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行業分析>正文
2015年,我國棉紡織行業政策不斷優化,棉紡織企業轉型升級加快,企業經營穩中向好。
“棉花質量”是2015年棉紡織產業上下游最為關注的話題。在2014年我國實行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的基礎上,2015年新疆繼續實行棉花目標價格直補政策,且操作細節不斷優化,引導棉花市場實現優質優價,棉花價格逐步向市場化回歸。特別是棉花專業倉儲制度輔以在庫公證檢驗的模式,有效保障了公檢小樣與棉包大樣的一致性,從而起到了優化棉品質量的較好效果。
國家《關于支持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促進就業的指導意見》的出臺,給棉紡織產業的轉移打了一劑“催化劑”。新疆也出臺了紡織服裝深加工產品運費補貼、棉紡織企業利用新疆棉花補貼、提高出疆棉紗運費補貼標準等一系列具體政策措施。在多項優惠政策的支持下,山東如意、華孚色紡、天虹紡織、江蘇金昇、江蘇震綸、河南新野等眾多棉紡織企業均北上進疆,我國棉紡織產業的發展速度明顯提高。
雖然目前我國棉紡織企業仍面臨著宏觀經濟形勢不景氣、棉花質量下滑、價格下跌、進口紗沖擊、高端紡織品市場萎縮、企業融資難以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困難,但企業從沒有停止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的步伐,相反,企業為了更好地生存,在管理創新、降本增效、流程再造等方面狠下功夫。經過市場磨練,我國的棉紡織企業在管理創新、降本增效、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附加值等方面的能力大大提高,產業轉型升級速度加快。
國內棉紡織企業生產自動化程度提高,粗細聯、細絡聯等先進設備占有率提高,緊密紡、高速轉杯紡、噴氣渦流紡等新型紡紗技術應用面擴大,棉紡織領域紗、布產品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紗、布生產產能降耗水平提升,企業經營能力穩中向好。
年度熱詞:投資新疆
事件回放
2015年國家正式出臺了《關于支持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促進就業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新疆達到棉紡產能1800萬錠(含氣流紡)、棉花就地轉換率26%左右、粘膠90萬噸以內、服裝服飾5億件(套)、就業容量50萬-60萬人的目標。
熱詞解析:優勢明顯短板顯見
今年,大量內地棉紡織企業布局新疆,因投資速度快、規模大而備受行業矚目,投資新疆新增棉紡織項目層出不窮。一方面,這些大手筆的投資拉動了當地的產業發展,但另一方面,一些質疑也隨之而來。比如,新疆原有的人才短板、技術短板和市場短板,是否會更加凸顯?
不可否認的是,由于國家各項財政政策支持,新疆的紡紗成本優勢非常明顯。有業內人士估算,綜合當地各項優惠政策,在疆生產棉紗的成本每噸將比內地低3000元左右。在如此突出的成本優勢的吸引下,大批棉紡織企業均北上進疆投資建廠。
但隨著產業向新疆轉移的加快,疆內勞動力的需求逐漸加大,勞動力短缺,特別是技術型的產業工人嚴重短缺成為產業發展的考驗。據有關機構統計,目前新疆紡織工業職工隊伍技能結構中,高級技工以上技術人員僅占0.8%,中級技工也只有3%,初級技工占6.2%,與國內一些企業特別是國外一些先進企業擁有的45%高級技術技能人員、50%的中級技術技能人員、5%左右的初級工的技能結構形成巨大的反差。
讓一座座棉紡織企業拔地而起,并不是件簡單的事。除了享受政策優勢,棉紡織企業要想在新疆取得較好的發展,還需面對諸多問題,如何更好地利用新疆棉的資源優勢助推企業發展,仍是需要行業不斷研究的課題。
年度熱詞:棉花質量
事件回放
今年7月,新疆遭遇高溫,8月底-9月又遇冷空氣侵襲,出現較大范圍的降溫、降水天氣,使正在處于關鍵生長期的棉花出現棉桃發育不成熟、單鈴重量下降、頂桃脫落的情況。
熱詞解析:高等級棉缺口擴大
國產棉質量不能滿足紡企生產需求的問題,多年來都是下游棉紡織企業的一塊心病。由于受今年新疆天氣的影響,2015/2016年度國內高等級棉短缺的局面將更加嚴重。
近年來,國外的低成本、低支純棉紗大量進入我國市場,對國內市場形成很大沖擊;我國棉紡織企業進一步提升純棉紗的產品檔次,以避開與國外低成本紗競爭的“紅海”。然而,我國的棉花市場卻無法支撐企業對于產品等級不斷提升的需求,國內棉花質量不高與企業對于高等級棉需求不斷增加的矛盾愈發突出。
其實,我國并不缺少棉花,而是缺少能滿足紡企要求的優質棉。據統計,我國的棉花年消費量約在700萬噸左右。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棉花總產量560.5萬噸,而我國的進口棉花配額為89.4萬噸,加上目前儲備棉資源約1100萬噸,2015/2016年度我國的棉花資源仍供大于求。紡織企業普遍反映,國內的棉花加工企業和棉紡織企業嚴重脫節,國產儲備棉花品質達不到企業的用棉要求,加上政策層面的偏離,造成了目前“好棉花缺乏、差棉花泛濫”的局面。
