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遠東石化有限公司(下稱“遠東石化”)3月中下旬宣布破產重組的消息在化纖行業引起一片震驚,遠東石化也成為近年來國內PTA行業持續虧損狀態下第一個“倒下”的巨頭,并拉開國內PTA行業洗牌大幕。
在連續多年產能擴張的驅動下,當前國內PTA行業產能過剩,整個行業亟需加速淘汰落后產能,進行升級洗牌,從而使行業步入良性健康的發展通道。
作為PTA的下游,滌綸長絲行業應吸取教訓?;w行業專家顧超英提醒,PTA行業殘酷的市場競爭讓遠東石化如此大產能的企業面臨破產,下游滌綸長絲行業和企業都應吸取教訓,在擴建新項目風險依舊存在的情況下,應謹慎經營,以免因產能過大、競爭激烈而步PTA行業的后塵。
預計影響滌綸長絲產能100萬噸
遠東石化是國內5大PTA(精對苯二甲酸)生產企業之一,主營精對苯二甲酸及聚酯切片、化學纖維等相關化工產品和原輔材料,年產能330萬噸,約占我國PTA產能的7.4%。
2008年金融危機時,原華聯三鑫因經營不善陷入困境。隨后,浙江遠東化纖集團、濱海工業區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和深圳華聯控股共同注資,重組成立遠東石化。重組以來,遠東石化的經營狀況一度好轉,但最終沒能逃脫破產命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破產后的遠東石化近期正在處理滌綸長絲設備,包括紡絲箱體4個、紡絲計量泵10套、紡絲計量泵電氣控制柜1套等。設備由上海金緯機械有限公司制造,2011年年底交貨,2012年開車,日產幾十噸,設備情況完好。設備實際使用僅8個月就被拆除,作為二手設備變賣。
作為一家行業內的大型企業,遠東石化最終走到了破產、變賣設備的地步,這難免叫人唏噓。對于遠東石化PTA項目破產的緣由,化纖行業專家顧超英指出,根本原因還是PTA行業產能過剩導致的競爭過于激烈。
自2012年以來,國內PTA產業投資過熱,產能過剩,行業效益普遍出現了下滑態勢。數據顯示,2009年~2011年,國內PTA產量從1050萬噸增加至1670萬噸,增幅為59.05%;PTA進口數量從625.7萬噸增加至652.62萬噸,增幅為4.3%;PTA出口數量從0.13萬噸增加至2.71萬噸,增幅為2070.22%;其表觀需求(產量+進口-出口)從1675.58萬噸增加至2319.90萬噸,增幅為38.45%;其進口單價從800.5美元/噸增加至1262.4美元/噸,增幅為57.70%;其出口單價從846.7美元/噸增加至1447.9美元/噸,增幅為70.99%。2014年1月~12月,國內PTA產量為2940萬噸。
顧超英指出,2009年~2014年,國內PTA行業的總產量翻了近兩倍。短短5年時間,PTA行業的命運幾乎徹底顛覆,龐大的產量如何順理成章地讓下游企業去消化,本身就是個問題。加之2014年~2015年,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引起PX等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PTA價格更是持續暴跌,造成整個行業性虧損現象嚴重。遠東石化由于部分設備陳舊老化,屬于落后產能,因此在行業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持續虧損導致流動性資金日趨短缺,生產經營面臨困難,最終不得不采取破產方式應對困境。
另據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遠東石化是紹興唯一一家大量接受融資購貨的企業,它的倒閉將嚴重影響到此前賒賬向其采購的滌綸長絲企業,預計影響滌綸長絲產能100萬噸(占滌綸長絲總產能的3%)。同時,互保企業也將受到牽連。
量增價跌擠壓滌綸行業利潤
鑒于PTA行業虧損嚴重、巨頭遠東石化破產、行業洗牌加速的狀況,業內人士不禁擔心起PTA下游的滌綸纖維、尤其是滌綸長絲行業的發展狀況。
