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德州市2009年棉花大幅減產,雖然棉花銷售價格較高,但是由于糧價上揚,植棉比較效益并不高,農民覺得種棉不劃算。
2009年新棉上市后,德州市籽棉收購價格一路上揚,從9月初的3.05元/斤一直上漲到12月的3.65元/斤,最高達到3.70元/斤,超過2003年度3.60元/斤的歷史最高價位,創歷史新高。
若按平均銷售價格3.50元/斤、畝產420斤計算,畝產值1470元??鄢?、種子、農藥等直接成本396元,畝收入1074元。而現在糧食價格上漲較快,若按小麥每斤0.98元,玉米每斤0.88元,種1季小麥(平均畝產1000斤)、1季玉米(平均畝產1120斤)計算,畝產值1966元,扣除直接成本再加上每畝84元的種糧直補和農資綜合補貼,畝收入1350元,種棉比種糧每畝少收入276元。
近年來種糧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勞動強度減輕,用工減少。種棉投入多、機械作業率低、勞動用工多、風險大。種糧有良種補貼、種糧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種棉僅有棉花良種補貼且補給良種企業而不直補給棉農。
現在農民掙錢門路越來越多,男勞力打工日收入50-100元,女勞力打工日收入30-80元。種棉畝用工26個左右,如果按每天工錢50元計算,畝用工成本1300元。不少棉農說,如果算細賬,把用工成本算進去,種棉不僅不掙錢還賠錢。據調查,現在農村50歲以下的壯勞力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不出去打工的也在本村附近打短工。
受糧食價格上漲較快、種糧機械化程度高、種棉費工費力等因素影響,農民越來越不愿意種棉花,預計2010年德州市植棉面積比上年略減或持平,棉花生產形勢不容樂觀。建議:一是國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保持棉價穩定,防止棉價大起大落;二是參照種糧補貼辦法,國家出臺種棉補貼;三是將棉花良種補貼直接補給棉農,并增加棉花種植農資綜合補貼;四是國家出臺扶持棉花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優惠政策;五是國家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在主產棉區建立優質棉基地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