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部分企業家看來,設備更新帶來了另外一些附加問題:引進了先進設備,是否有高檔原材料、高端產品設計來配套?是否有良好的生產環境來配套?是否有高效、先進的管理和營銷模式來配套?
“好馬配好鞍,高檔次的設備引進來要有高檔次的產品設計,要有高檔原材料來構造生產流水線,還包括車間環境,這些條件如果跟不上,再先進的設備也難以產出高品質的產品,我縣大部分紡織企業都還存在這樣的短板。”如東明銀絲織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民說。
“紡織產業的轉型發展首先要從‘頭腦革命’開始。”南通緯綸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冒國平認為,這些配套內容的跟進依賴于發展觀念的轉型,“企業家要思考,當前的市場形勢如何,延續過去的傳統模式,企業還有多大的生存空間,什么樣的路徑既能讓企業規避經營風險,又能在行水平上提到一個更高的層次?理清這些問題,在思想上就要根據市場消費的潮流進行轉型。”
袁民坦言,轉型要轉出真效益,關鍵在于企業主的市場敏感度和產業思維的角度,在于理念的轉變和準確定位。“我的轉型方向是,產品少的、很少有人涉獵的、檔次高的,紡織行業周期非常短,也就是兩三年,你必須時刻保持市場敏感,當市場發生變化了,你還抱著過時的產品和市場不放,肯定會被淘汰。”根據這個定位,當別人大規模上馬噴氣織機的時候,2012年袁民選擇去做漿紗設備的配套更新,在他看來,整個如東漿紗設備都是陳舊的,很快將迎來一個大規模的淘汰周期,這樣他就比別人提前走了一步。
與袁民同樣選擇做車間配套的還有力源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秦國兵,他給自己的車間安裝了一套地下吸塵裝置。“這個裝置一方面能凈化車間環境,空氣中飛絮沒有了,產品質量也就提升了,對工人健康也是一大保障。”秦國兵認為,這個裝置的技術含量并不太高,也不能從根本上提升產品的檔次,但它代表了對管理思維的轉變,“是不是以人性化的方式來為職工著想。”
“企業家在經營理念上要做些調整,把過去的粗放式經營轉變為內向式發展,同時在生產環節要向兩端延伸,過去我們只注重產品的生產,現在要把生產和研發設計聯合起來,這樣通過中間的生產和向兩端的延伸來改善我們企業發展的環境。”縣經信委副主任顧培華認為,近年來我縣紡織業的一些轉型做法,也折射出他們開始注重發展觀念,尤其是管理理念的創新,這些無形理念的創新也為企業搭建了健康發展的“溫室環境”。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