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走高,但仍在預期之中
“棉價又漲了!”
7月27日,國儲棉競拍成交價達到13014元/噸(328級棉),比上一日漲162元/噸。
自5月22日國家拋售國儲棉以來,成交價格一直居高不下,7月17日曾達到13218元/噸,比年初市場價高2000元/噸以上。
全國棉花交易市場總經理丁好武說,去年9月份,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對外依存度高的紡織行業首當其沖,進而導致新棉收購價格和皮棉價格節節走低,企業不敢收、棉農“賣棉難”等系列問題出現。為保護棉農利益,維持棉花價格基本穩定,國家出臺收儲政策,共收儲棉花272萬噸。
今年3月份以來,由于市場供應減少,棉花價格快速回升,截至5月份,棉花價格指數已由今年1月份的11067元/噸,一路升到13000元/噸左右。為保證紡織用棉,5月21日,國家決定拋售152萬噸儲備棉。
在國家下達拋儲任務之后,用棉企業參與競拍的積極性很高。截至目前,國儲棉已經拋售近100萬噸,實際成交64萬多噸,平均成交率為65%左右,且成交率呈現穩步上升趨勢,已經達到了90%。
雖價格較高,但專家普遍認為,當前棉價仍在預期之中。“當前棉價是在去年低位區域的理性回歸。”丁好武說,5月31日起,國家已經將競拍底價從12900元/噸調整為12600元/噸,與去年10月份收儲時的價格相當。至于接盤時價格上漲,是市場競爭的結果,丁好武認為,152萬噸的拋儲量是國家有關部門根據調研做出的,能夠填補9月新棉上市前的市場供應。就整體市場而言,企業用棉是有保障的。
需求不足,紡企日子依然難
紡織和棉花產業是一個行業鏈條上的不同環節,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棉價過高或過低、暴漲或暴跌,都會給紡織企業帶來壓力。
“棉花價格低,并不意味著紡織企業的日子就好過。”中國棉花協會秘書長高芳說,今年1月份,我國棉花價格比現在低很多,但那時候紡企虧損比現在嚴重得多,“由于需求驟減,紗線價格也相對更低。”
海關統計顯示,2008年,我國紡織服裝出口1852.64億美元,同比僅增長8.18%,增幅相較2007年大幅回落10.7個百分點。
今年4、5月份以來,在中央調整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等政策拉動下,紡織行業有所回暖,企業用棉量回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國內紗產量為204.7萬噸,較4月增長4.8%;紡織業增加值同比增速8.3%,較4月加快0.5%。
然而,“棉紗產量回升與企業效益增長是兩回事。”高芳說,當前,由于總需求并未完全啟動,棉紗價格持續低迷。在棉價下跌面前,棉紡企業的日子仍然很難。
專家分析,紡織行業出口回暖應包括訂單數量恢復推動開工率上升,然后訂單價格出現回復及增長。目前,部分企業訂單量雖有所回暖,但仍未到價格提升階段,這意味著紡織經濟景氣狀況并未完全恢復。
江蘇大豐一紡織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第二季起,當地紗線價格一直處于與棉花價格極不協調的位置上,眼下江蘇紡企全棉紗報價約19300元/噸,紡企幾乎無錢可賺。而山東、河南等地的棉紗更低于江蘇許多,送到江蘇的價格只有18600—18800元/噸,使江蘇棉紗內銷、外銷都受到很大擠壓。
河北省紡織行業協會秘書長耿蜀平說,目前棉紡織企業的毛利潤在3%左右,按各等級棉花的平均價測算,如果價格超過13000元/噸,棉紡織企業就無利可圖。
海關數據顯示,前6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727.94億美元,同比下滑11.1%;6月份出口139.47億美元,同比減幅9.96%。
應對挑戰,轉型升級是出路
“只能挺,挺到最后才可能迎來機會。”近日,剛從山東儲備棉庫提貨回來的安徽蕪紡紡織公司原料部長周亞斌說,當前是紡織企業的調整時期,“誰也不知道還要等多久。”
他告訴記者,“現在很多企業都因市場形勢不好而減產,停產的也不在少數。”安徽蕪紡紡織公司主要以生產紗線為主,因為下游銷售形勢不好,企業停機了一半紗錠,用棉量也減少了一半。
伴隨著市場需求不振的,還有產能過剩。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朱蘭芬說,2002年以來,我國紗產量連續6年以兩位數快速增長。當前,出口需求疲軟導致棉紗、棉布銷售不暢,產能過剩已經形成。
朱蘭芬分析,今年國內紡織行業過剩產能至少超過總產能的20%,并最終將推遲行業復蘇的到來。國際金融危機之下,棉紡企業肯定會進行一次洗牌。沒有一定資金規模,沒有一定科技含量,沒有一定市場占有率的紡企終將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