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行業分析>正文
到“十三五”末,柯橋區除了濱海工業區外,其它地方原則上不再保留印染企業。在柯橋區舉行印染產業集聚升級工程推進大會,向與會的全體印染企業傳遞了這一驚人信息。
>>>>時隔五年 話題再起
2010年6月,柯橋區開始推進實施印染產業集聚升級工程,按照“控量提質、集聚升級、節能減排”的基本要求推進工程建設,力爭到2015年全區80%的印染企業集聚提升到濱海工業區。
當時,作為轉型升級的戰略工程、騰籠換鳥的示范工程、改善環境的民生工程,柯橋區印染產業集聚升級工程被寄予厚望。在各方的努力下,先后有三批共96家印染企業簽約集聚濱海,一二期40只集聚項目(涉及52家企業)相繼動工建設,其中,“東盛”“東方時代”“英吉利”等13家企業先后投產。配套設施建設中,道路建設不斷推進,污水集中預處理工程(一期)順利建成,水、電、氣(汽)等能源配套建設積極有序推進,配套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9.1億元。
然而,5年后再回首,印染產業集聚升級工程與當初的預期有不小的差距。其中的原因復雜,從企業的層面來看,資金緊張、各種成本上漲以及環保壓力等等,都影響著企業搬遷濱海的進度和信心?!?br />
>>>>出臺政策不惜血本
在大會上,各印染企業都收到了一份《關于進一步推進印染產業集聚升級工程的意見》。該文件在沿用原有的政策外,增加了分類激勵扶持、鼓勵退出轉型、倒逼集聚升級的內容。
如分類激勵扶持方面,分集聚投產企業、集聚在建項目、集聚簽約企業、集聚意向企業四個層面進行激勵扶持。對那些還沒有簽約的印染企業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尤其是核定日排污量低于4000噸的中小規模印染企業,被允許以整合重組方式集聚濱海,并按簽約先后確定集聚順序。
倒逼方面,最厲害的一條,就是實行差別化排污指標削減政策。“十三五”期間的減排任務,先由集聚區外的印染企業來承擔,還完成不了的,才輪到集聚區內的企業。
當然,集聚不是簡單搬遷,而是要借集聚的同時進行升級。柯橋區的目標是將濱海印染產業集聚區打造成全國印染產業綠色生態示范園區,即全區50%以上紡織印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主要產品質量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每米印染布附加值年均提高10%以上;單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單位增加值用水量、COD排放量等指標明顯下降等等?!?br />
>>>>印染企業齊聚濱海
柯橋區提出,未來全區印染行業空間布局將劃分為集聚區、提升區、退出區。濱海印染產業集聚區(濱海大道以東至曹娥江,北七路至北十一路)為集聚區,該區內企業須嚴格按照綠色生態示范園區要求,從設備、工藝、產品、管理等環節切實發揮節能、環保、創新的示范引領作用。將濱海工業區除集聚區之外的區域(蕭紹海塘以北)列為提升區,該區域內企業必須嚴格按照環評、能評等核準要求組織生產,進一步減少各類污染物排放,并在“十三五”末,達到集聚區的生產標準和管理要求。其它區域為退出區,到“十三五”末,該區域內原則上不再保有印染企業。據了解,去年印染行業集中整治提升時,柯橋區有115家未簽約集聚濱海的印染企業,在原地進行了整治提升。這些企業分散在錢清、安昌、齊賢、福全等許多地方。5年后,這些地方不再保留印染企業了,老百姓也不必再為印染企業偷漏排污水而發愁了。
紹興市柯橋區經信局副局長婁東寅接收浙江衛視采訪時表示:“沒有低端的退出,就沒有高端的發展,通過集聚,把我們的設備、工藝、環境進行較大改善。實際上也是為了這個產業的長遠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按照規劃,到2017年,柯橋50%以上的紡織印染裝備將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印染企業產能由原先的200億米削減到120億米,每米印染布附加值年均提高10%。
“2015年已經提出藍印時尚小鎮概念,這也是我們印染集聚升級工程到濱海后的升級版本,最終打造成集工業、文化、旅游為一體的整合”紹興柯橋濱海工業園區行政服務辦公室副主任相江表示。 2020年紹興柯橋除濱海工業區外不再保留印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