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綸:蟄伏中的期待
近日,杭州邦聯氨綸股份有限公司出現在被終止審查的IPO排隊企業名單上。氨綸市場低迷的現狀再一次刺痛了行業的神經。 氨綸價格不振,不僅讓在上市隊列中苦苦等待的后來者空手而歸,更令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下滑。截至2011年,我國氨綸產量已達37.8萬噸,而隨著下游需求下降,今年上半年氨綸銷售單價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2.5%。從企業半年報可以看到,行業龍頭華峰氨綸上半年虧損3638萬元,已宣布發展環己酮業務,泰和新材已經開始布局芳綸業務,新鄉化纖拓展粘膠纖維業務,友利控股則進入了房地產業。在這一背景下,以氨綸擴產為募投項目的聯邦氨綸前景自然無法樂觀。 從去年年初開始,氨綸行情就開始一跌再跌,市場幾乎沒有經歷過陽春時節,月月都如過寒冬,“金九銀十”更是“爽約”。今年上半年,氨綸行情整體呈現出振蕩走高的局面,過程有點波折,雖然向上的趨勢總體得到保持,然而下游需求不振的硬傷在目前整個經濟環境下難有愈合的跡象,小漲過后的國內氨綸市場尚未完全扭轉其連續低迷直至虧損的經營局面。 近幾年,華峰氨綸、曉星氨綸、舒爾姿氨綸、雙良氨綸、邦聯氨綸、益邦氨綸、廈門力隆等企業不斷進入和擴大氨綸產業,全球氨綸產能已經過剩,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國內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中國化纖工業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世界上有十多個國家的七十多家氨綸制造企業,主要分布在亞洲、美洲和歐洲地區,其中亞洲是氨綸產業發展最快的地區,產能已占世界80%以上,市場競爭最為激烈。而國內隨著技術壁壘和投資門檻的降低,氨綸產能不斷擴張,目前國內產能已達到全球50%以上。 近幾年氨綸的應用領域發生了幾個明顯變化:一是彈性服裝的主要消費市場正在由歐、美等向亞洲地區迅速轉移;二是氨綸應用也由內衣為主向外衣發展,外衣需求增長成為拉動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三是氨綸應用由女性服飾為主向男性高級服飾擴展,現已更多地應用于高檔內衣、針織衫、運動裝及休閑裝等領域。從中長期看,國內產品價格還會繼續走低,但較低的市場價格同時也會拓寬氨綸的應用領域,推動下游市場需求的較快增長。 據分析認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氨綸全行業適當性的進行一定時間蟄伏與調整,帶來的價值或許將并不僅僅局限于未來可期的穩定價格,有可能將整個產業推上更為合理和健康的經營通道。 一方面是目前的產能過剩,另一方面是未來可預見的應用領域拓寬后的上升需求,氨綸行業也許真要冷靜一下,自我調整,以更高的質量而非單純的數量面對產業升級的訴求。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