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變色纖維材料的發展與應用
青島市紡織工程學會 戴受柏 輯 變色纖維是一種具有特殊組成或結構,在受到光、熱、水分、不同酸堿性或輻射等外界條件刺激后可以自動改變顏色的纖維。變色纖維目前主要品種有光致變色和溫致變色兩種,其它還有水致色和酸致色等。 1、光敏變色纖維 自從1989年WMARCKWALD發現了某些固體或液體化合物具有光敏性能以來,各種光敏材料的研究就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日本首先開發出光致變色復合纖維,并以此為基礎制得了各種光敏纖維制品,如繡花絲絨、針織紗、機織紗等,用于裝飾皮革、運動鞋、毛衣等,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 光致變色纖光致變色是指某種物質在一定波長的光線照射下可以產生變色現象,而在另一種波長的光線照射下,又會發生可逆變化回到原來的顏色的現象。 具有光敏變色特性的物質通常是一些具有異構體的有機物,如萘吡喃、螺呃嗪和降冰片烯衍生物等。這些化學物質因光的作用發生與兩種化合物相對應的鍵合方式或電子狀態的變化,可逆地出現吸收光譜不同的兩種狀態即可逆的顯色、退色和變色。 光致變色材料分有機類和無機類兩種。有機類有螺吡喃衍生物、偶氮苯類衍生物等。該類變色材料的優點是發色和消色快,但熱穩定性及抗氧化性差,耐疲勞性低,且受環境影響大。無機類有摻雜單晶的SrTiO3,它克服了有機光致變色材料熱穩定抗氧性差,耐疲勞性低的缺點,且不受環境影響。但無機光致變色材料發色和消色較慢、粒徑較大。 目前,光致變色纖維的研究已在日本等發達國家取得較大進展,如松井色素化學工業公司制成的光致變色纖維,在無陽光的條件下不變色,在陽光或UV照射下顯深綠色。日本Kanebo公司將吸收350~400nm波長紫外線后由無色變為淺藍色或深藍色的螺吡喃類光敏物質包敷在微膠囊中,用于印花工藝制成光敏變色織物。微膠囊化可以提高光敏劑的抗氧化能力,從而延長使用壽命。采用這種技術生產的光敏變色T恤衫早就于1989年首次供應市場了,而近年來,國內也有類似的產品銷售。 腈綸織物采用帶有變色分子的陽離子染料進行染整加工后,其在不同的光源下發生變色,故稱變色針織物。勻染劑、酸劑對變色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采用1227勻染劑和冰醋酸,織物的變色效果最佳。變色腈綸針織物烘干前必須進行開幅整理,烘干溫度應在98~100℃。由這種方法制備的纖維、織物在不同的光的波長下有不同的色調,都屬于光致變色纖維織物。 2、熱敏變色纖維 熱敏變色纖維是指隨溫度變化顏色發生變化的纖維。獲得熱敏變色纖維的方法除了將熱敏變色劑充填到纖維內部外,還可將含熱敏變色微膠囊的氯乙烯聚合物溶液涂于纖維表面,并經熱處理使溶液成凝膠狀來獲得可逆的熱敏變色功效。 80年代以來,國外熱變色材料的發展趨向于低溫及可逆兩個方面,低溫可逆熱變色材料出現了一系列的品種,除涂料外,還出現了變色油墨。不但用于示溫作用,而且還廣泛地應用到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如印刷、紡織服裝和娛樂等。隨著其應用的不斷擴大,對其的研究也日益加強。目前日本和美國走在世界的前列,日本的熱敏變色材料市場規模已達20億日元左右,而且還不斷上升,美國也有很多產品實現了工業化生產。