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7日1輛輛裝滿棉花的汽車駛進阿拉爾市溢盛集團公司。這些棉花將被加工成紡織品、食用油、棉蛋白等,銷往上海、大連、青島等地。
近年農一師、阿拉爾市積極推進棉花業發展,做強做優棉花業,圍繞棉花引進項目延伸產業鏈,提高加工產品附加值。
圍繞“減棉、增果、增畜”方針,農一師、阿拉爾市努力調整農業結構,把風沙前沿的低產田全部退耕還林,將棉花種植面積由原來的180萬畝調減為150萬畝;在提高棉花單產上做文章,大力推廣農業生產“6大精準技術”,使棉花全部實現精量播種和滴灌;引進和培育適應本地區生產的新棉種,2008年有4個新品種獲得自治區認定,2009年培育出新彩棉15號,填補師、市自主培育彩棉的空白;生產的“新農”牌棉花以優良的品質遠銷浙江、上海等地。
為提高棉花產品附加值,農一師、阿拉爾市變原料輸出基地為產品深加工基地,依托棉業發展工業,投資興建產能8萬噸的新農棉漿粕廠;引資建設山東海龍8萬噸粘膠絲項目,消化每年加工剩余的棉短絨;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福建溢盛、浙江天豐、臺灣飛龍等多家棉紡企業。目前農一師、阿拉爾市棉紡企業生產規模已經達28萬錠,形成年消化10萬噸棉花的生產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