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
生物醫用紡織材料應用前景廣闊
近年來,生物醫用紡織品材料的品種不斷創新、數量不斷增長、應用不斷拓展、概念不斷延伸。生物醫用紡織品的國際發展趨勢主要呈現三方面態勢:一是注重開發新型高技術纖維原材料,例如功能纖維材料優化設計、特殊紡絲成型技術及結構調整、新型生物基纖維制備、納米纖維基生物材料的開發;二是加強紡織技術與各類新技術交叉融合,例如新一代生物材料的設計與合成,先進制造技術和材料復合技術,利用組織工程技術構建人造器官等;三是加快各種智能醫療用品,例如人體微環境響應性材料、組織再生功能材料及分子識辨功能材料的開發。
目前,我國高端醫用產品依賴進口嚴重,國內同類產品仍處于跟蹤研發階段,在生物相容性、功能性等方面尚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具體來看,國內生物醫用紡織材料發展面臨三方面問題:一是體外裝置用紡織材料應用發展緩慢;二是研發投入、政策支持不夠,自主創新能力偏低;三是產品標準制定和規范嚴重滯后。
在生物醫用紡織材料的發展方面,應加強生物醫用紡織材料的前沿基礎研究,提升我國高端生物醫用紡織品原創和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形成產業集群、推進新成果產業化應用;完善生物醫用紡織材料研發、檢測評價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加強生物醫用紡織材料領域人才隊伍的建設。
解放軍總后軍需裝備研究所教授級高工施楣梧
醫用工作服功能性面料獲突破
紡織與醫療有著天然的聯系。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我國在兩種醫用工作服的功能性面料上有所突破,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兩項可以提高醫護人員安全性、舒適性和美感的新技術。
首先是白色工作服面料,其最大難題是輕薄面料的視覺遮蔽的問題,醫療工作者的白色工作服面臨“厚”與“透”的兩難選擇,可以通過施加高折射率粉體、異形截面、降低纖維細度和紗線細度、布孔彎曲等方式來提升白色工作服的透氣性。新研發出的薄型防透面料視覺遮蔽性能要優于普通的冬季“白大褂”。經北京阜外醫院、地壇醫院、武警總醫院試穿,對視覺遮蔽效果滿意度達96.4%。
其次則是綠色手術服面料,其面臨著吸濕排汗性能與病員體液反向滲入的難題,建議使用靜電控制下的氣助噴霧法改善面料功能??稍诰G色手術服面料上進行拒水劑的點狀施加,實現單向倒濕功能,于手術服內測表面形成大量的毛細通道,使汗液可以沿織物法向快速輸出,而手術服外側接觸病員體液時,不能反向慎入到手術服內側。氣助噴霧法制備的綠色手術服兼具良好的力學性能和手感風格,可對普通手術服面料進行單向導濕加工,目前國內外無類似專利。經阜外醫院等醫療單位使用,對單向倒濕效果的滿意率達76.6%。
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員李勁松
防護服技術標準亟待建立
目前,在臨床傳染病診斷、救治過程中的生物安全防護問題沒有系統、完善的技術標準和法律法規可以執行,醫護人員存在著較大的醫院感染風險。
通常,烈性傳染病救治時醫務人員防護有兩條途徑:一是醫學防護,即通過疫苗免疫接種或藥物預防,但這條途徑難以做到對新發傳染病的防護;二是個人防護,即通過使用個人防護裝備的正確使用,達到對診斷和救治過程中的人員防護目的,這種防護途徑對已有的傳染病、新發傳染病都具有很好的防護效果。
現今,我國臨床醫護人員的防護裝備主要有防護服、防護口罩、眼罩、手套、正壓防護服。防護服面料一般為純棉布、非織造布、混合布料等。我國防護服在技術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透氣性較差:穿著不舒服、時間長了易出汗;二是抗液體滲透性差:患者的血液、體液噴濺易導致感染;三是抗氣溶膠滲透性差:微生物氣溶膠易穿透導致感染;四是抗菌性能差:表面附著的微生物易引起醫院性感染;五是抗靜電性能差:對醫療儀器設備有影響。
此外,在標準方面,目前我國還沒有醫用防護服的相關技術標準,包括抗菌、抗滲透、抗靜電等,醫用防護服性能測試標準也沒有,這些都亟待建立。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研究開發中心主任黃慶
PGA纖維技術任務有三
目前將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可降解聚合材料與天然大分子蛋白物質相結合是開發新型組織工程支架的重要途徑之一,采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機械強度并且易于編織成形的PGA長絲進行編織。作為真皮替代物骨架,編織物具有有序且穩定的結構和較大的內部空間,并且通過改變編織物的幾何參數可以獲得需要的機械強度,是構架強化型膠原基支架較為理想的選擇之一。
現今PGA纖維的技術任務有三:一是基于可吸收醫用纖維應用的需求,對纖維成形過程中對PGA/PGLA纖維聚集態結構的影響進行系統研究。二是自主開發的低速高倍紡絲牽伸一步法紡絲制造技術,可以根據產品的要求通過控制纖維中大分子的結晶與取向結構,調控PGA/PGLA纖維的性能。三是形成PGA/PGLA纖維熔融紡絲的成套產業化工程技術。
英國利茲大學博士王曉東
醫用創面敷料發生劃時代變化
隨著對創面愈合過程的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人們對創面愈合過程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從而導致了醫用創面敷料的不斷改進與發展。今天,新型的創面護理用敷料相對于早期而言,已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而且多種不同性能的醫用敷料可供臨床護理人員選用。
現在傷口布料中應用最好的是海藻酸鈣,其是從海藻中提取出海藻酸鈉,轉換成海藻酸鈣做成海藻纖維,再做成非織造布繼而形成敷料。其優點是保濕吸濕、傷口吻合性好,由于其具有鈣離子,因此還可以止血。發展較快的還有殼聚糖,其也具有止血能力,但由于是從動物身上提取的,因此還要注意是否具有動物病毒等問題。
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龔龑
醫用復合材料性能改進是重點
醫用復合材料是材料學、醫學、化學等多學科融合的產物,具有診斷、修復、增加機體功能的特點,其研究在矯正外科、心血管外科、整形外科等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
我國生物醫用材料產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初,目前我國在生物醫用材料的基礎研究上已躋身世界前列,但是在產業化方面還相對薄弱,“十二五”期間,我國投入5.1億元用于生物醫用材料研究。
針對醫用復合材料生物功能性、相容性、化學穩定性以及可加工性,從化學機理上對現有生物醫用材料生物學性能進行改進和提升,是未來醫用復合材料取得突破性發展的重點。預計在未來20年內,以生物醫用材料為支架的組織工程化器官和組織將代替現有的常規生物醫用材料和植入器械,成為未來的主流產品。此外,另外一個發展的重點則是對現有生物醫用材料生物學性能的改進和提升。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