我國熱敏材料的研究起步較晚,熱敏變色材料的系列產品更是寥寥無幾。在應用方面93年夏北京印染廠和美國松井國際公司合資興辦的斯派印染公司獨家生產變色T恤衫,其技術國內尚未掌握。在研究方面,自1960年起,化工部涂料研究所進行示溫涂料的研究工作,也出了一系列的產品,如:SW-Y、SW-D、SW-P系列,但都是不可逆示溫涂料。1988年,河北輕化工學院研制出TC-R系列可逆熱變色油墨,用于印制防偽商標等。國內還有幾家科研單位在研究熱敏染料、涂料等,有的還申請了專利,但距工業化應用還有很大距離。。在熱敏變色纖維材料方面,國內的研究甚少,只是在織物熱敏印花中有過嘗試,纖維研制未見報導。而日本已經成功的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變色纖維,如:東麗公司推出的"スエイ";鐘紡公司的"液晶レレグリント";小松精練的"カテミサグリト"等。美國早在1954年就開始研制熱敏變色染料,70年代進行熱敏記錄紙的工業化生產。我國在這一方面已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差距。 按熱敏劑化合物的性質可把熱敏劑分為以下三類:無機類、有機類、液晶類。 無機類熱敏劑 無機類熱敏劑主要是過渡金屬化合物,一般是多種金屬氧化物的多晶體。其顏色變化是由于晶型變化、配位幾何體變化或配位溶劑分子數的變化引起的,有少數化合物是由于溶液中絡合平衡或有機金屬化合物的分子結構平衡造成的,還有一些化合物是通過升華、熔融、分解、化合、氧化還原反應而引起顏色變化。某些固態金屬合金、汞化合物、銅絡合物、鎳絡合物具有熱變色性質。金屬合金的熱敏變色是有晶格結構的無序化或氧化物形成引起的,汞化合物的熱敏變色是低溫β構型向高溫α構型的轉化而成,絡合物的熱變色原因在于構型發生變化或配位體數量與種類發生變化。絡合物中陰離子以及溶劑的選擇對顏色的變化也有一定的影響。某些三芳甲烷配位酮水溶液與一些金屬形成的螯合物也有熱敏變色性質。 無機熱敏劑中Pb2CrO5具有良好的熱色性,但色調變化固定、單調,其示溫性、視認性不能滿足使用要求,為改善其示溫性需加入其它金屬元素。將Pb2CrO5與有熱色性的Pb2MO5(M=Mo、W、S、Se、Te)形成固溶體,以Pb2Cr1-xMxO5表示,在鉛位置上有微量的空格存在,向該空格引入前述M元素化合物,即使引入很少量,其熱色性也會增強。隨著溫度升高,色調從橙色-赤橙-茶色變化,熱跟蹤性良好,沒有熱過程。這類無機熱變色材料耐溫、耐久、耐光照,有足夠的可逆重復壽命,同時具有很好的混合加工性,有很強的研究和使用價值。但是由于Pb的毒性阻礙了其在纖維材料方面的應用。 有機熱敏劑 具有熱敏變色性的有機化合物數量較多,可分為螺吡喃類、取代乙烯類、熒烷類、三芳甲烷類等。其熱敏變色機理是不同的。螺吡喃衍生物的熱變色是經有離子共振結構,即C螺-O鍵斷裂。受熱前螺碳原子在閉環時為sp3雜化,受熱后開環成離子化結構,螺碳原子為sp2雜化,整個分子處于共軛平衡,使吸收光譜紅移,顏色變深。取代乙烯類的熱變色機理目前研究的很少,但有關研究表明:具有熱變色性質的化合物的基態必須是能夠拆分的芳香環。其它化合物的熱變色過程是經由各種分子間的平衡:酸-堿平衡,烯醇-酮平衡,立體異構體間平衡或結構平衡引起的。 目前研究的最多,最有應用前景的有機熱變色材料是一種多組分的復配物。其熱敏變色溫度范圍為-200℃~200℃。 電子給予體也稱隱色染料,當溫度變化時與電子接受體發生可逆熱變色反應,通過其電子的轉移而吸收或輻射一定波長的光,表觀上便有了顏色的變化。