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臺灣化纖與紡織企業發展與投資狀況
、佳和之后,又一家臺灣大型布廠西進中國大陸設廠。該公司經營策略是穩健保守,因全球相繼發生不景氣,加上同業競爭,昶和決定在大陸和臺灣做區隔化生產,把絲織花布方面外移到浙江紹興的上虞市生產,部分臺灣廠汰舊換新的織布機和定型機。公司管理層認為,大陸設廠的原因,一是海外客戶有要求,加上大陸成衣市場蓬勃發展,納入全球生產體系規劃,初期以染整廠為主,先做百分之百外銷,等經濟規模效應顯現后,再朝上游織布發展,因昶和主攻織、染技術,在多年經驗之下,大陸廠很快進入狀況。臺灣廠強化研發中心,及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該公司投資5,000萬元設立研發中心,進行紡織品新產品研發,為的是開發健康性、功能性紡織品、導電防塵衣用布、防水防污汽車絨布及汽車安全氣囊布等功能紡品。昶和成衣用布占營收比重八成,月產能400萬米以上,購進雷射整經機、漿紗機、上膠機及尼龍66針織染整等新機器,不但能源可節省30%,交貨日期也大幅縮短。昶和主要海外客戶,以耐吉(Nike)、愛迪達(Adidas)、銳跑(Reebok)等為主,主攻高附加價值成衣布種,以兩岸區隔化生產來穩住客戶,營造市場榮景。 5、臺化投入特殊染整加工設備 臺化紡織事業部積極汰換舊設備,于上世紀末將部分老舊機臺汰換為小提花織布機,同時配合其所生產的特殊布種,于后加工部分增設仿麂皮等染整加工設備,每月增加高附加價值特殊布種140萬米以上。臺化紡織事業不再以產量取勝,積極轉型,開發高附加價值產品,紡織第一事業部堅持開發新產品,例如低熔點定型紗、遠紅外線紗、抗起絨紗、彈性紗等開發。在品質技術提升方面,為因應衣料流行趨勢,混紡紗及粘膠交織用紗,清花工序增設高效開纖機,使纖維束進一步精細疏解,以利后工序梳理,適度降低開棉機纖維通過量,達到均勻開纖的目的,將粗紗頭先開纖后,重新再生成棉條使用,以減少棉屑等。 6、鴻維推出高效率染整濾心 臺灣鴻維濾材科技公司為臺灣島內第一家專業制造商生產染整用水濾心,該公司所生產之濾心具有高效、耐久之功效,普遍獲得臺灣島內各大染整廠認同。一般織布廠用水亦可用此濾心過濾,為配合放流水標準的實施,該公司持續生產多用途濾芯供紡織染整業者使用。 7、臺灣推出的染整機型對歐美形成挑戰 染色機是染整制程中的主要設備,省水、省電、自動化為染色機的發展趨勢,臺灣廠商在新機型設計上也紛紛以此為導向,另加上在自動化方面的進步很快,所推出的新機型對歐洲廠牌形成挑戰。業者指出,上游原料廠推出新的特殊纖維及高級布料,是促使設備廠進步的動力之一,島內在這方面比歐美仍顯遜色,在自動化方面也有再努力的空間。此外,銷歐美須取得一系列認證,是業者須克服的另一障礙。至于染機應走向專機專用,或是適染多樣性布種的多用型機種,多年來可說各執一詞;前者以歐洲較具優勢,供生產量少質精的高級布為主;后者多用在生產大量訂單,臺灣為個中翹楚。在進入本世紀時,島內各染機廠也相繼推出新機種,為未來的紡織流行做準備。例如亞磯公司推出的“O”型高溫雙水流染色機,采專利的串聯式噴嘴組合設計,提供柔性純益流式水流及剛性噴射式水流,運轉中不必停機就可以改變水流,獨立的懸吊式布槽可加速染料及布料對流,提高均染性,并避免泡沫浮游物的沾污;另外還有變位式布管、擺布裝置、布水分流系統、自然泡沫分離、擊破系統及省時、省水功能等,均令歐美廠商刮目相看。該公司過去以短纖及長纖交織為主,現已增加長纖維機種比重。此外,昆南公司推出經軸染機及繩狀下走式高溫高壓染機,也適用于特殊布種。臺灣紡織設備制造技術及品質均可媲美世界一流大廠,但品牌形象較吃虧,市場存有臺制品為廉價品的傳統印象,產品不容易賣到理想價位。業者指出,臺灣雖大力推廣世界品牌形象,并推出臺灣精品獎來塑造高級品地位,但成效仍未顯現,國際認同度不高。在此不利情勢下,業者唯有在外銷上加倍努力,以突破困境。歐洲染機廠的經營型態與臺灣不同,同時生產其他周邊設備者甚普遍,島內業者多專業生產單一產品;外銷上,業者認為中東各國及印度最具潛力,敘利亞、巴基斯坦、伊朗等國也是業者極力爭取的對象。 8、強盛染整投資自動化打色系統 為提升經營績效,臺灣島內染整大廠一一強盛染整公司本世紀初砸5OOO萬元,投資全自動化打色系統。強盛染整加強自動化后,其大園兩廠房打色部門所需的人力,從原來30人,縮減為兩人對色即可,不但節省人力成本,工作品質及進度都能向前跨一大步。由于開發高單價布種有成,使得強盛染整加工比重提升至六成余,天絲棉布銷量同步成長,強盛染整公司管理層表示,為避免和韓國、大陸等大廠打價格競爭戰,強盛染整以產品差異化及提升自動化程度,以技術密集擺脫和新興地區低廉勞力競爭。強盛積極從事差別化及功能性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并推廣有獲利能力產品,著重新產品開發,除繼續發展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