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測定天絲/銅氨混紡產品的混紡比
2010-07-02 關鍵詞:天絲纖維;銅氨纖維;定量分析;分光光度法 天絲、銅氨均為再生纖維素纖維,具有天然纖維的優異特性,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各種天絲/銅氨混紡產品也得到了大力開發。纖維定量是紡織品在加工、貿易和使用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檢測指標,各國法規均明確要求對纖維含量進行標識。天絲和銅氨在外觀上極為相似,化學性質也非常接近,目前對兩種纖維的鑒定尚無成熟的方法,尤其是天絲/銅氨混紡產品混紡比的測定更是一個技術難題。有文獻中提出可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對混紡產品進行混紡比的測定[1-3],因此本文嘗試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對天絲/銅氨混紡產品的混紡比進行測定,探討這種方法的可行性。
2試驗參數的選擇
2.1溶劑的選擇 纖維素纖維通常可采用甲酸/氯化鋅、鋅酸鈉、硫酸等作為溶劑來溶解[1-2]。實驗結果表明,采用甲酸/氯化鋅、鋅酸鈉作溶劑時,天絲和銅氨纖維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相差不大,而采用硫酸作溶劑時,二者則相差較大,因此選擇硫酸作溶劑。 硫酸對纖維素的溶解是一個持續作用的過程,因此其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穩定性較差。不同濃度的硫酸對纖維素的溶解能力各不相同,本文針對不同濃度的硫酸處理時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隨著硫酸濃度的降低,其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穩定性增加。當采用65%硫酸溶液時,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相當穩定。因此本文選定65%硫酸作為纖維素的溶劑。 2.2樣品的前處理 為保證吸光度值的穩定,必須對樣品進行適當的預處理,使之充分疏松并去除非纖維物質。 2.3水浴溫度和水浴時間的選擇 纖維素纖維在硫酸中同時發生酯化和水解反應,纖維素逐漸水解為較小的分子,直至溶解。而在室溫環境下的較短的時間內,纖維素的水解產物往往較牢固地粘附在纖維的表面,導致纖維僅表面的一層溶解掉。通常必須進行振蕩加熱處理,才能使纖維素完全溶解在硫酸中。 同時,硫酸與纖維素中的羥基發生酯化反應,生成的硫酸氫酯在450nm附近產生紫外吸收峰(對于不同種類的纖維素纖維,該吸收峰的位置略有不同)。在實驗中發現,隨著水浴溫度的提高,450nm附近的吸收峰的強度迅速增大。但如果溫度過高,則反應過于劇烈,使溶液的吸光度過大。經優化,最終選擇的水浴溫度為70oC。在實驗中還發現,水浴處理30min以后,所得溶液均是清澈透明的;處理時間小于30min時,部分溶液中存在懸浮顆粒,干擾光譜測定。因此最終選擇的水浴處理時間為30min 3試驗 3.1儀器與試劑 UV-255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SW22數字式恒溫水浴振蕩器(瑞士Julabo公司);HG63鹵素水分烘干儀(瑞士MettlerToledo公司)。 65%硫酸由實驗室自己配制。 天絲G100纖維由蘭精公司(奧地利)提供,銅氨纖維由旭化成公司(日本)提供。 3.2測試條件 超低速掃描。采樣間隔:0.1nm,掃描波長范圍:200~500nm,狹縫寬度:0.2nm,光源波長轉換波長:300nm,吸收池光程:10mm。 3.3測試方法 將在鹵素水分烘干儀上烘干稱取好的樣品置于150mL磨口錐形瓶中,加入50mL65%硫酸,在70℃恒溫水浴振蕩30min,然后用冰水混合物迅速冷卻至室溫,立即測定其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4結果與討論 圖1是65%硫酸中濃度均約為6mg/mL的天絲G100和銅氨纖維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局部放大圖,它們均在450nm附近出現一個吸收峰,但吸收峰位置略有差異,且濃度不同時,峰位置也略有變化。這兩個吸收峰的吸光度在444nm時相差最大,相差約2倍。本文利用吸光度的差異,根據Lasbeli定理來測定天絲G100/銅氨混合物的混紡比,因此選擇的測定波長為444nm。
4.2a值的計算 為了計算未知二元混合物的混紡比,首先必須測定該混合物的a值??紤]到通常二元混紡產品的混紡比以及方法的局限性,本文設計的二元混合物配比區間為天絲G100/銅氨="15/85~85/15,配制一系列不同配比的天絲G100/銅氨混合物,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