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5年以后,中國的再生化纖行業競爭壓力出現了增大趨勢,加工成本也因原生聚酯以及原料價格的上漲導致成本快速的上升,再生化纖整體行業生產利潤出現了下降趨勢,部分特別關注這類產業的熱衷人士投資增速有所放緩。特別是金融危機后,隨著國內外對循環、綠色經濟、再生產業的再認識和重視,再生行業再次有了新的快速發展和機遇。原生化纖是紡織工業的基礎原料,目前原生化纖以及再生化纖已占紡織纖維加工總量的70%以上,在棉花等天然纖維增長有限的情況下,化纖工業承擔紡織工業原料保障的任務更顯重要。“十二五”時期,我國紡織工業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而且市場需求將對紡織工業在品種、質量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記者:請對中國再生聚酯產能的過去與下游回收情況進行簡要回顧。
顧超英:近15年來隨著聚酯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其消耗量突飛猛進,我國聚酯產能早已占據合成纖維的大半壁江山了。據不完全統計,前些年我國每年產生的各類聚酯廢料在百萬噸以上。由于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使得原生聚酯纖維生產企業生產成本進一步抬高,企業利潤微乎其微。而應用聚酯廢料生產再生纖維技術門檻低、投入小、利潤高,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聚酯廢料再生行業。目前,國內聚酯再生行業主要是用其生產再生滌綸短纖,再生滌綸長纖維的產能相對小很多。關于聚酯廢料的回收利用,國外從60年代就開始研究,80年代初,工業發達國家就從保護生態環境出發,開始研究利用廢棄塑料制品進行紡絲或制成非織造布和產業用紡織品所需原料。回顧2007年中國再生聚酯行業產能就增加的比較大了,如:2007年全國再生聚酯短纖維總產能已經超過了500萬噸,比2006年的450萬噸增長了大約11%。江蘇省225萬噸,占全國總產能的45%;浙江省為138萬噸,占全國總產能的27%;廣東省30萬噸,占全國總產能的6.1%;福建省28萬噸,占全國總產能的5%;其他地區為79萬噸,占全國總產能的15%。中國2007年聚酯PET化纖產量大約為1600萬噸,如果按照1%的廢絲率計算的話,可以回收的原料不到16萬噸,瓶片2007年產能將近380萬噸,在中國如果按照80%可以回收計算,可作為再生PET原料的瓶料將為161萬噸,以上兩項總計為177萬噸。其實按照80%可以回收計算已經是最大范圍的數字了,回顧日本2006-2007年回收聚酯瓶才為39萬噸,僅僅達到回收率的60%,日本這個國家是個居民垃圾分類還是比較細的國家,按理說應該比中國回收率高才是。當然中國人口眾多,中國雖然回收率表觀測算高,但是量確實比較大,而我國當時全國各地大小企業統計后的比較大的再生PET短纖維產能數據為500萬噸,假設按照70%開工率計算的話,那么需要原材料為350萬噸左右,2007年再生纖維企業還是一個很朝陽的行業。當時如果再加上再生纖維以外的應用領域的用途,總體原料缺口大約200-250萬噸,雖然國內地區聚酯回收料、回收瓶片產能最近5-8年來也增長著,但是供應依然無法滿足下游不斷擴張企業的實際需求。有部分人士從國外進口一些所謂的“洋垃圾”來達到正常加工生產的目的,假設國內地區聚酯回收率達到最顛峰或者說隨著原生聚酯產能的更加壯大,那么我們的再生行業是不是可以減少從國外進口廢料的數量呢?也許以后再生纖維將出現比較明顯的競爭壓力,最需要做的就是更加拓展下游應用領域,把自身加工生產的產品賣出去,還要賣出好價錢才是上策!
記者:您對中國再生聚酯的未來是否持樂觀態度?
