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入WTO之后紡織服裝業出口持續高速增長,同時面臨越來越多的技術壁壘,深入研究這些壁壘的成因是選擇對策突破壁壘的當務之急。技術壁壘是技術標準、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的國際差異所引致,而深層的原因是紡織品國際間的供求差異。理解國際間的供求差異是應對技術壁壘的重要前提。本文將針對紡織服裝技術壁壘的成因進行深入分析。
一、高速增長的中國紡織品出口面臨技術壁壘
2005年開始進入紡織品出口的無配額時代,高速增長的中國紡織品出口在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技術壁壘、勞工標準、特別保障措施等新興貿易壁壘已經開始涌現,深入研究這些壁壘的成因和對策已經成為當前的熱門課題。
紡織與服裝業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支柱產業和出口產業,其出口額占世界份額的比重逐年增加,1995年為12.22%,2003年為19.97%。2005年1月~7月,中國的紡織品出口額為615億美元,同比增長21.4%,其中對美國出口102億美元,同比增長73.5%;對歐盟出口111億美元,同比增長62.6%。對美歐出口占中國紡織品總出口的35%,對美歐出口快速增長成為拉動中國出口增長的動力,配額取消使中國紡織業的生產能力得以釋放,但是由此也引發了頻繁的貿易摩擦。
在各類貿易壁壘中,技術壁壘措施正成為各進口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限制進口的主流措施,中國紡織業也已經成為受國外技術壁壘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據商務部統計,2002年損失高達11.7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2%左右,出口企業受TBT限制的比例為67.2%。另據調查40%的企業受歐盟限制,27%受美國限制,25%受日本限制,8%受其他國家和地區限制,可見歐盟對目前我國紡織品出口技術壁壘的影響最大,這與近兩年中國出口該地區的快速增長有關。由此可見,高速發展的紡織服裝業出口面臨國外的技術壁壘是當前無法回避的重要問題。
二、技術壁壘的成因
貿易技術壁壘是指一國政府或非政府機構,以國家安全或保護人類健康、安全,保護動物或植物生命和健康,保護環境,防止欺詐行為、保證產品質量等為由,采取一些與其他國家不一致的技術性措施,如技術法規、標準、包裝、標簽以及符合這些要求和確定產品質量及實用性能的認證和檢驗、檢疫的規定和程序,成為其他國家商品自由進入該國市場實實在在的障礙。為了促進貿易的自由化,GATT和WTO在多邊談判的努力下,傳統貿易壁壘不斷降低,但技術壁壘卻很難對付,“這種技術擘壘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好庇護所,是調節當今國際貿易的杠桿。”多邊貿易自由化進程是技術壁壘貿易保護產生的歷史原因;近年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不平衡性是技術壁壘的貿易保護產生的客觀基礎: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是技術壁壘貿易保護得以盛行的內在合法動因。技術壁壘在貿易中占有越來越重的地位,被發達國家進口國更多地采用,也與其自身的隱蔽性、合理性、靈活性、復雜性等特點有關。因此技術壁壘正逐步成為取代關稅和其他非關稅壁壘的新貿易壁壘,成為發達國家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的主要手段和高級形式,構成影響當今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因素。
技術壁壘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WTO允許各國根據自身的特點和消費習慣制定與別國不同的技術標準,近幾年產品技術含量不斷提高、安全、健康、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TBT雖然也有推動世界各國技術水平的提高,但國際標準的制定者多數是那些在世界貿易體制中占主導地位,具有科技領先優勢的發達國家,使得參與貿易的發展中國家處于被動的位置。從我國出口產品的現狀分析,有較多的文獻認為形成技術壁壘的成因有:出口質量差、衛生檢疫有問題、信息服務體系滯后、國內企業盲目競爭、部分國家歧視性的衛生標準等。也有從法律和經濟兩個方面來分析技術壁壘的成因。作為新技術壁壘的一類綠色壁壘是新貿易保護主義和環保運動結合的產物,其形成有深刻的歷史背景和現實原因,人們消費觀念的更新,對綠色產品需求的擴大,是綠色壁壘形成的內在原因。
能查閱的大多數文獻研究的成因可歸納為兩類:一類是直接表達成因,即根據WTO的技術壁壘協議的定義,認為技術壁壘的成因是技術法規、技術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的國際差異所引致。第二類是從供給與生產角度分析,如生產技術、產品質量等供給因素的分析。事實上,一國的表象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水平,以及產業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等供給因素,均是一國經濟、技術、文化等各類因素相互影響和各自演化的結果。因此,經濟、技術、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影響和動態演化是技術壁壘深層次的成因。為了簡化問題,從供、求兩個方面的成因分析不失為一種新的合理嘗試。
三、技術壁壘成因的供求分析
目前,世界紡織行業已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高新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