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紡工藝中配棉的目的、原則、要求和方法
一、配棉的目的: 1、為了保持生產和成紗質量的穩定。 優質低耗地進行生產,就要要求生產過程和成紗質量保持相對穩定。保持原棉性質的相對穩定是生產和質量穩定的一個重要條件。如果采用單一嘜頭紡紗,當一批原棉用完后,必須調換另一批原棉來接替使用稱接批,這樣次數頻繁的大幅度地調換原料,勢必造成生產和成紗質量的波動;如果采用多種原料搭配使用,只要搭配得當,就能保持混合棉性質的相對穩定,從而使生產過程及成紗質量也保持相對穩定。 合理使用原棉,盡量滿足紗線的質量和紗線支數的要求,因為紗線質量和特性要求不盡相同,加之紡紗工藝各有特點,因此,各種紗線對使用原棉的質量要求也不一樣。另外,棉紡廠儲存的原棉數量有多有少,質量有高有低,如果采用一種原棉或一個批號的原棉紡制一種紗線,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難以滿足要求。故應采用混合棉紡紗,以充分利用各種原棉的特性,取長補短,滿足紗線質量的要求。 2、為了節約用棉,降低成本< 原棉是按質論價的,不同纖維長度,不同等級的原棉價格差別很大,原棉投資在棉紗成本中占50%--85%(視品種而異),如果選用的原棉等級較高,雖然成紗質量可以得到保證,但是生產成本增加,意味著噸紗利潤的降低,因此,配棉要從經濟效益出發,控制配棉單價,和噸紗用棉量,力求節約原棉成本,例如:在纖維長度較短的配棉中,適當混用一定比例的長度較長的低級別原棉,不僅不會降低成紗質量,相反可以提高成紗強力,對于原棉下腳、回花、精梳落棉、再用棉等成分,可按一定比例回用到配棉中,也可以起到降低用棉成本,節約用棉的效果。 二、配棉的原則 配棉的原則講究質量第一,全面安排,統籌兼顧,保證重點,瞻前顧后,細水長流,吃透兩頭,合理調配。 質量第一,統籌兼顧,全面安排,保證重點就是要處理好質量與節約用棉的關系,在生產品種多的基礎上,根據質量要求不同,既能保證重點品種的用棉,又能統籌安排。 瞻前顧后就是充分考慮庫存原棉,車間半成品,原棉采購的各方面情況,保證供應。 細水長流就是要盡量延長每批原棉的使用期,力求做到多嘜頭生產,至少為6—8個嘜頭。 吃透兩頭,合理調配就是要及時摸清用棉趨勢和原棉質量,隨時掌握產品質量反饋信息,機動靈活,精打細算的調配原棉。 三、配棉要求 棉紡廠是多品種生產,有支數不同的紗線,有工藝流程和加工方法不同的紗線,有用途不同的紗線,比如: 1、紗線的支數:高支紗一般指50支以上的紗線,一般用于高檔產品,要求紗線強力高,外觀疵點少,條干均勻,高支紗線的線直徑較小,截面內包含的纖維根數較少,疵點容易暴露,且截面內纖維根數分布不均勻,對棉紗條干水平影響較大,因此,配棉時應根據不同支數選擇不同等級不同品質的原棉。 2、精梳紗和普梳紗:精梳紗一般為高檔產品,要求外觀好,條干均勻,棉結雜質少。精梳工序能大量排除短纖維和部分雜質性疵點,對排除棉結比較困難,所以精梳用棉要求原棉短絨和棉結盡量含量要低,成熟度過差,含稅率過高也會容易產生棉結,盡量少用。精梳產品因為用以制作高檔面料使用,對布面染色效果要求較高,因此原棉選用色澤好,整齊度好的原棉,有時還需要長絨棉。 3、單紗和股線:一般單紗采用反手捻向,股線采用順向捻向,股線中的纖維與股線軸的夾角較小,因此纖維利用率較高,強力也大大增強,條干獲得改善,一般條干水平能提高2—3%,毛羽和疵點由于多數被包卷在線內,從而減少了暴露在紗線外的機會,因此毛羽和疵點數量也大為改善。股線的用途一般多用與經紗,因此配棉等級和品質可以有所降低 4、經紗和緯紗:經紗在使用中所承受的張力和摩擦機會較多,所以經紗強力要求較高,配棉時應選用纖維細長,單纖維強力高,成熟度適中,整齊度較好的原棉,由于在準備及織造工序紗線上的棉結和雜質去除的機會較多,并且還要經過上漿工序,所以對原棉的色澤和含雜要求較低,緯紗不上漿,準備工序簡單,去除雜質機會少,并且緯紗多暴露在織物表面,因此緯紗對織物的色澤,外觀,手感等因素影響較大,但是緯紗對強力要求不高,因此可以選用色澤好,含雜少,較粗短,張力稍差的原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