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棉、亞麻定量檢測的標準與方法
在對目前棉、亞麻纖維定量檢測方法進行分析比較后,建議盡快修訂FZ/T3003–2000《麻棉混紡產品定量分析方法顯微投影法》,修訂的重點,是關于計算結果修正部分。 1 棉、亞麻定量檢測方法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目前,在棉、亞麻混紡織物的定量檢測中通常采用的標準是FZ/T3003–2000《麻棉混紡產品定量分析方法顯微投影法》。然而,按照該標準計算公式進行定量分析時,部分結果的偏差有時會很大,這個偏差因含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從2%到10%以上。這樣大的誤差,不但超出了纖維含量標準規定的誤差范圍,也對棉麻含量檢驗本身的意義提出了質疑。那么,出現如此大偏差是什么原因呢。在與同行交流中,他們在檢測中也遇到類似情況,這說明,按上述標準進行計算和修正,確實可能存在問題。帶著這個疑問,我們進行了對比分析試驗,試圖找到新的修正系數,以使計算結果更加接近真值。 2 實驗情況 亞麻和棉都是纖維素纖維,混紡后既不能用化學分析方法測定其成分含量,也不能用機械的方法將它們分離開。本方法使用普通生物顯微鏡、顯微投影儀或者數字式纖維細度儀分辨和計數一定數量的纖維,用顯微投影儀或者數字式纖維細度儀測量纖維的直徑或橫截面積從而計算出各種纖維的重量百分含量。 在實驗樣本上,為了能夠整體反映棉麻混紡不同比例情況,實驗中,用重量法把棉麻混紡設定在5%到95%之間,并以5%作為間隔。 2.1 實驗操作 2.1.1 載玻片的制備 嚴格按照FZ/T01057.3–1999《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顯微鏡觀察法》的要求將上述染色的試樣用纖維切片器均勻切取0.2mm~0.36mm長的纖維束,移至表面皿中,加人一定數量的無水甘油,充分混合成稠密的懸浮液。使用寬嘴吸管吸取少量的混合均勻的懸浮液放人載玻片上,將其均勻展開,蓋上蓋玻片固定樣品,注意不能讓纖維進人蓋玻片外面,以免流失纖維,否則需重新制備載玻片。 2.1.2 纖維根數的計數 采用普通生物顯微鏡或顯微投影儀觀察纖維。將準備好的載玻片放在一個配有十字線目鏡、放大倍數在200倍至250倍的普通生物顯微鏡或放大500倍的顯微投影儀載物臺上,通過目鏡觀察進入視野的各類纖維,根據纖維的形態結構特征(見附錄C和纖維形態照片)鑒別其類型。從靠近視野的最上角或最下角開始計數。當載玻片沿水平方向緩緩移動越過視野時,識別和計數通過目鏡十字線中心的所有纖維。在越過視野每一個行程以后,將載玻片垂直移動1mm~2mm后再沿水平方向緩緩移動越過視野,識別和計數纖維,重復這種操作程序,直至全部載玻片看完,其計數總數應在1000根以上。如果載玻片上中途測完根數超過1000根時不能中斷,必須將載玻片全范圍內計數完畢;如果載玻片全范圍內不足1000根時,則需另制載玻片,使累計纖維總數達到1000根以上。每批試樣計數兩組1000根以上纖維,分別計算兩組纖維中每種纖維的折算根數,兩次試驗每種纖維的折算根數之差不大于10根。 2.1.3 纖維直徑的測定 校準顯微投影儀,使它在達到投影平面上能放大到500倍,然后將準備好的載玻片在載物臺上,使測量的纖維都在顯微投影儀投影圓圈內。調整投影儀的微調使纖維圖像的邊象一條細線投影到楔形尺上,測量纖維長度中部的投影寬度作為直徑。但是不要測那些測量點在兩根纖維交叉處的纖維和那些短于150μm的纖維,每種類型的纖維要測量200根以上。測量完以后計算每種纖維的平均直徑,單位用祄表示。 2.2 適用公式 實驗結果使用FZ/T3003–2000《麻棉混紡產品定量分析方法顯微投影法》中的標準計算公式(文中不再列出贅述)。 正在本文形成過程中,同事給筆者推薦了一篇關于標準征求意見稿的文章(作者不詳)。此文中提出,計算公式在原標準基礎上做了修正。 3 試驗結果分析 試驗結果以兩次試驗的平均值表示,若兩次試驗的結果之差大于2%時,應進行第三次試驗,試驗結果以三次試驗平均值表示。試驗結果按GB/T8170規定修約到小數點后兩位(見表1、表2)。 表1 與現行標準計算結果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