溶劑的作用除了溶解給電子體和電子接受體外,還可以起到控制變色溫度的作用,溶劑的種類與用量對熱變色溫度影響很大。為了改善某些性質或達到不同的熱變色效果還要加入適宜種類、適宜用量的添加劑。這幾種組分的不同選擇與配合可實現變色溫度的選擇性、顏色組合的自由度、變色明顯度及價格因素等的特點,極有發展前景。日本PILOT油墨株式會社于1973年開發此類熱敏材料,于1980年前后將其產品Metamocolor打入國內外市場,其色彩變化及變色感度都很好,但耐光性欠佳,不適合長時間陽光下曝曬。 液晶類熱敏材料 膽甾型液晶具有層狀分子結構,層內分子長軸相互平行,各層分子軸方向與鄰層分子軸方向都略有偏移,使液晶分子呈螺旋狀結構,因而表現出獨特的光學性質。設n為液晶的折射率,p為螺距,那么液晶的光學波長為n×p。當入射光波長與液晶的光學波長一致時,液晶就顯示出特定顏色的光,這也叫液晶的選擇光散射。同時大多數膽甾型液晶的螺距對溫度有很強的依賴性,溫度變化選擇光散射的波長就發生很大的變化,一般p隨溫度升高而變小,散射光的波長向短波移動,顏色相應從紅、橙、黃、綠到紫發生變化,溫度降低又從紫到紅發生變化。日本三菱人造絲株式會社于70年代利用液晶材料開發熱敏變色織物,但真正有實用意義的液晶熱敏材料是英國Hull大學研究開發,Merk化學公司進行工業化生產的。由于液晶的化學敏感性及價格因素使液晶熱敏變色材料的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熱敏變色纖維的研制方法 研制熱致變色(熱敏變色)纖維的方法之一是將熱敏變色劑填充到纖維內部,由融熔共混紡絲液制成。日本旭化成公司saran纖維里,加入了一種特殊的感溫微型膠囊,使纖維一加溫就變成透明的,成為感溫變色纖維SaranArtTC。在此情況下感溫纖維會變,用吹風機加溫,用冰水冷卻后對體溫和呼吸等的溫度起反應即便是從室內到戶外時的溫差也不退色,保持鮮艷色彩保持防水性和不易燃的特性象涂層過的絲一樣不會脆化。感溫變色的溫度如下:20℃型:16℃~20℃之間變色;25℃型:22℃~31℃之間變色。另外,也可根據要求在0~45℃之間進行設定。感溫變色纖維SaranArtTC的用途包括:長絨毛玩具、洋娃娃假發、提花布等。 方法之二是將含熱敏變色微膠囊的聚合物溶液涂于纖維表面,并經熱處理使溶液成凝膠狀來獲得可逆的熱致變色功效。1988年日本東麗公司開發了一種溫度敏感織物Sway,這種織物是將熱敏染料密封在直徑3~4μm的膠囊內,然后涂在織物表面。這種玻璃基材的微膠囊內包含了三種主要成分:熱敏變色性色素;與色素結合能顯現另一種顏色的顯色劑;在某一溫度下能使相結合的色素和顯色劑分離并能溶解色素或顯色劑的醇類消色劑。調整三者組成比例就可以得到顏色隨溫度變化的微膠囊,而且這種變化是可逆的。它的基色有4種,但可以組合成64種不同的顏色,在溫差超過5℃時發生顏色變化,溫度變化范圍是-40~85℃,針對不同的用途可以有不同的變色溫度,例如滑雪服裝的變色溫度為ll~l9℃,婦女服裝的變色溫度為l3~22℃,燈罩布的變色溫度為24~32℃等。溫敏變色織物可作兒童服裝、旅游用品及某些人體不宜接觸的設備、儀器、管道的外包材料。方法之三是將熱敏化合物摻到染料中去,再印染到織物上。染料由粘合劑樹脂的微小膠囊組成,每個膠囊都有液晶,液晶能隨溫度的變化而呈現不同的折射率,使服裝變幻出多種色彩。通常在溫度較低時服裝呈黑色,在28℃時呈紅色,到33℃時則會變成藍色,介于28℃~33℃會產生出其他各種色彩。 