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纖:遭遇貿易戰 應訴是常態
去年,我國化纖行業外貿出口方面有兩件案件值得關注,一個是歐盟對我國聚酯短纖反補貼案,另一個是土耳其對我國聚酯長絲反傾銷案。兩個案件在國家有關部門、協會組織和涉案企業的相互配合和主動應訴下,最終勝訴。 在歐盟對我國聚酯短纖反補貼案中,歐盟委員會收到歐洲人造纖維協會的反補貼申訴書,要求對我國聚酯短纖發起反補貼調查。如果反補貼調查最終裁定存在補貼和產業損害,調查機關便可決定對我國出口歐盟聚酯短纖征收反補貼稅。而我方認為,申訴方意圖是想通過WTO許可的貿易救濟程序達到排除競爭對手,進而壟斷市場的目的。為保護我國聚酯短纖企業在歐盟市場的權益,在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指導下,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召集涉案企業,協調應訴事宜。雙方經歷了長達一年的博弈,歐委會最終在聽取各方意見后,在我國和歐盟相關利益方反對貿易設限的巨大壓力下做出了撤銷反補貼調查的決定。 而在土耳其對我國聚酯長絲反傾銷案中,土耳其經濟部對原產于中國、印度和馬來西亞的聚酯合成長絲紗線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在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專業團隊的斡旋下,最終,土耳其調查當局公布聚酯長絲紗線終裁結果,我國應訴企業獲得每公斤0.15美元的稅率,折合稅率約為10%左右。未應訴企業獲得每公斤0.17美元的稅率。據該終裁結果,包括福建百宏聚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等在內的13家應訴企業均獲得了與馬來西亞、印度公司相同的稅率,這有利于我國聚酯長絲企業繼續在土耳其市場的穩定出口。 兩個案件中,相關參與方表示,積極應訴是案件成功的關鍵。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有關人士認為,當前很多企業面對調查首先考慮的是應訴費用問題,大部分企業因費用最終放棄應訴,繼而在5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失去出口市場。商會建議企業在面對此類貿易救濟的案件時,應按照目標市場的重要性決定是否應訴,如該國為主營業務市場或重點發展市場,則應積極應訴。在土耳其對我國聚酯長絲反傾銷案中,應訴企業獲得了每公斤0.15美元的稅率,而未應訴企業則可能被課以高額關稅失去土耳其市場。 參與了歐盟對我國聚酯短纖反補貼案的江蘇華西村股份有限公司進出口業務經理顧海豐表示,聯合涉案企業積極應訴是所有工作中最難的部分。而成功后再來看當初的應訴,完全是值得的,因為這有利于企業今后在歐盟地區整體業務的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大企業以其雄厚財力敢于應訴,小企業在評估風險和應訴成本后往往選擇放棄。而大企業在勝訴之后可以相對提升市場份額,這也是大企業應訴的動力所在。 業內專家表示,小企業在面對貿易戰時,一方面不要畏懼,積極尋求可能的機會,如與大企業商議合作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曲線救國”,與當地貿易商合作,盡可能不喪失貿易地區業務。另外,目前亞洲新興服裝出口國增長迅速,孟加拉、印度等國家出于對加工出口貿易的需求,大量進口中國原料,從而導致其國內現存產業的不安,對我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以爭奪目的地市場的可能性增大。紡織服裝行業對此趨勢應多加注意和防范。 此外,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提醒業內企業,在我國低端產品優勢漸弱的情況下,相關企業可通過產品的優化升級,放棄低價競爭的策略,加大產品開發,以提高產品競爭力。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