事實上,滌綸纖維行業當前的確面臨著一些挑戰。近幾年,國內幾家大型滌綸長絲和滌綸短纖維企業相繼將自身經營的滌綸長短絲業務停止,永久性退出市場。這幾家企業的工廠多分布于華東地區,如江蘇、山東、浙江等地,其年產能一般處于7萬噸~10萬噸區間。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2003年前后,這幾家企業的經營情況還算過的去,還能夠保本養活工廠里的所有員工。但后來,隨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比他們的設備更先進、產能更大的生產線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些企業的產品競爭力日趨減弱。慢慢地,他們連員工工資都難以順利支付,為此一些公司高層不得不采取人工分流、減員待崗等各種手段使企業“減虧”。但事實上,節省下來的費用只是“杯水車薪”,對于扭虧根本無濟于事。最終,他們在殘酷的市場中不得不選擇“隱退”這條路。
對于滌綸纖維行業出現困境的原因,顧超英表示,產能結構性過剩也是導致滌綸纖維價格持續下跌的根本原因,從而造成部分滌綸長絲企業虧損嚴重。近幾年,國內各地區的聚酯特別是滌綸行業產能擴張太快,加上下游需求出現變數等其他因素影響,使滌綸纖維行業利潤受到一定擠壓。
數據顯示,2012-2014年,我國滌綸纖維行業的毛利率由6.29%下降至4.24%,利潤率由2.95%下降至1.87%,贏利水平明顯下降。如果剔除非經常性損益,行業名義利潤率從2.35%下降至0.62%。
需要指出的是,另一方面,2012-2014年,滌綸纖維行業庫存比率從5.06%下降至4.36%,表明產品銷售狀況較好;出口比例從4.83%下降至4.54%,表明國內外需求正常;全行業虧損面從25.92%下降至24.36%,表明企業虧損狀況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這也表明,滌綸纖維行業發展仍整體向好。
對此,顧超英指出,滌綸長絲行業中的企業當前經歷著“冰火兩重天”的境地,有些企業贏利可觀,而有些企業卻虧損嚴重。整體來看,在近幾年的經營過程中,滌綸企業苦練內功,努力降低期間費用,加大產品銷售力度,啟動國內需求,獲得了相對均衡的經營水平。從產業層面看,通過近幾年的結構調整,資產質量有所改善,資本運作效率和償債能力有所提高,在優質產能增加的同時,落后產能逐步退出,整個行業的發展還算可以。
加速淘汰落后產能與差別化并舉
數據顯示,2012年~2014年,國內滌綸纖維產量從3132.6萬噸增加至3581萬噸,增幅為14.31%;進口數量從23.28萬噸增加至24.01萬噸,增幅為3.15%;出口數量從174.95萬噸增加至246.43萬噸,增幅為40.85%;新增資源(產量+進口)從3155.9萬噸增加至3605萬噸,增幅為14.23%;表觀需求(新增資源-出口)從2981.0萬噸增加至3358.6萬噸,增幅為12.67%;單產值(工業總產值/產量)從12307元/噸增加至13155元/噸,增幅為6.89%。這表明,滌綸纖維產量和需求大致平衡發展,單產值的波動則體現了產品檔次和市場環境的綜合變化。
接下來,滌綸纖維行業如果要從PTA行業的發展中吸取教訓,首當其沖的,便是加速淘汰落后產能。
顧超英指出,我國的聚酯聚合以及滌綸纖維行業在上新設備的同時,應加大淘汰老舊落后設備和產能的力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保證市場供需平衡。近年來,雖然有部分老的大聚酯以及切片紡低負荷運行,有少量生產裝置逐步被淘汰掉,但是,相比新增產能來說,這種淘汰落后設備和產能的力度還遠遠不夠。“只要在市場上仍有一絲希望能獲得薄利,誰也不希望自己的產能被淘汰掉。所以,2015年~2018年,滌綸纖維行業將繼續依靠落后產能淘汰來緩解供需矛盾,只是,這一進程變得更加艱難。”顧超英這樣預測。
同時,在整個化纖行業規模驅動漸趨乏力的大背景下,滌綸纖維行業應更加注重“差別化、高附加值、低碳、環保、智能”特色,開發生產出下游客戶真正需要的、更優質的產品,提高產品科技含量,爭創企業品牌,加大產品出口力度,誘導國內需求增長,緊抓市場機遇提升利潤,走可持續健康發展之路。
事實上,已有企業嘗到了轉型的甜頭。2014年12月,浙江企業生產常規直紡FDY50D/24F規格的產品銷售的價格為9250元/噸~9300元/噸,而永信達公司生產的50D/24F規格高強低伸細旦滌綸工業絲的價格為33元/公斤,即33000元/噸。
23700元/噸的高價差表明,相比普通產品,高端的細旦滌綸工業絲項目的贏利空間非常大。而且,當前滌綸長絲FDY規格產品成本較高,制造總成本約9000元/噸。與2014年年底9250元/噸~9300元/噸的銷售價格比較,市場價格相對穩定,沒有出現特別大的波動。相關業內人士指出,企業當前如果生產高強低伸細旦滌綸工業絲,贏利空間仍較大,利潤也不會降低,仍然非常值得去做。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