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近期回暖 棉花需求大幅增加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新年伊始,我國紡織產品繼續呈現回暖和上行的走勢,不少紡織廠和棉紡企業紛紛傳來訂單增加的消息,因此對棉花需求也大幅增加。然而回顧2009年度,我國棉花產量同比卻減產100萬噸,1升1降之間,全國棉花缺口預計將比上一年增加1倍,而棉價因此一路飆升。 棉價持續高漲會給整個行業鏈條帶來怎樣影響?棉花市場供需矛盾又該如何解決? 不愿意透露姓名的A先生是浙江人,舉家遷到新疆做棉花生意,租田種棉花,還在阿克蘇開了棉紡廠、印染廠、織布廠。毫無疑問,A先生生意興衰完全依賴于棉花的產量和價格。然而剛剛過去的2009年,他卻遭遇不小的挫折。他的56000畝棉田由于干旱缺水,產量減少30%。于是A先生開始收購棉花,可是從2009年10月開始,棉價1天1個樣,從每噸12800元一直上漲到每噸14800元。 A先生:皮棉開始收購的時候市場價只有12800元左右,9、10月的時候價格在12900元左右,到10、11月的時候就到了13900元左右,12月到了14500元左右,現在是14800元左右。 就是這個價還不一定能買得到。2009年新疆棉花減產約10%,可是棉花加工企業用棉量卻在不斷增加,棉花加工企業甚至出現相互抬價,競相搶購的局面。 A先生:剛開始棉花收購,籽棉、329棉花,我們剛開始收每公斤是5.8元,后面天天漲,到最后1公斤7.1元,7.2元。因為棉花加工廠多,加工能力不斷增大,加工能力大于種植面積的供應能力,各個加工廠也都在抬高價格。你出6.1元,我就出6.2元,這樣就上去了。 1句話,A先生的公司缺少棉花。 A先生:2009年度棉花收購各個地方都結束了,再沒棉花了,農民的棉花也都賣完了,因為價格在不斷的漲。 因為棉花稀缺造成的價格上漲使棉花加工企業成本大幅增加,目前來看,A先生的公司收益不容樂觀。 A先生:根據我們的單子,在新疆14700元、14800元,到內地15000元多,做下產品也是虧錢,沒有利潤。 在新疆廓犁縣做棉花生意的浙江寧波人華先生,從2004年開始就在廓犁縣收購棉花運到浙江的紡織廠,如今他和遠在阿克蘇的A先生一樣,也沒有收購到足夠的棉花。 華先生:缺少20%,大約幾千噸。 海關總署的最新統計顯示,剛剛過去的2009年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167.87億美元,環比增長20.26%,同比增長4.49%。其中當月紡織品出口額62.16億美元,同比增長25.10%。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紡織企業和服裝企業開始春意濃濃了,但是來自原材料——棉花的壓力恐怕要讓他們“愁”上眉梢了。 2009年度我國棉花產量同比減產100萬噸,同時棉花需求量增加100萬噸,棉花缺口相比上一年增加1倍。2009年棉價高開高走,根本原因在于供不應求。 中國棉花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芳在接受采訪時說,國家已經出臺政策開始應對棉花的大量缺口,平衡棉花供需矛盾,最終使棉價回歸理性。其中重要的政策之一就是發放棉花進口配額。 高芳:第一,增加棉花儲備的拋儲量,一共加起來是110萬噸。第二,增加配額發放,考慮到全年缺口,在總量上是可以滿足國內缺口需要的。還有1個超常規的做法,是在2009年年底以前,就把1%的關稅內的配額發放下去了,另外又增加發放滑準稅的配額,這2項加起來有190萬噸,這在以往是沒有的。 高芳透露說,政策效果目前已經開始逐漸顯現,但是政府的考慮遠遠不止于此。 高芳:如果紡織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又出現好轉,現在發放的配額不夠,國家還有預案,如果2010年原來的配額不夠,還可以繼續增加,這個國務院已經安排好了。從總的情況看,可以滿足這個年度的紡織需求。 但是日前有媒體報道,有100億浙江民間資本轉戰棉花市場,加劇棉價的飆升,對此高芳深表憂慮。 高芳:用賭博的心態去經營棉花是不可取的,而且歷史上有過很多經驗教訓,所以也提醒業內企業能夠擇機順價銷售,避免經營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