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行業分析>正文
“十三五”開局之年,鋼鐵、煤炭等行業去產能成為熱點。據人社部估計,兩個行業化解產能過剩大約涉及180萬職工的分流安置。有人因此聯想到上世紀90年代的國企改革,紡織行業是那場改革的突破口。回憶當年情況,總結歷史經驗,對準確把握當前形勢會有很大幫助。
1980年到1997年間,我國紡織行業發展迅速,棉紡錠由1780萬錠發展到4245萬錠,但同時也出現市場競爭過度、產品滯銷、企業虧損、開工不足、富余人員多等一系列問題。1992年起國有紡織企業出現全行業虧損,1996年時全國國有紡織企業虧損額已達106億元。紡織行業當時的這種困境,引起全國上下極大關注。
為此,1998年國務院提出紡織工業壓錠調整的任務目標和政策措施,即從當年起,用3年左右時間壓縮落后棉紡錠1000萬錠,分流安置下崗職工120萬人,到2000年實現全行業扭虧為盈。事實證明,紡織行業接下來不僅順利完成壓縮落后棉紡錠和分流安置職工任務,還提前一年實現3年脫困目標:1999年全行業盈利大幅提高,國有企業實現盈利9.5億元,2000年盈利69億元。
紡織工業結束多年的低水平重復建設,結構調整取得實質進展,大多數國有紡織企業素質明顯提高,不僅紡織經濟運行狀況有所好轉,也為其他困難行業擺脫困境積累了經驗。那場改革之所以能實現近期和中長期目標,一方面是政府發揮了強有力的引導和政策支持,中央和地方提供財政補貼30億元,并配套了破產核銷、職工安置、土地使用權、出口配額、出口退稅、棉花采購等“組合拳”政策。另一方面,則是廣大國有紡織企業響應號召、顧全大局,尤其是下崗分流的職工為此付出了代價,使得壓錠順利實行得到保障。
當年紡織行業從迅猛發展到產能過剩的過程與現在的煤鋼行業有一定相似性,而紡織行業調整脫困的經驗,對當下煤鋼去產能也有借鑒意義。再說當下中國的形勢與當年已大不相同。首先,國家經濟總量不可同日而語,政府財力雄厚得多,對個別行業去產能的支持力度會更有力,對經濟的負面因素可以減輕到最低程度;其次,鋼鐵煤炭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行業,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產能過剩矛盾突出主要是受國內外市場需求明顯下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的影響,去產能必將有利于長遠發展;第三,國家社會保障體系已初步形成,就業市場對下崗職工的消化能力也不斷增強,對社會不會造成像當年那樣的影響。
但也要看到,國際經濟增長放緩,諸多不確定因素疊加;國企改革在推進多年后已進入攻堅期,難度增大;網絡輿論空前活躍,一些事關就業的問題更容易引起全社會關注。這些都使眼下的煤鋼去產能較之當年的紡織業調整更為復雜,政府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社會形成更強勁的合力變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