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看棉花產業如何破局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常態”,自去年我國實施棉花目標價格改革以來,我國的棉花產業也面臨著新形勢。3年的棉花收儲,使得我國棉花生產把產量放在首位,無論是棉農還是加工企業,都忽視棉花的內在質量。去年開始,我國棉花產業迎來市場化改革,棉花價格大幅下跌,內外棉價差不斷縮小,但棉花質量問題仍突出,我國棉花產業的發展困局亟需破解。在全國棉花交易市場近日召開的2015CNCE棉業發展年會上,農業發展領域、棉花及棉紡織產業的相關人士,從多角度分析未來我國棉花產業的發展方向。 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劉小南指出,棉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推進棉花產業的現代化進程,重構棉花產業鏈優勢。這是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棉農及各方面的組織,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件事情。除從生產領域和棉花生產方式變革外,流通領域、倉儲、質檢等一系列的涉棉環節都需要重新構造產業優勢。 宏觀環境——棉花產業面臨新常態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常態,同樣,棉花產業的發展,在新的經濟環境下,有新的發展態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表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從過去的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新常態下經濟的發展變化主要有三點:一是從數量擴張到質量提升,二是從部門之間到部門內部的資源重新配置,三是從政府主導轉向市場主導。 具體表現為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變化,由過去的強調速度、規模,依靠資源要素的高投入、高消耗、環境的高污染的粗放型的增長,逐步轉向質量、效率型的集約增長。 當前,我國大部分產業出現產能過剩,供給大于需求,在這種情況下,發展方向就需要向調整存量的深度調整轉變,經濟的增長動力將逐步轉向新的增長點。在過去的30多年間,我國的工業化進程快速發展,制造業領域的市場競爭力大幅度提高,在工業領域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明顯縮小。但在服務業、農業領域,也就是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明顯的差距。目前,我國農業仍然維持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的,主要依靠勞動力投入為主的生產方式。而當必須投入大量勞動力來生產農產品,勞動力成本大幅度上漲時,農產品生產成本自然而然的會大幅度提高,所以國家不得不大幅度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以提高農民、農業生產的積極性,保障農產品的供給。 但是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市場化機制占主體,顯然這種以提高補貼或者產品價格的機制不在適合產業發展的需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土地流轉,盡快走規?;洜I的道路,提高棉花的種植規模,減少勞動力的投入,降低大中農產品的生產投入。顯然,這是新常態下行業面臨的的新形勢。 農業——堅定不移完善農產品價格機制 在紡織行業,棉花更多的是作為工業原料被關注,但是棉花與玉米、大豆一樣屬于農產品,直補政策的實施是包括其在內的農產品價格機制的改革,或許從農業角度更容易總結出其發展趨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程國強說:“目前,農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正處在艱難的選擇階段。一些學者及決策部門的有些領導的對改革的態度,由2014年之初的堅定樂觀,慢慢變得有些遲疑,甚至是退縮。而我的觀點是,對農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對棉花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必須堅持,沒有退路。” 為什么程國強如此堅定?統計顯示,10年來,我國棉花產業種植總成本上升148%,是所有農產品里除糖之外上升最快的,其中,人工上漲對其貢獻最大,占比74%。在程國強看來,在新常態下,我國的農產品已進入機制創新、結構轉型重塑的關鍵時期。怎么創新農業經營方式,破除現有小規模、一家一戶的經營格局,促進提質增效、節本降耗成為關鍵問題。而且對整個棉業來講,市場化改革是整個棉業的唯一出路,如果說在目前關鍵時期有所動搖,特別是在政策實施的方式上有所異化,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 在大方向確定后就是政策的細則制定,程國強介紹,目前,整個世界在農業政策經驗上看,對農業的支持一般有兩個路徑。一個是對生產者補貼,確保某種農產品的供給;另一個是對整個農業的支持,包括科技推廣、環境改善、科技創新等,對生產者不直接發揮作用。 無論選擇哪一種政策邏輯,都拖不了這兩種框架。程國強介紹,目前我國對于棉花的補貼,是超越價格天花板的,特別是棉花收儲政策,國家投入大量的財政支持。而想要破除高額補貼的困境,堅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堅持市場化不動搖是唯一出路。 政策——用無形的手調整產業結構 2014/2015年度的棉花補貼兌付工作還未完全結束,新年度的棉花目標價格已在制定中。目前,新疆已啟動對2014年目標價格改革試點評估工作,總結經驗和不足,并打算對實施方案進行優化。 中國棉花協會常務副會長、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棉麻局局長高芳建議,在新年度的財政補貼方面,希望能夠完善補貼方式,提高其科學性、精準性和實效性。 