可喜的是,目前國家相關部門已經認識到棉花質量提升的重要性,各項棉花政策的改革表明了國家解決問題的決心。讓棉花資源真正做到由市場配置,是我國棉花產業鏈進入良性循環軌道的第一步,也是我國紡織業提升市場競爭力、順利實現產業升級、建設紡織強國的基礎。
年度熱詞:進口棉配額
事件回放
9月29日,國家發改委公布《2016年棉花進口關稅配額申領條件和分配原則》,規定2016年棉花進口關稅配額量為89.4萬噸,其中國營貿易比例為33%;12月22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新疆棉花產量為350.3萬噸,比去年減少17.4萬噸。
熱詞解析:增發配額可有效緩解用棉需求
近年來,棉花進口配額一直是我國棉紡織企業的“敏感點”。在國內外棉價差最高的時期,山東某大型紡織企業一年30萬噸的棉花進口配額,就能節省企業用棉成本12億元左右,這對于利潤微薄的棉紡織企業來說可謂是天文數字。今年,在新疆棉質量明顯下滑、產量減少的情況下,增發進口棉配額又一次成為行業內的關注點。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作為行業的代表,曾多次向國家相關部門呼吁,在保障棉農收益的同時,也要讓棉價與國際進行接軌,實現棉花消費渠道暢通,保障棉紡織行業的良性發展。但目前來看,國家則更多地偏重保護國內棉農的利益,雖然國內的棉花體制改革正在逐步推進,但是國內棉紡織企業對于高等級棉的需求難題仍未得到緩解。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我國棉紡織產品等級的提升,紡企對于高等級棉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解決企業的用棉需求,國內眾多棉紡織企業絞盡腦汁,選擇國外建廠、自己辟地種棉等,但這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要想解決用棉需求,增發或放開進口棉配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舉措。放開配額,就能夠讓我國的棉花產業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中,有助于加快我國棉花產業的深層次市場化進程。
年度熱詞:進口紗
事件回放
據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月-11月,我國累計進口棉紗215.89萬噸,同比增加19.67%。2012年我國累計進口棉紗152.65萬噸,2013年進口總量達210萬噸,2014年進口總量為201.1萬噸。
熱詞解析:進口紗影響我國市場將成常態
由于棉花市場的波動,我國棉紡織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力減弱,大量國外低成本紗線進入我國市場。自2012年以來,我國進口棉紗數量不斷上漲,越來越多的中小型織布廠、印染廠和服裝廠認可印巴等外紗的品質。目前,進口紗呈現出品種從單一到全面、從低支向中支領域延伸、從普梳向精梳領域蔓延的特點,對國產紗的可替代性逐漸增強。
在市場經濟中,哪里有市場,產品就流向哪里,大量進口紗進入我國市場,自然就大量擠掉了我國紡企的紗線市場份額,特別是中小型紡企的日子變得艱難,訂單大量減少,對于棉花原料的需求自然也隨之減少。
但無論進口紗增加還是減少,對于我國棉紡行業的影響已經成為常態,且在今后的一段時期內都將會呈現出平穩增長的態勢。究其原因,是我國紡織業結構性調整的需要。印、巴兩國出產的棉花品質,決定了當地企業以紡40S以下紗為主,而我國的棉紡織產業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各種制造成本已達到一定高度,只能進行結構調整提高產品附加值,逐步淘汰掉部分落后產能,印、巴的產品,剛好彌補了中國要退出領域的缺口。這也是近年來印、巴產品大量進入中國的主要原因。
年度熱詞:棉花“走私”
事件回放
2015年,我國海關總署查辦走私棉花案件數量不斷增長,涉及棉紡企業已超過200家,其中數十家企業高管人員被逮捕關押。此外,還有部分企業因為棉花加工貿易中的串料等違規行為受到稽查或行政處罰,有的企業被要求一次性補繳稅款上億元。
熱詞解析:明確界限避免違規
相關棉紡織企業在棉花加工貿易中的核銷違規可歸納為3種情況:保稅棉在國內的銷售、棉花“一日游”以及串料加工。
在棉花加工貿易中,企業一般按照所取得的配額數量,按照100%進口原料的標準申請加工貿易手冊,但由于紡紗工藝要求須把不同批次的棉纖維進行搭配使用,以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和生產的連續性,“料件串換”是加工貿易企業經常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對于“串換”后剩余的保稅棉花,有的企業繼續用于生產棉紗,之后隨棉紗在國內銷售,有的則直接在國內銷售。棉紡企業普遍存在只要能夠如數地出口棉紗、核銷加工貿易手冊就不會偷逃稅款,即使違法也只是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錯誤認識。這種普遍性的錯誤認識,是走私棉花案件發生的重要原因。
