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化纖信息> 化纖動態>正文
“十三五”期間,持續推進“供給側改革”和“增品種、提質量、創品牌”的“三品”戰略,是我國紡織行業兩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在這一過程中,年產量約4422萬噸(2015年1~11月)、占國內紡織纖維加工總量的份額高達82%的化纖產業,如何切實有效地貫徹這兩大戰略,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和發展模式的轉型升級至關重要。
值得指出,“十二五”期間,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等部門的推動下,依托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這一創新型活動,“中國纖維”這一公共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整體競爭力大大提升,入圍企業和行業的利潤率也得以提升,從而為化纖行業實施“供給側改革”和“三品”戰略、依靠“軟實力”驅動轉型升級作出生動實踐。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指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任務,是要改善供給,引導企業生產出更好的、更加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三品”戰略則強調增品種,提質量,創品牌。回顧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走過的歷程會發現,發布活動非常契合這兩大發展戰略。“我國一直致力于打造和提升‘中國制造’的品牌形象?;顒油瞥龅某踔?,是希望打造‘中國纖維’品牌,提升‘中國纖維’在國際市場的整體形象和競爭力。而只有‘中國纖維’強,才意味著中國企業生產的化纖產品是最好的。同時,活動的創辦,就是致力于引導企業改善產品供給,再對照‘三品’戰略,更是完全合拍??梢哉f,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活動就是‘三品’戰略在紡織行業的具體體現。”端小平這樣強調道。
誕生承載重要使命
不同于服裝服飾、家紡等終端行業可以通過在各大城市的主流商業街、百貨店和購物中心廣設店鋪等方式打造品牌,化纖屬于上游原料行業,并不直接面向消費者,采購其產品的為紡紗和織造企業,因此化纖企業和產品如何融入流行趨勢,如何打造品牌,實在是考驗著行業的整體智慧和創新能力。
從國內化纖行業此前多年的發展模式和軌跡看,品牌“魅力”對于大多企業輝煌成就的取得并未凸顯明顯價值。
“十五”、“十一五”期間,雖多次面臨波段性周期調整,但整體看,中國化纖行業依靠產能和規模驅動,在世界化纖市場可謂上演了一出“神話劇”,行業各項指標年均兩位數的增速實在是稀松平常。例如,“十一五”期間,全國規模以上化纖企業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速為13.7%,化纖產量年均增長13.2%?;w占我國紡織纖維加工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63.4%提升至2010年的70%。
但“十二五”以來,國內用工成本等各種要素成本剛性上升,化纖市場和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加劇,加之消費需求持續低迷,化纖業進入新一輪調整周期。PTA、粘膠等分行業的產能出現階段性、結構性過剩,滌綸、氨綸、錦綸等幾類主要化纖產品的價格整體處于下降通道,企業贏利受到不同程度壓縮,最為重頭的聚酯滌綸行業的一些企業甚至出現虧損,行業洗牌加速。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降低對規模驅動模式的高度依賴,探尋到新的發展模式成為關鍵,而打造品牌“軟實力”則是關鍵中的關鍵。
“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活動即誕生于這樣的背景下。2012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國家紡織化纖產品開發中心和東華大學一起首次聯合發布了項目研究成果——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報告。這是“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的第一屆發布。
端小平介紹:“活動于2011年就開始籌劃。當時,化纖行業運行情況從統計數字上看仍然向好,但我們意識到,此前一直靠規模驅動、創下規模神話的中國化纖業,發展模式不該一成不變,而應尋找到一個更具長遠性的發展突破口,為行業利潤提升尋找新支點。最終,經過多方討論,啟動了中國化纖流行趨勢戰略研究。”
接下來的市場行情也表明,規模驅動的模式開始遭遇瓶頸。自2011年下半年起,我國化纖行業開始了本輪較為嚴酷的周期性調整。目前來看,本輪調整持續時間之長、市場形勢之殘酷都不同于以往,甚至大大超出很多化纖企業的預想。而在行業持續調整的過程中,“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活動的價值越來越凸顯。
活動搭建起一個行業公共服務平臺,引領和推動我國化纖企業更多地把注意力和目光投向打造企業品牌、進行產品創新、注重產品研發、提升品牌軟實力這些更為長遠和更具內涵的發展層面。通過持續的產業鏈協作推動,極大地提升了我國化纖行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提升了“中國纖維”品牌的整體影響力。
