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移大勢所趨 化纖將適度調整區域結構
近幾年,東部紡織產業受低成本和資源驅動的影響,已開始向中西部調整轉移,主要目的是要繼續延伸紡織業的比較優勢,協調東中西部發展,優化行業區域布局。2005年以來,東部紡織產業實際投資額占行業總投資的比例明顯下降,已從2005年的78%下降到2009年的57%;中部比例明顯提升,已從26%上升到35%,同時西部地區比例也有所上升。 目前,我國化纖產能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但作為生產資料性產業,化纖具有其獨特的特點,不能簡單地跟隨紡織產業的轉移而轉移,必須科學分析、審慎推進;充分考慮行業、企業特點及不同地區化纖發展的基礎、技術、資源、市場、人材等條件,特別是重點考慮嚴重影響化纖原料的供應問題、運輸問題;高度關注紡織產業的區域結構調整,合理規劃化纖產業的發展,促進區域布局的合理優化。 紡織產業轉移大勢所趨 多年來,中國紡織工業實現了快速發展,但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和問題也日漸凸顯。特別是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占我國紡織產業規模85%的東部沿海地區要素制約加劇,成本上漲較快,競爭優勢減弱,而中西部地區比較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 東中西紡織產業區域結構失衡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紡織產業梯度轉移的緊迫性。進入21世紀,由于我國紡織工業的市場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越來越顯著,形成資源向大企業、沿海地區和產業集群集中的格局。 2004年,我國紡織行業排名前100位的企業銷售收入占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的21.9%,出口交貨值占16.3%;棉紡、毛紡、化纖和紡機制造等行業前50名的企業銷售收入分別占各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23.6%、40.7%、64.3%和60.1%;東部依然是紡織產業的重點發展地區,僅江蘇、浙江、廣東、上海、山東、福建等五省一市就集中了全國80%以上的規模以上紡織企業、73%的從業人員、82%的銷售產值、88%的出口交貨值以及超過90%的外商、港澳臺資本;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體,具有專業特色的產業集群、專業城鎮也逐步形成,顯示出旺盛的活力和競爭力。 在“江蘇模式”、“溫州模式”等新經濟的帶動下,東部沿海地區化纖紡織業迅速崛起,蕭山的化纖、紹興的面料、江陰的毛紡、常熟的羽絨服、東莞的服裝等眾多產業集群紡織工業產值均超過300億元,最高的超過1000億元。 “十五”和“十一五”期間,外商投資也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紡織業發達地區,浙江、江蘇、山東、福建、廣東、上海等省市紡織行業合同利用外資金額占全國紡織行業的90%以上。然而,我國中西部地區紡織產業的發展卻相對緩慢,主要紡織品產量占全國的比重偏低。特別是化纖產量,2008年中西部地區占全國產量的比重分別為3.84%和2.49%,產業區域格局呈現東部發達、中西部落后的失衡局面。 化纖將適度調整區域結構 “十二五”時期,根據中國經濟產業布局和市場需求發展,順應紡織產業向海外和中西部轉移的趨勢,我國化纖工業要以布局合理化和效率最大化為原則,以市場為導向,強化區域發展的協調性,最大限度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形成東中西部優勢互補的區域布局,嚴防低水平產能的轉移和擴張。 據中國化纖協會介紹,“十二五”我國化纖產業區域結構調整的具體思路已十分清晰。 東部沿海地區充分利用技術、資金、研發、品牌、營銷等優勢,應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動轉型升級,重點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的產品,在時尚品牌、研發設計、市場營銷渠道建設等方面有所突破;嚴格控制常規產能的擴張,并適當地將生產環節轉移到中西部地區。 中部地區注重特色集群式發展,發揮區位、人才、資源等優勢,以“發揮優勢、積極承接、加強配套、完善體系”為原則,利用產業基礎優勢發展一批特色產業。 西部地區以資源市場帶動特色化發展,鼓勵西部地區發揮資源優勢,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快發展與棉紡配套的粘膠、滌綸纖維等項目,形成針對本地市場及中亞、中東市場的化纖紡織服裝加工基地。 東北地區注重發揮市場、資源優勢,以存量資源帶動增量發展,以“發揮優勢,立足提升,推進合作,拓展邊貿”為原則,響應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加快發展化纖及其配套產業,加強與東部地區合作發展產業聯盟。同時拓展邊境貿易,發展出口型紡織服裝加工區。 產業轉移是一種市場行為,也是市場經濟規律作用下的必然現象。經過1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紡織工業已開始從承接全球紡織服裝制造環節轉移向承接全球紡織服裝創造環節轉移的角色轉換。 