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去找原料?
原料對粘膠纖維行業的巨大影響已無須贅言。隨著產能的日益擴張,在原料價格的劇烈波動下,原料不僅對粘膠行業發展的制約作用更為凸顯,甚至成為攸關企業生死的重要棋子。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就曾告訴記者,目前粘膠企業經營狀況、贏利水平存在的差異,基本取決于前期原料采購策略上的不同. 粘膠纖維行業是否已經出現大洗牌跡象?記者就這一問題與多家企業負責人進行探討,雖然意見有所不同,但有一點高度一致:誰掌握了原料主動權,誰就最有資格在大洗牌中存活和發展。 原料對粘膠纖維行業的巨大影響已無須贅言。隨著產能的日益擴張,在原料價格的劇烈波動下,原料不僅對粘膠行業發展的制約作用更為凸顯,甚至成為攸關企業生死的重要棋子。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就曾告訴記者,目前粘膠企業經營狀況、贏利水平存在的差異,基本取決于前期原料采購策略上的不同。 新疆已不是“黃金地” 到哪里去找原料?各家企業早就在對這一問題深入思考,并在不同時期探索出不同的路徑。“到新疆去”就是近些年十分盛行的一種途徑。 粘膠纖維的主要原料之一是棉漿粕,棉漿粕的原料是棉短絨,來源于棉花的下腳料。因此,哪里有豐富的棉花資源,哪里就不愁粘膠纖維原料。正是基于這一邏輯,在當地各項優惠政策的促使下,近10年來新疆成為粘膠企業的“必爭之地”。江蘇澳洋、浙江富麗達、山東海龍、河南新鄉白鷺……但凡有些實力的粘膠纖維企業,都已經或曾經考慮過在新疆建設棉漿粕及粘膠纖維生產基地。大量的投資涌向新疆,“粘膠纖維及原料生產基地”成為新疆產棉區又一張名片。 然而,粘膠行業并不能因此高枕無憂。隨著新疆粘膠纖維產能及漿粕的迅速擴張,加上全國棉花逐漸減產的大環境,當地資源短缺問題已經出現。同時,新疆在環境治理方面的政策法規日趨嚴格,在土地、能源、稅收等方面的比較優勢也在下降。不少企業認為,在新疆建廠的優勢已經沒那么明顯,新疆已不是投資原料的“黃金地”。 但是,粘膠行業需求上升與原料不足形成的“剪刀差”還在加劇,怎么辦? 竹漿制備工藝難言成熟 以吉林化纖為首的粘膠企業,在豐富原料來源上開辟了新途徑——利用竹子生產竹纖維。自2005年實現產業化生產以來,天竹聯盟累積生產銷售竹纖維5萬余噸。天竹產業計劃到2015年實現天竹纖維總產量25萬噸/年,包括細旦天竹、功能性天竹、高強力天竹、天竹長絲等多個品種。同時,天竹聯盟成員將達到100家。 雖然在竹纖維的宣傳上業內有些異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以吉藁化纖為主的天竹纖維產業聯盟,的確為竹資源的創造性利用,為竹纖維這種新產品的推廣以及產品品質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豐富的速生林材竹子,由此作為一種新型紡織原料,迅速進入人們的視野。 竹漿粕今后能否成為一種主要原料,以緩解粘膠行業的資源困境?業內認為,鑒于竹子2~3年的短周期的生長特性,以及國內廣泛分布的面積,這種可能性很大。但是,分析人士同樣指出,大規模使用竹資源作為原料,目前仍面臨最根本的制約——制漿工藝不成熟。“雖然各家企業都在做竹纖維,但真正能夠生產100%竹纖維產品的,仍只有吉藁化纖一家,其他企業的必須摻雜常規纖維使用。”也生產竹纖維產品的某大型粘膠企業人士對此并不諱言。 造紙企業大舉介入 原料日益短缺催生了各種新的制漿路徑,“紙改漿”就是其中一種。據介紹,“紙改漿”就是從造紙企業手中買回原本用于造紙的漿,通過一些工藝設備,處理成粘膠生產使用的溶解漿。這種改造后的溶解漿,可比普通溶解漿每噸便宜幾百元。 近一兩年中,粘膠行業“紙改漿”應用范圍迅速擴大,摻雜比例不斷提高。尤其是今年以來,大宗原料價格劇烈波動,粘膠企業普遍虧損,“紙改漿”作為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已經成為粘膠企業的經營常態。據業內人士初步統計,目前全國“紙改漿”的量已經達到50萬噸甚至更多。以2010年國內粘膠纖維產量180多萬噸計算,需要漿粕原料200萬噸以上,那么當前“紙改漿”已占據原料需求總量的1/4。 