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業:要從制造大國變成消費大國
中國棉花協會會長周聲濤認為,救急救市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在這個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要樹立憂患意識,建立起棉花產業發展的長效機制。中國是一個產棉和用棉大國,同時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多地少的國情決定了發展棉花生產只能走穩定面積、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單產和質量的路子。因此,在政策設計上,必須重點考慮棉農利益,讓棉農有穩定的收益。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馬淑萍說,在整個棉花產業鏈當中,棉花生產是基礎的基礎,也是最薄弱的環節,從事棉花生產的也是最弱勢的群體。今年,國家加大了棉花良種補貼力度,補貼省份由8個擴大到25個,補貼面積由3000多萬畝擴大到全覆蓋,補貼資金13億元。如何把政策落實好,調動和保護農民的積極性,是農業和財政部門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務。 會上,記者采訪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朱蘭芬時,她說,紡織業同樣關心棉農的增收,因為我們在一條船上?,F實讓我們看到,農工商各個環節要持續發展,就必須在三者利益之間找到平衡點。要綜合考慮棉農基本收益、內外棉差價、紡織企業 承受能力、流通企業合理利潤空間等因素,進行長效、靈活、積極的宏觀調控,避免出現棉賤傷農、棉貴傷工的惡性循環。 目前,離新棉上市還有兩個月,業內呼吁國家應及早確定收購政策預案,保護棉農利益。畢竟沒有棉花生產又何來棉花消費? 棉企加快“修煉內功” “消費者總是希望有越來越好的產品。我們在全球消費調查時,消費者總是回答需要高質量的產品,當然價格太高也不會被接受。”美國國家棉花總會會長兼首席執行官馬朗(MarkD.Lang)說。中國的消費者又何嘗不是如此。 談起對中國紡織業的看法,馬朗認為會吸取這次危機的教訓。任何市場不能過于依賴出口,一旦國際需求疲軟,就會造成不平衡。中國是個特別大的市場,中國紡織業能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服務內需市場上,競爭力只會更強。誰能占領中國這個大市場,誰就能更好地發展。中國政府的擴內需政策完全正確,一定會取得成功。 可以說,政府今年2月份出臺的《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不僅指出了開拓國內市場的方向,明確了促進國內紡織品服裝消費與擴大國內產業紡織品應用兩大任務,還列出了多條具體路徑:引導紡織企業大力開發新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優化和創新商業模式,加強營銷網絡建設,減少流通環節;積極開拓農村市場,增加對邊遠鄉村的銷售,便利農民消費。 如是利好,讓國內紡企心動、行動,從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江蘇、浙江、河北、山東許多產業集群地政府和紡織服裝企業已開始調整戰略,主動尋找開拓國內市場。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紡織企業意識到:只有加強自主創新、技術改造、淘汰落后、優化布局,才能擺脫困境,從危機中獲得新生。 因此擴內需的過程需要“修煉內功”、“強身健體”。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傳統的增長方式加以審視。 華孚控股有限公司是近年來我國紡織企業中少有的幾家逆勢飄紅的企業,問起他們的“秘密武器”,董事長孫偉挺告訴說,在于他們獨特的色染技術,使其生產出來的產品供不應求。相較之下,我國棉紡織行業尚缺乏核心競爭力,自主創新的比例不足10%,中高檔產品少而“大路貨”多,鮮有國際知名品牌,國內高端市場大多被國外品牌占領。雖然“中國制造”的紡織品服裝遍及全球,數量多,品種全,但是中國紡織業在跨國產業鏈上獲得的市場價值只有15%-20%。 朱蘭芬表示,近年來,隨著原材料、能源等價格上漲、匯率變化、勞動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已把依靠低附加值生存的企業逼到死角,金融危機導致的消費低迷更是雪上加霜。無論金融危機是否發生,這類企業都須轉型,提高產品附加值,拓展生存空間。金融危機只是加速了優勝劣汰的轉型過程。 這也意味著,開拓國內消費市場需要一個新的增長方式,而不是原有方式的簡單重復,希望這是個充滿綠色生機的產業的復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