全球每年可供出口的棉花不超過800萬噸,土耳其、孟加拉國、越南等國每年進口棉花總量為500萬噸左右,國際市場可供中國使用的棉花已不足300萬噸。而2010年受到洪災影響,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和信德省多數棉田被洪水浸泡,雖然損失暫時無法統計,但據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估計,巴基斯坦2010年棉花至少減產15%。為彌補因洪水造成的至少30萬噸棉花缺口,巴基斯坦勢必需要在國際市場上采購,這更減少了可供我國進口的棉花數量。 事實上,2010年上半年我國保稅區內進口棉異常緊缺就預示著在今后一年中的供求形勢。路易達孚北京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濤說:“在過去幾年中,中國沿海港口的保稅區內,任何時候存儲的棉花都不低于10萬噸,但到了2010年7月,不管出價多高,都買不到了。這意味著到明年7月,中國棉花供求形勢將比2010年更為緊張。” 由于進口棉花也難以填補我國棉花供需缺口,一些人士認為,我國可能因此進入“高棉價時期”,國內棉價在今后一年中將保持高位運行,不僅加大紡企的壓力,還會增大國家對棉市的調控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