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中小企業的生存之道
氣溫回升,春天到來,但棉紡織行業卻因多種因素仍處在“寒冬”之中。春節過后,大型棉紡織企業開工狀況良好,而眾多中小企業卻面臨開工率低,訂單流失嚴重,資金壓力大,成品及原料庫存普遍較高等難題。加上目前棉花政策的不明朗以及國庫棉的高庫存量,企業對后市普遍持悲觀心態,生產經營趨于守勢。有業內人士表示,棉花收儲政策對我國棉紡織企業的影響至少還有三年時間,可以說,棉紡織行業一場新的洗牌正在開始。 幾年來,棉紡織行業一直不景氣,曾經的人工、環境、能源、土地、原料等據以自傲的低成本優勢成為歷史,棉紡織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因成本壓力到了生存極限,棉紡織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何去何從,如何擺脫困境是當前人們關心的焦點。 取長補短尋找新的增長點 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2013年年底統計,我國現有紡織企業18.4萬戶,授予的產業集群試點已達197個,以勞動密集著稱的紡織行業開始走向抱團取暖的發展模式。特別是中小棉紡織企業,靠“單兵作戰”難以抵擋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居高等多重考驗,而企業間整合互補,充分發揮各自特色的專業化生產、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的資源優勢,可分散風險,降低成本,推動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有報道稱,目前棉紡織行業68.52%的企業平均利潤率只有0.73%,達到近幾年的最低利潤,但我國還有近1400萬噸的纖維加工能力沒有釋放出來,如果按照市場紗錠擁有量1.2億錠,平均生產21支紗估算,約多出4500萬錠紡紗設備生產能力,如果拉細至32支,則一半以上產能已經飽和。也就是說,現在紡紗的產能嚴重過剩,即使未來5~6年我國紡織行業不再擴大投資,現有產能也足夠了。同時也說明尚有紗錠總量一半設備需要技術改造,必須要盡快調整產品結構。特別是做純棉紗的企業,應加大技術設備升級改造,調整生產50支以上高支、高端精梳紗,或者管理精細及資金充裕的企業生產J32~J40高品質、高附加值的品牌紗專供國際品牌面料與針織服裝用紗,以增強競爭優勢。 配置得當發揮最大效能 有些小企業總喜歡追風,“拿來主義”成為習慣思維,毛羽少就想到緊密紡,提高產量、減少用工就想到轉杯紡、渦流紡。用上緊密紡后就千方百計降成本,把寶押在緊密紡,這種做法往往會適得其反。 不可否認,緊密紡在提高紗線強力、減少毛羽、紡制較高支數紗時優勢明顯,但這并不等于質量指標都能夠保證達到標準。緊密紡主要部件負壓異型管與網格圈長期摩擦,會帶來磨損、網格圈堵塞、運轉不穩等問題,特別在紡制高支紗時,對配棉要求高,而如果企業基礎管理跟不上,急于把配棉降下來,那么紗線整體質量下降就是預料中的事。 一些中小企業由于對緊密紡技術不了解,或者對緊密紡制造商生產的緊密紡裝置質量認識不足,專挑便宜的用,器材配置不到位,最后會直接影響成紗質量。如緊密紡四羅拉加壓較傳統環錠紡要大,改造緊密紡原有彈簧搖架要配套更換,有的企業卻不愿意花這份錢,造成質量錠差大。自動落紗細紗長車緊密紡因車頭與車尾距離長造成壓差加大,使支數偏差加大,企業卻不在意,最后成紗不符合質量要求。 還有些企業,空調舍不得用,偶爾開開,甚至把普通細紗機與緊密紡細紗機放在一個車間,空氣得不到凈化,紗疵大量增加,連原有質量都難以保證。事實上,緊密紡技術對管理有獨特要求,不少企業原本就管理混亂,上馬緊密紡后更造成“亂上添亂”,結果成為負擔和累贅,后悔不已。所以,任何一項新技術改造更新都必須有配套嚴密的管理制度跟上,按新技術規律辦事,因廠制宜,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精打細算獲取最大利益 紗線毛羽的減少必須符合后道產品風格、用途、工藝要求等,紗線毛羽并不是越少越好,賽絡紡、轉杯紡、噴氣渦流紡、渦流紡等紡紗技術都能達到減少毛羽目的,但不同纖維采用不同紡紗技術效果及產能差別較大。 從市場反饋信息看,噴氣渦流紡MVS、轉杯紡均擅長紡制粘膠紗,即能夠最大限度發揮產能,尤其是噴氣渦流紡MVS在提高機織效率、減少上漿、減少用工、降低成本等方面優勢明顯,在中粗支產品上產能可挑戰環錠紡,但噴氣渦流紡對原料要求高于其他紡紗設備,如滌綸纖維必須使用專用生產型號,且對生產環境要求高于環錠紡。渦流紡投入成本比較大,但占地省,用工少(按環錠紡萬錠用工17人)。渦流紡紗接頭少,針織上減少破洞,梭織上減少斷頭,提高效率,這些優勢要靠企業去發掘、尋找。 