簡單來說,在加工貿易中,出現問題的棉紡織企業,大多數是因為與海關的溝通沒有做到位,彼此之間的“不了解”,造成了棉花“走私”案件頻發。所以,棉紡織企業首先要懂得法規法律,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操作,其次要做好溝通工作,清楚海關都要查什么、怎么查,才能避免“誤會”的產生。對此,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建議:改革棉花加工貿易核銷辦法,如取消對棉紡織行業串料的審核,改為控制棉花進口的總量;加快棉花體制改革,尤其要加速改革棉花配額分配辦法。
年度熱詞:儲備棉輪出
事件回放
國家發改委公布,2015年7、8月通過全國棉花交易市場以公開競價的方式安排儲備棉輪出。7月7日,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公布了《關于國家組織國家儲備棉輪出銷售的公告》,并在隨后公布了輪出首日(7月10日)出庫銷售的儲備棉數量及庫點。
熱詞解析:質量較差成交平淡
儲備棉的投放自7月10日到8月31日,總的投放量為100萬噸,平均的價格為14300元/噸。兩個月的時間,紡織用棉企業對輪出的國儲棉反應始終平淡。在國儲棉輪出前期,行業各種猜測、討論,成為紡織行業的熱點話題,而結束時卻與開始形成巨大反差,冷冷清清,一片寂靜。
與往年的棉花拋儲相比,本年度的國儲棉輪出確實發生了很大變化,究其原因,是因為棉花市場的改變,沒有政策束縛的棉花市場,紡織用棉企業知道該如何更好地選擇。
一直以來,存了幾年的儲備棉質量降級是紡企極為關注的問題。原本大家都以為儲備棉已存放三、四年之久,應該檢驗顏色級、馬克隆值、斷裂比強度等指標,誰料只公檢軋工質量和顏色級。紡企擔憂的是存了三、四年的棉花只公檢軋工質量、顏色級,買了以后不能用,所以直至輪出結束,儲備棉成交量始終平淡。
目前,受拋儲因素以及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國內外的棉價差縮小,從而削弱了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外棉紗的市場競爭力。但由于前些年我國與國外棉價存在的高價差,使得國內的棉紗企業大都向高支紗發展,特別是一些生產高端漂白紗的企業,需要棉花質量更高。所以,存了幾年的已“降級”的儲備棉,加上出庫費用以及手續費等因素的影響,自然不會出庫很快。
年度熱詞:新疆機采棉
事件回放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為了推動國內機采棉的使用,進行了多次深入調研,向紡織企業征詢使用機采棉的情況,并征求了相關意見。目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棉花機械采收已達到68%,但與美國等先進國家相比新疆機采棉的質量還有一定的差距。
熱詞解析:我國棉花中的“潛力股”
當前,提高棉花質量等級、提升棉花加工質量,是我國棉花產業的重中之重,而新疆機采棉,因其勞動生產率高,規模化、產業化的現代化生產模式,擔負著提升我國棉花質量、等級的重任。
目前,許多企業反映機采棉是未來趨勢,也在積極嘗試使用,但由于質量不盡如人意、生產成本上升以及影響產品質量等原因,多數企業在嘗試后就放棄繼續使用或控制使用量。企業在使用新疆機采棉以后反映,與美棉相比,新疆機采棉的前紡落棉率遠高于進口美棉,甚至個別企業達到了10%,而美棉的落棉率僅在5%左右。
新建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孔星隆表示,今后兵團將加快品種選育和優化品種結構,提高棉花的內在品質,滿足紡織企業的不同需求;優化區域布局,堅決退出次棉區和低產棉區,在“十三五”規劃中,將棉花種植面積控制在800萬畝以內,皮棉穩定在120萬噸以上;進一步改進栽培,以適應機械栽培的要求,并且在殘膜治理、清理加工自動化改造方面下功夫。目前,兵團已經連續3年在一批企業中試點,進行自動化流程改造,加工皮棉的品質有了很大的提升,部分皮棉的品質已達到手采棉的標準,今后將加大力度推廣。企業熱切期望新疆機采棉質量能夠迅速提升,逐步接近美棉、澳棉等外棉質量水平,成為我國高等級棉的頂梁柱。
年度熱詞:紗線展
事件回放
3月18日-20日,2015年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首次移師到上海,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10月13日-15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紡織紗線(秋冬)展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如期舉辦。
熱詞解析:展現紗線創新動向
2015年,中國國際紡織紗線展移師上海舉辦,憑借其在行業多年來的影響力,吸引了大批企業對展會堅持不懈地“跟隨”。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展會給企業帶來的直接或間接的效益,企業把紗線展作為了一個拓展客戶的優秀平臺。參展企業的產品可以得到很好的推廣和宣傳,企業的形象和影響力能夠得到充分的展示。
很多企業表示,參展效果明顯,有許多客戶就是在展會上結識的,能夠給公司帶來新的訂單。此外,更多的企業希望,通過參加展會了解目前行業的發展水平以及發展趨勢,從而把握市場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