目前,默克公司使用該方法,并已掌握了精細地調整熱敏變色材料的技術,使這種面料能在常溫范圍內顯示出繽紛色彩?! ?/p> 三、變色纖維的制造技術 與印花和染色技術相比,變色纖維技術開發稍晚。但隨著功能織物的興起,這種技術吸引了日本諸多大公司的關注,開發專利不斷出現。纖維技術有著明顯的優點,它制成的織物具有手感好、耐洗滌性好,且變色效果較持久等特點。按生產工藝不同,變色纖維的制造技術主要包括溶液紡絲法、熔融紡絲法、后整理法以及接枝聚合法。 1、溶液紡絲法 與常規溶液紡絲法相近,但要在成纖的紡絲液中加入具有可逆變色功能的染料和防止染料轉移的試劑--即將變色化合物和防止其轉移的試劑直接添加到紡絲液中進行紡絲。由丙烯腈/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變色類化合物組成的溶液紡絲后放入水浴中凝固成纖,經水洗得到光致變色纖維。該纖維在無陽光條件下不顯色,在陽光或紫外線照射下顯深綠色,可用于制作服裝、窗簾、地毯和玩具等方面。 2、熔融紡絲法 熔融紡絲法又分為聚合法、共混紡絲法、皮芯復合紡絲法。 (1)聚合法:將變色基團引入聚合物中,再將聚合物紡成纖維。如合成含硫衍生物的聚合體,然后紡成纖維,它能在可見光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在光照和濕度變化時顏色由青色變為無色。 (2)共混紡絲法:將變色聚合物與聚酯、聚丙烯、聚酰胺等聚合物熔融共混紡絲。或把變色化合物分散在能和抽絲高聚物混融的樹脂載體中制成色母粒,再混入聚酯、聚丙烯、聚酰胺等聚合物中熔融紡絲。 東華大學采用淡黃綠色的三甲基螺呃嗪為光敏劑,與聚丙烯切片共混后制成切片經高溫熔融紡絲制得兩種性能較佳的光敏變色聚丙烯纖維。一種為光敏劑和聚丙烯切片共混紡絲,所得纖維經陽光照射后會由白色變為藍色;另一種由光敏劑、聚丙烯切片和黃色色母粒共混紡絲,所得纖維陽光照射后由黃色變為綠色。該法雖然簡便易行,但對光致變色化合物的要求很高(如耐高溫等),因此其應用受到一定限制。 (3)皮芯復合紡絲法:皮芯復合紡絲法是生產變色纖維的主要技術。它以含有光敏劑的組分為芯,以普通纖維為皮,共熔紡絲得到光敏變色皮芯復合纖維。芯組分一般為熔點不高于230℃,含1%-40%變色劑的熱塑性樹脂。變色粒子的尺寸為1~50μm,耐光性≥200℃(30min后無顏色變化)。皮組分為熔點≤280℃的熱塑性樹脂,起到維持纖維力學性能的作用。日本的可樂麗和帝人公司就此項技術申請了多項專利。由這種光致變色復合纖維制成的布料無論是在手感、耐洗性方面,還是在耐光性、發色效果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3、后整理法 將光敏變色材料與織物結合,最早和最簡便的方法是印花和染色技術。由于多種原因,處理前變色材料常需制成微膠囊的形式。 涂料印花法 涂料印花法將光敏變色染料粉末混合于樹脂液等粘合劑中,再使用此色漿對織物進行印花處理,獲得光敏變色織物。印花工藝可采用常用的篩網、輥筒印花設備操作,也可采用噴墨和轉移印花,且基本過程為:織物前處理→印花→烘干→焙烘。烘干溫度為80~90℃,溫度過高對微膠囊中的溶劑和添加劑的穩定性不利。焙烘溫度主要取決于印花色漿中的粘合劑和增稠劑的性質,一般為140~150℃,時間多控制在3~10min。用于紡織品印花加工的變色涂料應滿足:手感柔軟;耐洗滌性好,摩擦牢度好;適于印花加工。這些要求可通過選用合適的粘合劑、交聯劑、柔軟劑和微膠囊技術達到。 