在同品種比較噸紗耗電時,紡紗技術由高到低排列為:緊密紡——環錠紡——噴氣渦流紡——轉杯紡,而紡紗設備投資由大到小排列為:噴氣渦流紡——轉杯紡——緊密紡——環錠紡。 此外,有的企業在核算不同紡紗設備成本時,往往簡單對比紡紗設備,而忽略其他細節。企業應對分擔在每噸紗上的用工費、電費、設備折舊費、管理費等算細賬。目前,賽絡加緊密紡細紗機紡的粘膠紗在市場上十分緊俏,而用進口轉杯紡設備生產可以達到同等質量,不少廠早已用進口轉杯紡生產粘膠紗。但哪一種更加經濟呢?如果環錠紡以1000錠自動落紗細紗長車與R923320頭(相當環錠紡1000錠)比較,前者細紗機每臺60萬元左右,粗紗機10萬元,自動絡筒機30萬元、人工費10萬元等加起來差不多100多萬元,而投資R923轉杯紡設備每臺240萬元,賽絡緊密紡僅為轉杯紡投資的一半左右。不過,這僅是在紡制合適原料及品種時,如果改紡其他纖維品種就未必如此。所以企業一定要算細賬,讓投入與產出達到最優設置。 案例鏈接 中小企業相對來說力量單薄,在戰略選擇中應摒棄“大而全”的思想,結合自身實際,抓住關鍵成功要素,制定精簡的“小戰略”,如“借力打力”,依托大企業品牌優勢及市場,與大企業合作共贏;中小企業產品及服務采取“搭船出海”策略,為大企業提供配套產品及服務進入國際市場;“虛擬戰略”是把有限資源如核心競爭力、營銷能力等保留,把其他職能虛擬化外包企業與機構,實現事半功倍效果;“聯合戰略”更為適合中小紡織企業,如中小紡織企業群集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表現強大,而涉及個體就普遍較弱。“聯合戰略”是以戰略聯盟為基礎,通過多家獨立企業在特定資源或項目上展開合作,可以避免低價競爭,互相殘殺,又可以促進企業產品銷售和品牌形象的樹立。 同樣遭遇金融危機,同樣面臨紡織低谷和棉價倒掛,但總有一些企業經營得有聲有色。筆者認為,這些企業的絕招就是比其他企業更快一拍抓住市場脈搏,企業家沒有揮霍資金,剛愎自用,而是始終以戰略眼光看待市場,做到知己知彼,對客戶以誠相待,把產品質量看做生命,靠質量、用服務、用新的理念占領市場。 贏在與眾不同 在大多棉紡織企業還在堅持做純棉產品時,張家港保稅區金海瀾紡織有限公司早已把產品改向色紡紗,經營產品主要以全棉色紡紗為主,混紡色紡紗為輔(包括聚酯纖維、粘膠、錦綸、腈綸、羊毛、莫代爾纖維、竹炭纖維、牛奶纖維等),為國內一線保暖內衣品牌如南極人、北極絨、纖絲鳥、恒源祥等提供針織用紗。 同樣,南通佛新紡織有限公司生產銷售水溶紗、強捻紗、無捻紗和精梳線等特色紗線品種,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信任并與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近年來,很多棉紡企業都依靠技術創新以“追求卓越,崇尚天然”的產品理念,不斷為社會提供生態、環保、和諧的新型精紡產品,實現了產品的差異化,大大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與贏利空間。 贏在綜合素質 紹興縣匯維仕紡織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麂皮絨的企業,其“匯維仕”牌產品訂單飽滿。該公司不但擁有自己的質量監控體系,還擁有專門用于員工培訓的商學院,向員工介紹產品知識、銷售技巧、客戶心理等,同時推出一整套激勵機制,培養員工的社會責任感??蛻舻綇S看到企業一流的管理、高檔的設備、營銷人員優良的素質,對其下單只有“放心”兩字。 在紡織行業競爭激烈的今天,成熟的運作體系、產品質量及價格是吸引客戶的原因之一,但企業成熟的管理體系、服務質量甚至社會責任等方面,是與客戶長期合作和信任的基礎。事實證明,隨著供應商之間競爭的加劇,訂單集中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大浪淘沙,最終留下的都是綜合素質好的企業,這也被諸多服裝企業和業內人士視為紡織企業的真正持續發展之本。 贏在整合資源 “鳳凰莊”紡織品貿易公司致力于創建優質、完善的紡織品供應鏈,公司整合杜邦、蘭精、三菱等國際知名化纖紡織企業的資源,每年研發上萬款質量穩定的原創新品,還把面料設計成新款成衣進行展示。公司通過對市場前瞻性的準確把握,率先利用天絲、Modal、竹纖維、吸濕排汗纖維、超細旦改性纖維、大豆纖維、牛奶纖維等新型纖維,通過與羊絨、羊毛、真絲等差別化纖維多組分混紡開發出高檔系列產品,形成了產品多元化、精品化的競爭優勢,成為新型纖維產品的開拓者和市場第一進入者。這相當于一個完善的紡織品服務平臺,客戶在這里可以全方位實現各方面的需求。 (蘇州市紡織工程學會 繆定蜀)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