雖然“紙改漿”直接而迅速的為粘膠企業降低了成本,但企業不得不為此承擔風險。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很多企業在紙改漿的工藝上并不成熟,因此會帶來產品質量下降、生產過程難以控制等后患。正因為如此,紙改漿是業內公認的“權宜之計”。 不過,前途短暫的“紙改漿”,卻引發了造紙企業對粘膠原料這一潛力市場的廣泛關注。 根據記者了解,生產造紙漿與溶解漿使用的設備80%相同,兩者之間進行工藝設備改造相對容易,一些小型造紙廠多年來就是根據市場行情,隨時調整造紙漿與溶解漿的生產比例。近期,造紙行業各大龍頭企業紛紛開始進軍溶解漿領域。多方消息顯示,2011~2012年將有大量溶解漿新增產能出現,包括晨鳴紙業收購山東海龍,太陽紙業、福建南平紙業等投資溶解漿。不少人士指出,山東海龍因深度虧損而被晨鳴紙業重組,或許反而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晨鳴紙業加大投入生產溶解漿,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山東海龍的原料瓶頸,有助于山東海龍繼續參與行業競爭。 令人擔憂的是,造紙企業生產溶解漿,同樣面臨木材供應問題,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真正具有優勢的反而是那些國外造紙企業。“國內造紙企業由于信息傳播優勢取得了先機,但并不意味著國外造紙企業會放棄這一機會。相反的,會有更多國外企業進軍溶解漿領域。”相關人士表示。 站在全球角度配置資源 既然國內資源難以滿足需要,速生林材等多樣化的原料大范圍應用又需要較長的過程,那么“走出去”投資建廠成為必然。 截至目前,在境外投資粘膠原料進展突出的是浙江富麗達公司。富麗達經過長期運作,終于全面并購外資企業加拿大Neucel公司,為企業漿粕供應提供了保障,并為國內化纖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借鑒。Neucel公司是全球生產木材溶解漿的專業廠商,其年生產能力最高可達20萬噸。有消息稱,唐山三友與國外某漿粕企業的合作也進入議事日程。 不少企業向記者表達了他們走出國門投資建廠的愿望。但這些企業普遍認為,單個企業“走出去”的風險仍然很大。他們希望國家有關部門或行業協會,牽頭組織有關企業聯合“走出去”,共同到國外控制資源,爭奪化纖產品的世界話語權。行業協會也曾組織粘膠企業代表赴俄羅斯等資源豐富的國家進行考察、洽談合作,并有初步的成果,但距離資金、技術大規模“走出去”,還有很長的距離。 “未來,中國化纖企業還要將視野放寬,站在全球角度考慮資源配置,到資源發達的國家投資建廠,緩解資源瓶頸和貿易爭端。”中國化纖協會有關負責人的這番話,或許讓不少粘膠企業有了新的方向。 結束語 洗牌需要過程 記者近日致電多家粘膠企業負責人,均被告知正在開會探討行情和應對之策,足見形勢之嚴峻。對于粘膠行業醞釀大洗牌這一觀點,業內基本持贊成態度,但認為并不是一個短期的過程。 一些人士指出,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洗牌是必然的結果,但它同時是一個過程化的產物。在當前高度市場化和信息透明化的情況下,各家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的運作策略差別不大,在“練內功”加強管理上可能有些差異。隨著原料基地建設等取得突破,上下游整合到一定階段,2年以后可能出現真正的洗牌。 另一些人士則認為,洗牌的深度和時間,取決于粘膠行業這輪困境持續的時間。如果行情繼續下行,企業經營困難的局面持續到今年年底甚至更長,那么洗牌幾率增大、深度增加,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將面臨停產或倒閉的風險。由于粘膠纖維設備的腐蝕性強,一旦停產,重開不易。不過也有人士告訴記者,目前行情見底的趨勢已經明朗。 誰的話更有預見性?我們無從知曉。在各種因素的復雜影響下,洗牌發生的具體時間難以預測,哪些企業能夠幸存也很難說清。但我們相信,笑到最后的企業必然具備某些要素,這才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