新疆發改委農產品和水資源價格處處長劉衛東全程參與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方案的制定,他表示,經過一年的執行,目前已對于政策的實施效果及存在的不足較為明確。新疆地方棉花種植區域分散,地塊小、信息化程度低,改革中,農民對政策的適應需要時間,且新疆棉花加工能力已遠超出棉花的生產能力,改革工作必然會使這部分的加工行業重新整合、調整,甚至淘汰。他提出,在棉花目標價格改革實施方案設計中,也充分考慮到新疆退地減水工程的推進。按照新疆的發展思路,在提質增效的前提下,將使新疆一些風險棉區逐步退出棉花的種植和生產。 劉衛東表示,新年度棉花政策的制定,將重點對面積申報和補貼的程序進行優化,能夠簡化的盡量簡化,需要監管的更加嚴格監管,提高補貼兌付的效率,研究探索預撥資金的機制,針對改革試點中存在的個案,如虛開發票、轉圈棉、不入庫公檢等情況進行研究,提出解決方案。高芳表示,希望棉花政策以財政補貼為導向,把補貼與棉花的產量、內在質量掛鉤,用市場化的手段,調整棉花的產業結構,從而引導棉花質量的不斷提升。 產業鏈——適應棉紡織產業發展需求 棉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必然就要求棉花產業的現代化進程加快,棉花產業的發展,也一定是以適應棉紡織產業發展需求為準。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秘書長王青翠表示,棉花目標價格改革政策的實施,從一定程度上提高棉花的質量,但總體來說,內在質量好的棉花需求缺口仍較大,對于棉紡織企業的產品結構調整不利。 棉花產業的“不健康”發展,使得化學纖維在棉紡織產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2011-2013年間,我國的棉纖維使用量大幅下滑,而滌綸短纖、粘膠短纖的使用量卻大幅上升,加上其價格比棉花低得多,多數企業已用其替代棉花成為原料的主角。中國化纖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建議棉紡企業,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從過去關注化纖成本價格,轉移到關注品質、功能上來,從而提升棉紡織產品的附加值。 近年來,隨著技術水平的發展,我國的棉花產量不斷增加,但棉紡織企業的棉花用量卻在不斷減少,而想要改變棉紡織企業對于國內棉花質量的固有態度,就要不斷提升內在品質,適應棉紡織企業的發展需要。 王青翠認為,今后想要大幅增加棉花的使用量是有一定難度的。在3年的收儲時代,不少棉紡織企業已接受化學纖維的使用,從工藝、設備上都已進行改造,并且也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且隨著化學纖維的不斷發展,在下游行業也越來越受歡迎。今后,如果想讓棉紡織企業用回棉花,那么就必須要使用棉比用化纖有更大的吸引力才行。王青翠表示,隨著棉花價格的市場化回歸,2015年的棉花消費量應該會略有恢復,但數量不會太大。 物流——建立棉花現代化服務體系 近年來,我國棉花物流產業有長足的發展,但是跟美國、澳大利亞等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不少差距。一體化服務能力不強、信息化和機械化水平還有待提高、物流標準化組織化程度低、出疆棉花的鐵路運輸能力不足等問題困擾著企業。國家發改委經貿流通司設施處處長王一軍表示,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著手編制《全球現代物流發展規劃》。《規劃》里中提出,2015-2020年我國棉花物流業發展總體的指導思想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先進技術為支撐,建立棉花現代服務體系,為提高我國棉花紡織產業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支撐和保障。 王一軍說道,為了完成目標,《規劃》提出合理建設一批具有多試點運營條件的棉花物流基礎設施,重點加強鐵路站點、棉花中轉站和集裝箱,實現公路、鐵路等多種方式順暢銜接,打通棉花物流通道,進一步加強通道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并加快發展第三方棉花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重組、協作聯盟等方式,形成一批經濟實力雄厚、經營管理理念先進、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棉花物流企業。此外,加強棉花物流信息化的建設,完善棉花物流標準體系,推動關鍵技術設備的產業化,進一步深化棉花流通體制和質量檢驗體制改革,支持發展棉花網上交易等也被列為《規劃》中需完成的任務。 質檢——成為棉花交易的有力依據 經過多年的發展,輻射全國的棉花主要產銷地的公證檢驗網絡已基本建成。中國纖維檢驗局副局長徐水波說,成包皮棉的質量一致性差及皮棉組批難、新疆機采棉的內在質量差是目前棉花質量檢驗存在的兩大難題。解決的根源在于從棉花的品種、種植、采收、加工全過程加強管理,不是某一個環節可以解決的。 去年,我國實施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政策,其中一項重要的措施就是建立“專業倉儲監管+在庫公證檢驗”模式,準確核定新疆棉花產量、為補貼發放提供可靠依據。徐水波表示,棉花的公證檢驗結果依托專用信息系統即時傳輸匯總,通過中國棉花公證檢驗網每日對外發布,并與專業倉儲系統、棉花加工企業監測系統、各類交易數據平臺全面對接,為棉花貿易提供公正的結算依據。并形成皮棉公證檢驗重量數據與收購籽棉折合皮棉重量數據之間相互核準、相互監督的制約機制,提高了棉花補貼發放的精準性和指向性,為改革政策的有效落實提供重要保障。 對于2015年的棉花共檢,徐水波表示,將更加主動地適應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的新變化,把提升棉花公證檢驗制度有效性擺在突出位置,并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試點工作的效果評估,圍繞改革目標,認真總結經驗,以簡化操作流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為出發點,結合具體問題對監管棉花公證檢驗模式進行優化調整。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