光敏變色染料染色 光敏變色染料的品種多樣,但只有具有一定牢度的染料才能用于紡織品的染色。紡織品不同的應用,對染料牢度的要求也不同。如用于服裝上,對耐洗牢度、耐汗漬牢度、耐曬牢度的要求都較高;如用于窗簾,對耐曬牢度要求較高;而椅套、坐墊則要求耐摩擦牢度高些。光敏變色染料染色一般不需改變常規的染色工藝及染色設備,關鍵在于變色染料的選擇,從而得到滿意的染色效果和變色效果。國內已有企業及研究單位應用這種技術開發了變色腈綸、變色滌綸及混紡織物。 后整理法中最重要的是變色染料的采用,變色染料染色一般不需改變常規的染色工藝及染色設備,關鍵在于變色染料的選擇,從而得到滿意的染色效果和變色效果。根據《國際印染雜志》報道,LJSeppialiltes公司已生產出特種變色系列染料,其中備受市場關注的有隨溫度變化的熱變色染料、通過吸收紫外線而變色的光致變色微膠囊染料、對濕敏感的水致變色染料和對pH值敏感的酸堿度變色染料。根據市場調研獲悉,這些新型的染料可以在服裝、面料上產生特殊的效果,預計將成為吸引時尚消費者的熱點。 近年來,直接用于紡織品加工的光敏變色染料還不多,主要是因為染料價格較高,耐高溫、耐光牢度不理想,反復使用性和穩定性較差,發色褪色速度緩慢等。因此人們迫切希望開發出多種新型耐光和耐高溫、色差明顯、耐久型等品質優良的光敏變色化合物。大多數光敏變色染料對纖維親和力不高,較難通過常規的染色印花工藝加工;熔融紡絲法中變色染料分散于聚合物中,其性能受聚合物分子和微結構的影響,故需對聚合物種類和纖維微結構加以選擇和控制,還要受紡絲條件限制;光變染料多制成微膠囊后進行應用,但由于染料穩定性、耐光牢度及價格等因素,其商品化還有一定困難。因此,對于光敏變色化合物在紡織品上的應用,除了深入研究已有的應用工藝技術外,還期望開發出新型著色途徑,如將光致變色基團或光敏變色化合物通過共價鍵連接在合成纖維高聚物的高分子主鏈或側鏈上,使高聚物高分子本身具有光致變色特性,且變色效果不受影響。 單體浸漬法 還有一種方法是將纖維或織物用含螺吡喃衍生物的單體浸漬,單體一般為苯乙烯或醋酸乙烯,單體在纖維內進行聚合,使纖維具有光致變色性。如絲織物在60℃下于上述組分的溶液中聚合1h,可保持光致變色性6個月以上,用于制作服裝、傘、衣飾等時顯出特殊的迷人效果。后整理聚合技術對變色材料的要求較低。它不經過紡絲過程,變色材料的分解溫度可低于紡絲溫度。由于在紡絲后引入變色化合物,故對紡絲工藝沒有影響,也不會影響纖維的力學性能。該法操作簡單,應用范圍廣,是一種較易推廣的變色纖維生產技術。 相應的產品還有日本KANEBO公司的光敏變色織物,而由這種織物制成的T恤衫早在1989年就供應市場了。美國的CLEMSON大學和GEORGIA理工學院等幾所大學最近已經開始研究改變光敏纖維的表面涂層材料,而使纖維的顏色能夠實現自動控制。 4、接枝聚合法 接枝聚合法主要采用接枝聚合技術使纖維具有變色性能。例如,將纖維或織物用含螺吡喃衍生物的單體浸漬,單體(一般為苯乙烯或醋酸乙烯)在纖維內進行聚合,使纖維具有光致變色性。如絲織物在60℃下于上述的溶液中聚合1小時,可保持光致變色性6個月以上,用于制作服裝、傘、衣飾等會顯出特殊的迷人效果。接枝聚合技術對變色材料的要求較低。它不經過紡絲過程,而且變色材料的分解溫度可低于紡絲溫度。由于在紡絲后引入變色化合物,故對紡絲工藝沒有影響,也不影響纖維的力學性能。該法操作簡單,應用范圍廣,是一種較易推廣的變色纖維生產技術。 四、變色纖維及織物的應用 1、變色服 變色龍能隨環境的變化而自動變色來隱蔽自己是因為變色龍的多層皮膚的細胞內含有在細胞內可以移動的綠色素,有時聚成一點,有時散開,改變了體色。