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行業分析>正文
今年上半年,由于受原料上漲、產能過剩和賒銷嚴重等因素的影響,全國15000多家規模以上錦綸化纖企業,大部分虧本去庫、消化成本,已有4000多家企業進行了轉型。
第一座:原料漲價
己內酰胺主要用于生產尼龍6合成錦綸纖維(PA6)和尼龍6合工程塑料,可進一步加工成錦綸纖維、工程塑料、塑料薄膜等。近年來,我國錦綸化纖和工程塑料等產業步入了發展快車道,隨著下游對己內酰胺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己內酰胺行業發展迅猛,噸價從2012年的17300元,攀升到目前的22000元。而己內酰胺的下游錦綸化纖產品(以汽車用簾子布為例),現在噸價僅為16000~19000元,再加上人工和制造成本,錦綸化纖企業基本處于虧損狀態。
“對于像我們這樣年產能只有近百噸汽車簾子布的小微企業來講,只有靠加強內部管理、優化生產工藝,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才能實現微利運行。”天津市蘆臺華欣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薄連恩深有感觸地說。
面對己內酰胺價格不斷上漲的壓力,天津市曠達汽車織物有限公司總經理沈介良表示,該公司有400多臺套印染、紡織、后處理等生產設備,年生產汽車內裝飾面料5000萬米,服務客戶是上海通用、北京現代等近20家汽車制造商。盡管公司產品服務于高端客戶,但是受己內酰胺原料價格上漲因素的影響,企業同樣是微利運營,如果公司服務的客戶是中低端,肯定會虧損。
第二座:產能過剩
近年來,我國錦綸化纖(聚酰胺)產量增長迅猛。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4年,我國錦綸化纖(聚酰胺)的產量分別為202.34萬噸、232.48萬噸、250萬噸。在產量快速增長的同時,錦綸化纖(聚酰胺)產品價格持續下降,行業整體利潤空間縮小。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年錦綸纖維行業產能雖然增長近80%,但企業開工率卻從2009年的75%下降到2014年的55%。錦綸化纖產能過剩、市場需求不足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以我國北方最大的化纖織物企業天津海豐化纖織物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擁有員工1100人,是一家生產經編、織帶產品的國有企業,年生產經編紡織產品達600噸。“由于受市場需求和產能過剩的影響,我們公司自2012年以來產品出現了壓庫現象,到2014年庫存達到近600噸,相當于公司1年的總產量,導致公司運營困難。今年初我們不得不結束了長達20年的錦綸化纖產品生產,轉型生產工程塑料。”該公司總經理時慶軍一臉無奈地說。
在國內聚酰胺行業頗具影響力的義烏華鼎錦綸股份有限公司同樣陷入了產能過剩的困境。該公司總經理丁爾民表示,2014年,由于錦綸行業產能擴張明顯,下游紡織市場整體行情偏淡,需求量減少,供求矛盾突出,錦綸行情一直處于疲軟下跌格局。2014年,由于聚酰胺產業鏈價格持續下行、公司產品銷售毛利下降、存貨計提跌價準備等原因,當年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193.02%。
第三座:賒銷嚴重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錦綸分會會長何卓勝指出,賒銷已成為錦綸化纖企業難治的頑疾。
2012年,錦綸化纖行業賒銷問題在整個行業中的占比還不大,賒銷天數一般為5~15天,最長的為1個月。但到了2014年,賒銷時間開始從2~3個月起步,有的賒銷時間甚至長達半年,而且涉及到廠家近九成的訂單。他說,賒銷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讓一批錦綸企業迅速提高了市場競爭力,擴大了銷量。另一方面,大量的賒銷也使企業的財務成本增加,資金風險、壞賬風險加大,加劇了市場競爭。
為有效治理錦綸纖維行業賒銷行為,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近日召集長樂力恒錦綸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錦綸民用絲龍頭企業負責人,通報了行業欠款客戶調查結果。與會企業討論研究了規范銷售、清欠應收賬款的詳細工作方案,確定了自2015年9月起實施現款現貨的銷售模式,并根據企業各自情況,制定本企業應收款清欠方案。
第四座:虧本停產
據了解,今年錦綸纖維產品整體銷售不暢。天津錦綸化纖企業的訂單更是不盡如人意,中短單比較多,長單量很少,并且價格下滑,許多企業不得不采取保本銷售或虧本去庫的銷售策略,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盤活資金、減少虧損。
在天津天運織物制造有限公司,4條經編生產線已經停下了2條,1200名員工的公司有400多名員工放了短假,企業正在虧本去庫,減少庫存。“保本銷售和虧本去庫是我們的無奈之舉,如果年內錦綸化纖業還不景氣,公司就要考慮轉型發展。”該公司總經理李書琴說。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指出,錦綸化纖行業經過這次洗牌,會進一步淘汰落后設備,調整產業結構。錦綸化纖企業要考慮如何盡快拓展下游市場,如何加快錦綸纖維替代其他化纖的研發步伐,加快錦綸纖維與其他化學纖維的混紡,從而實現新增長。
何卓勝認為,地毯、被褥、窗簾等家用紡織品市場以及軍工、戶外等產業用紡織品市場,都是錦綸企業未來應該重點拓展的領域;汽車、電子電器產業的高速發展,將帶動錦綸6工程塑料的強勁需求;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發展國家對高品質紡織服裝需求不斷增長,也將持續帶動錦綸纖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