從產業鏈協作創新角度看,連續發布的“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報告”,將國內最新、最前沿、差異化程度最高的化纖新產品傳遞給了下游織造企業,切實推動化纖企業與面料企業、終端品牌企業實現協同創新,建立起化纖企業進行新產品開發、設計、應用、推廣的新模式,逐步形成纖維、面料與下游服裝、家紡、產業用等領域相互促進、進行產業鏈協同創新的新格局。
也正是由于該項目的突出貢獻,2014年,在只有依靠科技創新成果才能拿到獎項的“紡織之光”科技進步獎評選中,這樣一個“軟”項目卻榮獲該年度“紡織之光”科技進步一等獎。
對于該活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的發布有四大意義:一是優化我國化纖產業結構,二是與上下游產業鏈保持互動,三是起到引導市場發揮作用,四是使纖維真正融入時尚。
市場論證的品牌價值
“十二五”期間,“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活動連續發布了4屆。今年3月16日~18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盛大舉行的“五展聯動”期間,以“顛覆與重塑”為主題的“盛虹·2016/2017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將重磅發布,這是中國纖維流行趨勢進行第五屆發布。
5年來,“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活動的形式越來越豐富,內涵越來越豐滿。首屆發布時,還只是采用簡單的PPT介紹所推介的纖維品種。而隨后,陸續推出“纖維藝術設計大賽”、微電影視頻播放等形式,并與金頂獎設計師武學凱聯手進行時裝走秀發布,與香港理工大學等單位合作進行時尚匯發布,并在每年紗線展現場開展系列豐富的活動。
在每年3月舉行的盛大發布活動之外,為了更好地向下游織造企業推廣創新的流行化纖產品,推進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協作與創新,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還與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國內重要產業集群地合作,舉行系列“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對接活動”。如在廣東佛山舉辦“中國針織大講堂暨針織行業新型纖維發展峰會”,結合福建長樂經編產業發達特點舉行錦綸產品推介會等。
此外,2015年7月,“中國纖維館”靜態展落戶江蘇“盛澤紡織科技創業園”。該館是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研究與發布活動的實體延展的落成,為中國纖維提供了國際性的展示窗口與全產業鏈的交流平臺。據透露,佛山張槎目前也正在積極申請入圍產品靜態展的落戶。
通過多層次、立體化、全方位的推廣,5年來,“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活動的影響力和覆蓋面越來越廣,與活動合作的設計師越來越多,參與的企業已不僅僅局限于上游化纖企業,更多的下游企業也加入其中。
也正是通過“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活動的引領和大力推動,有主觀意愿推廣企業和品牌的化纖企業越來越多,這通過化纖參與紗線展的數量和熱情能得到直觀體現。
據介紹,4年前,國內化纖企業有主觀意愿參加展會的企業數量有限,當時參加紗線展的企業僅為20~30家,占國內化纖企業總數的比例約為2%~3%。而2016年紗線展(春夏),截至目前確定的參展的化纖企業數量增長到了約130家,占國內化纖企業總數的比例提升到了18.57%。
“通過發布活動的拉動,化纖企業初步嘗到了品牌推廣的甜頭,因此參展熱情增加。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端小平這樣說道。
更為重要的是,按照當初的構想,該活動的舉辦應該為行業利潤提升尋找新支點,如今回頭看,這一目標已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到有力驗證。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調查數據顯示,2012/2013年度的發布活動拉動相關新產品銷售收入160多億元,增加行業利潤總額10多億元;2013/2014年度的發布活動拉動相關新產品銷售收入360多億元,增加行業利潤總額約15億元。連續幾年入圍產品的平均銷售利潤率超過18%,是行業產品平均銷售利潤率的4.8倍。
對于“十三五”期間繼續推進“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對于整個化纖行業的重要意義,端小平表示,化纖行業應該繼續通過加強技術改造、創新產品研發等“軟實力”打造來推進行業發展。纖維流行趨勢發布活動將繼續發揮獨特魅力,依托該活動,持續提升“中國纖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w企業也應該更加積極地融合、跟進纖維流行趨勢發布,進行企業品牌的推廣和建設,尋求更具內涵的發展模式,提升長遠競爭力。我國化纖業創牌“名利”雙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