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華強紡織公司經過將近兩年的大量工藝對比試驗及相關工藝參數調整,成功推廣了新型壓力棒隔距塊,成紗質量顯著提高。
細紗主牽伸區附加壓力棒隔距塊,不僅可以顯著改善成紗質量,而且也可適當減少清鋼工序落棉、節約用棉,保證成紗各項指標穩定。壓力棒在使用過程中只有注意相關工藝的合理配置、加強機臺清潔和隔距塊的保管、保養工作,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壓力棒隔距塊可增強對浮游纖維的控制作用,但強控制的負面作用是易吐硬頭。經過多次工藝對比試驗,通過對粗紗捻系數、細紗后牽伸、搖架壓力等工藝參數的優化調整,吐硬頭現象得到了基本解決。
細紗主牽伸區附加壓力棒隔距塊,可以顯著改善成紗質量。
細紗后區牽伸倍數一般為1.2~1.3倍,而前區的牽伸倍數遠大于后區牽伸,正??蛇_到20~50倍,快、慢速纖維的速差很大,對浮游纖維運動控制難度加大,纖維變速點易前移且分散,牽伸后的移距偏差增大,紗條的附加不勻增加。在前區附加壓力棒隔距塊,使主牽伸區的摩擦力界向前鉗口延伸,極大加強了對浮游纖維的控制力,有效控制了浮游纖維提前變速,使纖維變速點前移且集中,減小了牽伸后的移距偏差,改善了紗條質量。
在同錠、同粗紗條件下,對C14.6Ktex普梳品種進行試驗表明:2.5普通隔距塊和2.5壓力棒隔距塊的CV%值分別為15.88%和14.66%;-50%細節分別為14和3;+50%粗節分別為212和117;+140%棉結分別為1708和922;+200%棉結分別為539和424;2007公報CV%水平分別為50%和5%~25%。同等條件下對C18.2Ktex普梳品種進行3.0普通隔距塊和3.0壓力棒隔距塊對比試驗,CV%值分別為14.72和13.89;-50%細節分別為2和1;+50%粗節分別為203和150;+140%棉結分別為1378和872;+200%棉結分別為304和203;2007公報CV%水平分別為25%~50%和5%~25%。由以上對比試驗數據可知,條干CV%改善1.0以上,千米棉結減少100多粒,成紗質量顯著提高。
對精梳品種,加裝壓力棒隔距塊后成紗質量改善不顯著。
在普梳品種質量改善明顯的情況下,精梳品種也進行了普通隔距塊、壓力棒隔距塊對比試驗,同等條件下使用C14.6tex3.0普通隔距塊和3.0壓力棒隔距塊的CV%值分別為11.46%和11.25%;-50%細節分別為0和0;+50%粗節分別為3和3;+140%棉結分別為64和56;+200%棉結分別為13和12;2007公報CV%水均小于5%。同等條件下對C18.2Ktex普梳品種進行3.0普通隔距塊和3.0壓力棒隔距塊對比試驗,CV%值分別為11.78和11.41;-50%細節分別為1和0;+50%粗節同樣為12;+140%棉結分別為89和83;+200%棉結分別為43和35;2007公報CV%水平同樣為25%。
由以上對比試驗可知,條干CV%相差0.2左右,千米棉結減少幾粒,質量有所改善,但與普梳品種相比,效果不顯著,這是因為精梳品種質量要求較高,原棉進行優選后又經過了精梳工序,可排除60%~70%的短絨,紗條纖維長度長、整齊度好、短絨少,牽伸過程中的浮游纖維較少,纖維變速點前移且集中,牽伸后的移距偏差小。因此,加裝壓力棒隔距塊后的附加控制作用不明顯,成紗質量改善不顯著。經綜合考慮,在普梳品種推廣使用這種壓力棒隔距塊。
使用壓力棒隔距塊總落棉率減少1.3%。
此外,使用壓力棒隔距塊還可以節約原棉。清鋼工序調整前總平均落棉率8.13%,調整后總平均落棉率6.80%。在總落棉率減少1.3%的情況下,成紗各項指標穩定,質量沒有受到影響,節約原棉十分可觀。公司一車間二紡平均每月投料400噸,一個月可減少落棉5噸多,一年近60噸,為公司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減少清鋼工序落棉后,成紗條干CV%、棉結雖略有上升,但與使用普通隔距塊比,質量改善仍很顯著。
使用壓力棒隔距塊后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公司有針對性地進行了解決。
使用壓力棒隔距塊后,由于牽伸力增大,因此對膠輥、膠圈的磨損也顯著增加,為解決這種情況,需縮短膠輥回磨、膠圈更換周期,以免膠輥、膠圈磨損中凹導致握持力不足產生條干不勻和吐硬頭現象;使用壓力棒隔距塊后,在牽伸區隔距塊處易積花。因此需加強機臺的清潔工作,否則易形成紗疵;壓力棒隔距塊需要注意保管、保養工作,下機不用時壓力棒表面要防止銹蝕、玷污,保證表面光潔。否則,再上機時會因表面毛糙刮毛紗條產生紗疵和出現吐硬頭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