如今,人們利用動物這種特性并以仿生學的原理研制成功一種能自動變色的化學纖維,稱為光敏變色纖維。它是采用纖維中引入具有光敏變色性化合物,或合成能變色的聚合物紡絲的方法。如將能在可見光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物的、色澤變化可逆的硫堇衍生物導入聚合物,然后紡成纖維。該纖維制品不僅對光線十分敏感,而且濕度變化也能夠引起顏色變化。如果把這種變色纖維采用光色性染料進行染色后,便能隨著周圍環境的光色變化而改變顏色。另外,還有一種熱敏變色纖維,它能隨溫度的升高而顯示出與常溫下不同的顏色。 人們所謂變色服,是指能夠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自動變色的服裝,它是由變色纖維制造的,或是織物采用變色染料印染而成的服裝。采用變色纖維制作的偽裝服,可隨地貌環境的變化而交替變換不同的顏色。如用于作戰服裝的"變色龍",在雪地中呈白色,在沙漠中呈黃褐色,在叢林中呈綠色,在海洋中呈藍色。 目前國外有的科學家根據變色服裝的原理,研制出一種新的化學纖維,它并不是隨著環境的變化馬上改變顏色,而是有一定時間的穩定性和變色的滯后性。這種變色纖維在受到一定光照改變顏色后,可保持24小時不變。這樣,每天外出前可按照自己喜愛的色彩改變一下服裝的顏色,每天換一次顏色猶如每天穿一件新衣服,迎合了人們愛美、時尚的穿著需求,特別是年輕人。 例如,美國Clemson大學和Georgia理工學院等幾所大學近年來正在探索在光纖中摻入變色染料或改變光纖的表面涂層材料,使纖維的顏色能夠實現自動控制,其中噻吩衍生物聚合后特有的電和溶劑敏感性受到格外重視。美國軍方研究人員認為,采用光導纖維與變色染料相結合,可以最終實現服裝顏色的自動變化。光敏變色紡織品主要用于娛樂服裝、安全服和裝飾品以及防偽制品等。 溫控變色纖維 據《日本纖維新聞》報道,溫控變色紡織品在日本市場引起關注,利用溫度來改變顏色的產品在日本國內還不是很普遍,但在美國,近數年來,變色的T恤大放異彩。 溫控變色纖維的研究是紡織印染界很重要的一個課題。溫控變色纖維不是纖維本身的顏色會改變,而是使封入液晶的微膠囊附在纖維上使顏色起變化的。膠囊中含有特殊色素和發色劑,在一定的溫度下,反復進行結合而發色,切斷而清除色?,F在被商品化的是以T恤為主的服裝,變化的標準溫度一般設定在27℃,除了氣溫超過27℃的盛夏的白天以外,在平時面料顏色也很易起變化,這和人本身的體溫有關系,T恤直接與肌膚接觸,所接觸的部分有30℃左右的熱,這種變化是否會到達T恤的表面,則看接觸時間而定。透過外界溫度、衣服內溫度以及體溫三者的綜合作用,T恤的表面有時也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花紋。而且花紋還會因身體的活動,就如同活的東西一樣地起變化。因此,溫控變色纖維可以制造出前所未有的趣味性極高的商品。美國首先使用該技術開發了T恤,進而在歐洲普及起來,增添了新風格的商品,現在在日本也開發了很多這樣的產品。 品牌服飾 TAMSA集團開發的變色服飾,已登陸中國銷售。 變色時裝 近幾年來,國外已經研制出一些新型的衣料提供給許多專業人士。英國倫敦的一家時裝公司曾推出各種變色時裝。這些時裝是用一種含液晶的感溫變色紡織面料制造的,在28℃時,面料是紅色;到33℃時,又變成黃色;28 ̄33℃之間,還可以變出其他各種色彩。另外,日本的一些人造纖維公司還研制出一種變色游泳衣。