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化纖信息> 化纖動態>正文
相比浙江、江蘇這兩個聚酯滌綸重地,福建聚酯滌綸目前的區域性特征更為突出。但若回顧國內聚酯滌綸行業的發展歷程就會發現,福建聚酯滌綸業曾經非常深刻地影響了全國聚酯滌綸行業的發展走向。
大約是2000年以前,大陸聚酯滌綸市場基本被國企主導。在這一階段,地處廈門的臺資企業翔鷺化纖憑借在技術裝備、產品開發、市場推廣和企業管理理念、結算方式等多方面的領先,引發了大陸化纖市場的一場變革。
大陸聚酯滌綸市場上最早的熔體紡絲技術是由翔鷺化纖引進的,當時其單線生產能力約18萬噸,不夸張地說,這在當時引發了一場技術變革。那些如今已經做大做強的聚酯龍頭企業,包括桐昆、恒逸、榮盛、恒力和盛虹等,都在2000年以后陸續上了熔體直紡。目前在這些龍頭企業的很多重要崗位上,也活躍著一批當年從翔鷺走出來的人才。
再以結算方式為例,目前聚酯滌綸行業實行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結算方式,最早是由翔鷺化纖硬立起來的規矩,后來才逐漸在全行業實行。在此之前,國有滌綸廠都是賒賬銷售。當時,國有滌綸廠1噸絲的凈利潤表面上能達到1萬多元,但后來,這批企業紛紛倒閉,為什么?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賒賬模式容易帶來“蝕蟲”??梢宰鲗Ρ鹊氖牵@幾年,大陸錦綸行業仍被賒銷問題深深困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錦綸行業發展初期沒有出現一家強有力的企業立下健康的結算規矩。從這個角度看,早期福建聚酯滌綸企業對我國化纖行業的影響是深遠的。
不過,市場風云變幻。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浙江和江蘇滌綸行業迅速壯大,目前一批全國性“龍頭”企業聚集在這兩個區域,他們競爭優勢突出,在全國乃至全球聚酯滌綸市場形成較強優勢。福建聚酯滌綸行業也逐漸出現了百宏、金綸高纖等領軍企業。
目前的競爭態勢下,化纖產品地理優勢、區域性較為明顯,因為企業之間的成本、價格都較為透明,不同企業的單套20萬噸的聚酯生產線的產品生產成本之間的差異并不大,常規產品的售價差處于200元/噸~300元/噸之間。在這種背景下,目前聚酯企業之間比拼的是財務成本和運輸成本。
福建聚酯滌綸企業自有資金比較充足,資產負債率都比較低,相較江浙企業,財務成本有優勢。福建本地聚酯滌綸企業有本地市場,一般都是包運輸、送到價,而江浙聚酯滌綸企業的產品運輸到福建,運費約300元/噸,所以如果是同樣的售價,福建本地企業有200元/噸~300元/噸的利潤空間。如果一家福建本地聚酯企業的年產量為100萬噸,這一塊的利潤空間就有2億元~3億元。
這幾年,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一路下行,滌綸產品價格波動大,紡織產品本身的訂單也變化快,下游紡企不敢壓庫存。所以,哪怕本地化纖原料廠的產品售價貴100元/噸~200元/噸,福建當地下游織造企業也會選擇購買本地的聚酯產品,因為不需要庫存,對資金的占用少,產品變換靈活,所以聚酯企業區域性有很大優勢。
聚酯滌綸企業的品牌影響力,最終是靠其原料終端產品的市場影響力來實現的。但相較POY這一中間產品,DTY、FDY的市場影響力對聚酯企業的要求是全方位的。首先,市場定位決定了產品的質量要求及銷售價格。其次,服務于什么樣的客戶,決定企業內部軟硬件投入、管理、營運模式等,這就涉及企業轉型、自身功力的問題。
總體看,國內聚酯滌綸行業曾經不管什么產品都能變現的好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企業之間的分化越來越明顯,這就像馬拉松比賽,已經跑了大半程,如果一家企業此時沒有在第一梯隊,那最終想爭奪冠軍絕無可能。
事實上,目前國內聚酯滌綸行業的第一梯隊已顯現,他們的產品結構完整,市場定位清晰,規模影響力足夠,與時代節奏合拍,務實創新,企業形象良好,也得到政府的相關支持,可以說,這些企業內外部的改變均不遺余力。不過,市場競爭的最大魅力在于,不到最后一刻,孰勝孰負都無法有定論,誰能笑到最后,還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