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棉花生產、消費和進口大國,也是紡織品服裝出口大國。棉花生產對于保障我國棉花供給、支撐紡織工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紡織工業發展迅速,棉花需求持續增長,同時棉花發展受耕地和勞動力資源的制約日益嚴重。為適應新形勢,切實穩定棉花生產,保障棉花供給,增加農民收入,在總結上一輪規劃實施經驗基礎上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現狀
《棉花優勢區域發展規劃(2003-2007年)》實施以來,國家進一步加大對優勢區域建設投資力度,各級農業部門強化生產指導和科技服務,各地政府利用稅收、土地等優惠政策,引導紡織加工企業向優勢區域轉移,棉花優勢產業帶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ㄒ唬┲饕尚?br />
1.生產布局更加集中。2005-2007年期間,三大棉區植棉面積占全國99.85%,比2002年提高0.25個百分點,主要集中在冀、魯、豫、晉、陜、津、蘇、皖、湘、鄂、贛、新、甘等13個省區。10萬畝以上(兵團5萬畝以上)的大縣面積占全國比例為80.9%。其中,河北省10萬畝以上的大縣面積比例達到87.5%,比2002年提高9.5個百分點,形成了冀中南黑龍港流域優勢區域;山東省10萬畝以上的大縣面積比例達到91.8%,比2002年提高6.8個百分點,形成了魯西南、魯西北和魯北三大優勢區域;新疆10萬畝以上(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5萬畝以上的團場)的大縣面積達到85.7%,比2002年提高9.7個百分點,形成了環塔里木盆地綠洲腹地的南疆優勢區域和天山北麓山前沖積平原的北疆優勢區域。
2.生產能力大幅提升。2003-2007年,我國棉花平均種植面積、單產、總產分別為8282萬畝、77公斤/畝、641萬噸,比《規劃》實施前三年(2000-2002年,下同)分別增加1459萬畝、5.5公斤/畝、155萬噸,增幅分別達到21.4%、7.7%、31.8%。其中,新疆2003-2007年棉花平均種植面積2046萬畝、單產108公斤/畝、總產224萬噸,比《規劃》實施前三年分別增長32.6%、13.4%、52.7%。
3.纖維品質明顯改善。據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對優質棉基地縣主栽品種纖維品質檢測,2004-2007年纖維長度、比強度、紡紗均勻指數分別比《規劃》發布前的2001-2002年平均提高了0.2mm、0.4cN/tex、0.8。此外,我國已經選育出一批具有纖維長度在30mm以上、斷裂比強度在31cN/tex以上的陸地中長絨棉花新品種,并示范推廣200多萬畝,使我國棉花品質結構中陸地棉中長絨、中絨、中短絨棉比例由《規劃》發布前的1:95:4調整到2:93:5。
4.產業鏈條不斷延伸。隨著產業集中度和棉花品質的提高,棉花加工、紡織等企業開始在棉花優勢區域內建立生產基地,按照“企業+基地+農戶”或“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等方式,開展訂單生產,產業鏈條不斷延長。安徽省華茂集團按照訂單生產方式,除在安徽省望江縣建立棉花生產基地外,還與江蘇省大豐市、東臺縣的棉花收購加工企業聯合,建立了較大規模的省外棉花生產基地。
5.經濟效益顯著提高。2007年棉花總產值達1200億元,比2002年增加510億元,增幅86.4%。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統計,2003-2007年每畝平均植棉現金收益為802元/畝,比《規劃》實施前3年平均增加283元/畝,增幅54.5%。
?。ǘ┛傮w評價
《規劃》的發布實施對社會各界和行業內準確把握我國棉花生產發展方向、加快生產布局調整、合理安排項目投資等方面,起到了科學引導作用。棉花面積、單產和總產都完成了《規劃》預期目標,有力地促進了我國棉花生產發展,保障了棉花有效供給,支撐了紡織工業競爭力提升。
(三)經驗與啟示
1.政策保障是前提。近幾年,為了減緩低價進口棉的沖擊,保護棉農利益,鼓勵棉花生產,國家出臺了滑準稅、配額管理和良種補貼等扶持政策,對促進棉花優勢區域規劃的實施和棉花產業的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2.比較優勢是基礎。制定棉花優勢區域規劃的主要目的就是按照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引導生產布局調整,將棉花生產向生態條件適宜、比較效益高、生產潛力大、競爭優勢強的優勢區域轉移。如新疆通過節水灌溉、寬膜覆蓋、機械化作業等配套技術措施揚長避短,比較優勢進一步增強,使棉花單產逐步提高,棉花面積不斷擴大,棉農收入不斷增加,保持了棉花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成為我國棉花優勢區域規劃實施的典范。
3.科技創新是核心。黃河流域棉區大力推廣轉基因抗蟲棉,有效控制了棉鈴蟲暴發危害;長江流域大力推廣轉基因抗蟲雜交棉,簡化了棉花生產管理;西北內陸棉區大力推廣高密度高產栽培技術和膜下滴灌技術,使棉花單產躍上百公斤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