游泳衣在岸上是一種顏色,到了水中會變出紅、藍、綠等色彩。這種衣料是由感溫變色纖維制成的。這種面料可隨陸地、水中、野外、室內或海邊沙灘等地溫度變化變幻出不同色彩。 2、名牌服飾防偽技術 商標防偽:一般的電腦織帶商標,幾乎沒有多少技術含量;新的防偽商標采用絲網印刷工藝,并在特定部位采用了"紫外隱形文字圖案"、"溫變識別"和"手感立體文字"技術,可以通過驗鈔機或手摸識別真偽,必要時候還可以加入"紅外檢測",大大增加了技術含量。 標識防偽:標識圖案采用絲網印刷和繡花技術結合,特定部位有"紫外隱形文字""手感線溫變識別"和"干涉光學變色"圖案等,可以手摸眼看或驗鈔機識別。 北京服裝學院新近研制的變色纖維,可用于繡制各種服裝商標或暗記,它在不同光源下顏色將產生變化,從而達到防偽功能。因此,變色纖維是服裝行業假冒偽劣產品的克星。該技術產品除用于服裝商標防偽外。還可用于服裝、泳裝、傘具等高檔新產品的制造,和一般由染料染色導致的變色有本質上的區別。 洗嘜防偽:新的洗嘜采用"溫變+手感線"技術,手摸具有明顯的手感,在特定溫度下會改變顏色。 半隱形圖案夾里:在夾里面料上印刷或燙壓一種"半隱形"圖案,可以用紫外光源檢測,增加了仿造的難度。 防偽縫紉線:在部分特定部位采用了"防偽縫紉線"縫制,可以在日光或者紫外光源下進行檢測。 衣片直印防偽標記:可以和普通印花結合,在衣片的特定部位印上特定防偽標記。 人民幣真鈔防偽吊牌:在服裝吊牌上應用了人民幣防偽技術,如"手感線"技術和"光學變色"文字;大大提高了了假冒難度??傊瑯擞洏俗R物涉及了商標圖案和文字,是假冒者最容易侵犯和仿制的地方,綜合防偽技術方案把現代高科技的變色技術靈活應用在服飾防偽上,為名牌服裝馳名品牌保駕護航。 3、其它方面 防毒服物:現代戰爭發生在城市或城市的周邊地帶,為了限制非戰斗性的嚴重傷亡,這就要提高戰士的防毒、識毒能力。其中變色纖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比如將植有化學檢測傳感器的變色纖維織物制成服裝讓戰士穿上,當有毒物質存在時,織物就會象石蕊試紙一樣變色。還有用變色纖維織物制成的手套,只要戴上這種手套把手插入水中,就能從它的顏色變化中得知水是否可以安全飲用。 變色墻布:利用光致變色纖維和熱致變色纖維的變色原理,可以使室內的墻布或涂料在早上、中午、晚上各呈現不同的顏色和圖案;還可以根據季節的不同呈現不同的顏色和圖案-夏季呈冷色調,冬季呈暖色調,春秋季呈中性色調。 五、小結 變色纖維是一類新型的高技術纖維,它在工業和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日本、美國等國家早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研究和開發這類纖維。當前世界合成纖維領域的競爭已經從產量的擴大轉移到開發高品質、高附加值的新產品上來。研究和開發具有變色效果的功能纖維有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變色纖維在安全領域和防偽領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裝飾服飾領域需求也越來越大,人們不斷致力于變色纖維的研究和產品的開發。隨著各種高新技術的不斷應用,更多更好的發光纖維產品將會不斷涌現。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