在國際產業轉移大趨勢的影響下,隨著中西部地區投資環境的改善、產業基礎配套的完善,越來越多的東部沿海企業開始實施“西進戰略”。2010年1~11月,東部地區固定資本投資額達1856.69億元,同比增長18.66%;中部地區投資額達1311.44億元,同比增長43.84%;西部地區為339.95億元,同比增長46.80%。中、西部的投資增速較東部地區分別高25.18和28.14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的投資額占全行業投資總額的比重分別為37.38%和9.69%,較上年同期分別提高3.72和1.14個百分點。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產業轉移政策的引導下,中西部地區的投資有望進一步增加,紡織產業區域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優化。“十二五”時期,伴隨產業轉移的將是中國化纖工業產品結構、資本結構、規模結構更加合理與優化。 從產品結構看,今后5年,化纖行業要加強產品開發,同時拓展下游應用領域,尋找新的增長點,達到創造需求、引領市場。大幅度提高化纖差別化率,2015年力爭達到60%,其中滌綸長絲達到70%。繼續推動生物質纖維、高新技術纖維的產業化發展,到2015年,生物質再生纖維產能將由當前的180萬噸發展到352萬噸,生物質合成纖維從3.5萬噸發展到21萬噸;高新技術纖維產能由7萬噸提高到14萬噸(含竹纖維,其中碳纖維6000噸,芳綸14000噸,聚苯硫醚7000噸);其他新型聚酯及特種纖維如PI、PBO等有突破性進展,達到產業化水平。 從資本結構看,在穩定目前資本結構的基礎上,我國化纖行業要適當調整國有、民營、外資比例。到2015年,化纖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產能所占比例由2009年的20.85%下降到12%以下,民營企業比例則由2009年的70%提高到80%以上。重點優化調整企業產權結構,大力發展混合型經濟,由目前的8%提高到15%以上,通過加強并購重組、推動優秀企業上市,使更多的企業成為公眾關注的企業。 從規模結構看,當前化纖行業在產業集中度、企業多元化發展與歐洲、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企業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亟待加快結構調整。重點是推動企業兼并重組,特別是橫向聯合與垂直整合,打造一批大型企業集團,進一步提升產業集中度和整體競爭力。到2015年,年產40萬噸以上企業由目前的14家提高到20家以上;“專、小、精、特型”企業由25家增加到100家;2015年形成5家以上年產值超過500億元、8家300億~500億元、8家100億~300億元的具有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競爭優勢的大企業、大集團。 正確處理產業轉移四種關系 紡織產業轉移不僅是優化生產力布局、形成合理產業分工體系的有效途徑,而且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實現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w行業要提高認識,以產業轉移促進工業轉型升級。 在產業轉移過程中,專家認為應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系。一是促進承接轉移與加快產業提升的關系。產業轉移既是我國經濟社會區域協調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化纖和紡織工業轉變發展方式和產業提升的內在要求。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和政策的因勢利導相結合,行業應堅持科學發展,防范市場的盲目性和主觀隨意性。 二是積極承接轉移和充分依靠中西部區域發展內生動力的關系。無論國際還是國內,產業轉移的第一要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規律。承接轉移不應簡單理解為現有生產能力的搬遷,而是制造業某一產品或某一加工環節競爭優勢的轉移,進而帶動對此類生產投資中心的轉移。也可以說是產業比較優勢的轉移帶動產業發展重心的轉移,是后發優勢地區替代先發優勢地區的轉移。 三是大規模承接產業轉移和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關系。這一點直接關系到低碳紡織、綠色生態紡織和紡織循環經濟的技術、裝備、投資能否優先在產業轉移中得到體現。實現可持續發展是產業提升的重要內容,也是布局結構轉移的重要約束條件。 四是產業轉移中新興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建設與科技、人才等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完善的關系。承接紡織產業轉移的地區,只有得到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方針政策的大力支持,才能煥發生機活力,實現“十二五”建議中提出的“實現不同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其創造能力不斷提升,產業技術不斷升級,產品開發能力不斷增強,品牌價值不斷提高。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