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農資吃不準“早晚” 賣棉花估不好“高低”
信息不暢“蝕消”我國棉農收益 這幾乎成為1個定數:近些年來我國棉市必定是2-3年1個輪回,潮起潮落,攪得農民忽喜忽悲。 2008年入秋后隨著新棉開秤收購,全國億萬棉農再次感受到棉市的“陰晴冷暖”。在我國最大棉區新疆調查時發現,除受當前經濟形勢和金融危機影響外,由于信息不暢,在前有農資漲價、后有棉價下跌的情形下,大批棉農不僅“賣”不好棉花,而且也“買”不好農資。這一現象在我國各大棉區普遍存在,大批棉農每年因此利益兩頭受“切”,蒙受較大損失。 棉花“早賣晚賣”都怕 直至新棉開秤近2個月后新疆南部棉農才開始大量交售新棉,停止觀望后,短短2天中,沙雅縣農民阿孜買提·肉孜就將采下的棉花交售一大半。他說,“原來打算能夠等到個好價錢,可越等價格越低,越等越害怕,實在扛不住??!” 阿孜買提·肉孜所在的新疆沙雅縣是全國優質棉基地縣,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一直保持著全國產棉縣總產第1名,當地農民人均收入的60%以上來自棉花。 阿孜買提·肉孜說,即使按照收購企業開出的最高價,交售棉花都不劃算。2008年新棉開秤后,新疆棉花收購價呈現“高開低走”態勢,每公斤籽棉從開始時的5.6元,一直降到12月的4.5元左右。 “賣要虧本,可不賣更不行,家里急等著用錢;要是繼續下跌,說不定連現在的價格都趕不上。”據阿孜買提·肉孜估算,要是新棉一開秤時就出手,每畝棉花可能要少損失200元。 盡管棉農惜售現象年年存在,但是在農民和收購企業的較量中,賣與不賣,最終“決定權”完全掌握在企業手中。新疆1家棉花收購企業負責人說,這些年農民總是“賣低不賣高”,只要企業能夠撐得住,農民的棉花最后總會出手。“眼下這種市場環境,要給農民開出滿意的價格,那企業無異于自尋死路!” 除新疆外,國內棉花主產區棉農惜售現象依然在持續。據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調查,由于當地棉農不愿賣、企業不敢收,截至2008年12月底,江蘇、安徽等6個主產棉省棉花收購進度遠低于2007年同期。 農資“買早買晚”難自主 在受到棉花“賣高賣低”困擾的同時,國內棉農還要承受購置農資“買早買晚”壓力。近年來農資漲價幾乎與一年一度的春耕生產如影相隨。由于手頭缺少足夠資金,來不及趁著價格較低時購置,許多農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農資價格漲到頂。 近2年來化肥、地膜、柴油等農業生產資料持續漲價。阿孜買提·肉孜說:“我種20多年棉花,從沒有見過農資價格上漲得像2008年這么快!誰都知道每年秋季農資價格最低,這時購買最劃算,但是哪個農民都做不到。每到秋收季節,正是子女上學、銀行催還貸款之時,雖然此時農資價格最低,但是大多數農民手里往往已經沒有余錢,無力儲備化肥等農資,特別是買回來一存就是半年,沒有幾個農民能負擔得起。” 據沙雅縣農經部門介紹,2008年春季當地每公斤二氨價格幾乎比2007年翻1倍,此外棉種、地膜等各種農資和機耕費的價格同比都有大幅上漲,植棉成本大大增加。 甚至連當地一些收購企業也不得不承認,在種棉成本增加的情形下,按照眼下的收購價格,只有大規模種植、且搞滴灌的植棉大戶才能夠保住本,而大多數棉農難逃虧損的結局。 “助農”政策亟須到位 我國近億農民收入依賴棉花,2008年底至今國內棉區農民惜售、企業觀望、紡織企業購棉謹慎的僵持局面,勢必加大棉市風險。尤其在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農民與企業間的心理博弈,僵持到最后往往受損失最大的還是農民。 一些專家和棉區干部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提出要改變農民觀念,政府部門要引導他們適應市場,但是要做到這一點絕非易事。事實上與眾多棉農一樣,面對多變的棉市,甚至連一些棉商也感覺無所適從。 一些人士認為,要改變這一狀況,國家亟須從信息引導、產業扶持、農業補貼等多環節入手,讓農民擺脫面對自然、市場風險時的弱勢地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研究院毛樹春認為,我國棉市主體地位不平等,尤其是棉農受經營規模、經濟實力、文化程度等因素影響,在目前的棉市實際運行中處于弱勢地位,對市場信息的接受與掌握程度與其他經濟主體相比機會不均等,只能夠被動接受購買者定的價格,對市場風險承受能力也較弱。 由于獲得信息能力不對稱,各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