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機:研發才是行業發展新出路
隨著用工成本、原料成本的不斷升高,國內中低端紡機設備已找不到曾經最有利的價格優勢;同時,不少下游的紡織企業積累了大量庫存,卻苦于找不到買家。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中小紡機企業不得不增加停工天數維持度日。對此,史陶比爾(杭州)精密機械電子有限公司紡機部總經理戴榮兵作了一個很好的總結:“很久以來國內紡機行業中依靠中低端產品‘走量’已成過去,企業依靠研發力量角逐市場的時期已經到來。” 國內紡機產業向高端發展 最近幾年,中低端紡機設備銷售明顯減少,而高速高效,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高,節能環保,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不少企業通過結構調整和跟進實現轉型升級。同時,由于成本較高等因素,目前下游紡織企業需求不足,國內棉紡設備的銷售大不如從前,但化纖和非織造產品由于技術要求較高,銷售依然非常旺盛,不少企業看好這部分市場,通過改變產品類別以適應市場需求。 很多企業在市場銷售不好的情況下,依舊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為今后的發展做好準備。比如,江蘇潤源控股集團有限著重于差異化、自動化產品的研發,并保持每年的研發投入資金不低于企業總投資的5%;江陰市通源紡機有限公司順應市場需求,推出具有全自動化、工序簡化等特點的整經打樣機,受到了廣大生產用戶的歡迎;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近年來一直將技術改進、產品研發作為發展的重點,公司每年通過對原有產品進行大幅度改進和彌補技術缺陷,在提高產品質量指標的同時關注產品的節能降耗和人性化等特性,為迎接高端市場的挑戰做好了準備等等。 中低端向國外轉移是大勢所趨 國內紡機產業在亟須轉型升級謀取未來發展的同時,印度、東南亞市場的成本優勢凸顯。今年以來,紡機產業結構的改變帶給寧波德昌精密紡織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時平的最大感受,正是“轉移”。他認為,國內目前的行業生態對紡機企業的影響“弊大于利”,這也使得不少紡機企業不得不“走出去”,對德昌公司而言,他們非常看好印度市場,同時,對于一些人所認為的“3~5年后,印度、東南亞市場會出現相對飽和的狀態”并不認同。化纖類產品的紡機相較于棉類產品的紡機而言更為高端,印度、東南亞市場中低端產品飽和、逐漸走向高端是必然的,德昌公司能夠在這個市場長遠發展下去,顯然與其在印度主打生產化纖類產品的紡機有關。他預計,未來的東南亞市場將取得之前中國的中低端市場,依靠生產“低價”和“走量”的產品為主,未來的中國市場不論是紡機類還是紡織類產品,終將以高端產品為主。 然而,國內紡機市場海外銷售量的迅速增長卻不是普遍現象。中國紡機企業“一窩蜂”扎向東南亞市場,也使得走中低端產品路線的企業看不到在這個市場長遠發展的希望。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國內很多中小型紡機企業由于規模、實力有限,仍然處于國內市場銷售幾乎停滯,還苦于找不到國外銷售“門路”的尷尬境地。對于那些一直以來依賴于銷售低價產品的企業,被行業所淘汰是必然的。 加大研發是唯一出路 目前看似火熱的東南亞市場相較于之前的中國市場,其實體量很小,不夸張地說,中國紡機企業一年的生產量就足夠東南亞市場幾年的需求。另外,國內銷售迅速增長的電商市場,以淘寶為例,看似取得一直以來線下市場無法取得的銷量,但不得不說,其中充斥了太多假冒、偽劣產品。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終將被改變,“質量過硬”將成為銷售成交的前提。淘寶“一個季度5000億元的銷售額”不過是曇花一現,這些產品產業鏈前端的小微企業最終難逃被淘汰的命運。解決所有這些問題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增加企業的研發投入。 戴榮兵說:“在此之前,有太多的國內企業幾乎不進行研發,所謂的研發投入就是花錢購買具有先進技術的國外設備,然后開始進行測繪、抄襲。目前,國內產品高端化趨勢日益明顯,企業老板必須舍得加大資金投入和研發力度,專注于新技術開發,將產品做精、做強,才能長遠立足于市場。以史陶比爾(杭州)公司為例,這兩年以來,公司能夠有效節約人工的設備受到了國內的市場更多關注,公司的一款自動穿經機、小劍桿織機等自動化程度高的產品近來的銷售都非常樂觀,同時公司下半年將進一步研發和推出一款智能化更高的穿經機以順應市場的需求。”他還指出,以目前的歐美產品來說,生產成本較國產紡機不具優勢,其唯一的長處在于先進技術。樂觀地預計,如果中國企業真正做到產品研發,將徹底打破歐美產品在全球的領先位置,成為全球的行業領跑者。 徐時平也持有相同觀點。對于目前國內已成定局的高端化趨勢,以及未來印度、東南亞市場紡機產品必然向高端化發展,德昌公司都做好了兩手準備。徐時平說:“公司會根據市場需求提供相應產品,中低端產品我們可以生產,同時公司也從不放松高端產品的研發。未來,適應客戶需求的生產高支數、多品種產品的高端紡機將成為市場主流,同時,一個公司只有‘做他人所不能做’,才能實現長遠發展。” 強者能否更強 強者更強,弱者淘汰似乎已成定局,而淘汰弱者的同時,強者必然“吞掉”其市場份額,從而更加強大。但徐時平卻不十分認同。他認為,那些已經成為“強者”的企業的確有實力“吞掉”小微企業的市場份額,但小微企業有大中型企業不具備的獨特優勢,為了一點點的市場份額花費更大的成本投入實在沒有必要。企業想要做大做強,真正的出路在于走出國門、開辟新的市場。但還有一點值得深思,以曾經在中國發展的日本紡機企業為例,其一度擁有的優勢還是會被本國企業逐漸占據,從長遠來看,海外發展的企業想取代本國企業市場份額幾乎不可能。除此之外,如何從眾多走向海外市場的企業中脫穎而出,也成為德昌公司此時最關注的問題。因此,所有問題的答案就又回到了那條企業的“唯一”出路:繼續不斷研發。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