顧超英:展望未來,我還是持樂觀態度的,當然原生聚酯和再生聚酯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有稍微有些矛盾因素所在,曾經有行業人士說,再生聚酯產業的發展會不會搶奪了原生聚酯的部分“羹”?畢竟過去所謂的“廢物”直接就是淘汰了,如果把廢物當作寶貝回收回來繼續不斷利用,那么讓原生聚酯的銷售量受到一定的影響。2010年我國再生聚酯產能達到620萬噸/年以上,產量接近400萬噸,成為世界再生聚酯的第一生產大國。2011年產能達到了700萬噸。2010年,全國再生化纖產業實現總產值約400億元,利潤20億元。2011年再生聚酯生產廠家已經從2010年的400多家發展到600多家。“十二五”期間,我國再生聚酯產能將達到830萬噸/年,產量600萬噸/年。再生纖維產能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其中江蘇、浙江兩省占了總差能的近70%,福建、廣東占11.3%。這四個省都擁有產業鏈完整、功能完備的紡織產業集群,集群效應促進再生聚酯及纖維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構筑競爭優勢。我國再生聚酯產業還具備明顯的區域特色優勢,如浙江慈溪地區以滌綸短纖填充料和再生滌綸長絲為主導,江蘇江陰以棉型的再生色紡滌綸短纖為主,廣東普寧的特色是特本白棉型滌綸短纖,鮮明的產業特色和較高的區域集中度和市場占有率,有利于中國再生聚酯產業資源整合、抱團發展,提高市場話語權。2012年第一季度獲悉,日本帝人公司與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合作,首先開展纖維循環再生事業,《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帝人公司與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希望以協會為中介,與中國服裝、化纖企業開展合作。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化纖生產國,帝人公司認為與當地企業合作、共同開展業務是合適的在華發展戰略。根據中國“十二五”規劃對發展再生纖維提出里明確的目標,帝人首先在華開展服裝循環再生事業,將與浙江佳寶新纖維公司合作,回收工廠制服,對聚酯纖維進行循環再生,計劃2014年正式在中國開展該事業。帝人公司在紡織品、服裝循環再生領域擁有先進的技術,1994年在江蘇南通成立了南通帝人有限公司,從事紡織纖維研發和深加工。在中國的首個制服再生業務是使用再生纖維為朝日啤酒在山東的公司員工生產了200套防寒服。另外,下游回收利用的透明聚酯瓶市場依然非常的樂觀,據悉,可口可樂公司承諾為2012年在英國召開的奧運會提供100%使用后回收利用的透明PET聚酯瓶。可口可樂公司與倫敦奧運會組織委員會的廢物管理合作伙伴Sita英國公司組建合作伙伴關系,旨在在奧運會結束前6個星期內循環回收這類材料制成8000萬只新的可樂瓶??煽诳蓸饭緦⒒厥兆约旱钠孔右约捌渌镜钠孔印ocog目標是使垃圾填埋場實現零廢物,并承諾所有廢物至少有70%將被重復使用、回收利用或作堆肥??煽诳蓸饭痉Q,其自己的回收將占到奧林匹克園區內產生的生活垃圾的約五分之一。
因此,在中國再生化纖行業的“十二五”發展規劃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是:攻關解決化纖(主要成分為滌綸)最終制品回收項目,攻克化學法技術難關,即實現“衣料大循環”。直到目前,中國再生聚酯產業主要的資源來源仍然是廢舊聚酯瓶,其次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絲、泡泡料等,對廢舊衣物的循環利用進展緩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與國家相關政策的缺失、化學法等關鍵循環技術的滯后有著密切關系。對于未來,中國將繼續主導全球聚酯產業,并在其中發揮最重要的作用,纖維領域的領導力將繼續強化,非纖產品應用的新領域有望突破。由于供應和需求關系的變化,無論是原生聚酯行業還是再生聚酯行業的競爭也將越發的激烈,未來新一輪的洗牌不可避免。大型各類品種的聚酯企業將不斷拓展產業鏈的上下游,并有可能強化區域性的領導力,中小型聚酯企業將趨向于做差別化產品,強化在細分市場上的占有率,增加附加值。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