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紡沖刺:耐力還是爆發力?
中國家紡“十二五”規劃實施已經過半,本報曾重點報道了中國家紡產業取得的驕人業績,家紡產業成為整個紡織行業的“最大亮點”,也成為其他行業率先垂范的標桿。 進程過半,下一步,中國家紡業如何讓對手更加難以望其項背?拿出什么樣的競技水平繼續一騎絕塵? 日前,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后半程沖刺需要的不是‘一般耐力’,是‘強度耐力’,也可以說是速度耐力,最有效提高的途徑就是除了一般的耐力訓練外,還要保持一定的強度,最重要的是堅持,堅持肯定就有提高!” 楊兆華指出,“十二五”后半期是我國家紡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所面臨的外部環境也更加復雜多變,各種風險挑戰嚴峻,但市場需求空間依然存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給作為民生產業的家紡行業創造更多的市場需求,國際局勢的變化也將帶來新的機遇。 實際上,與家紡產業緊密相關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也將為整個產業錦上添花。據了解,到2020年,近1億農村人口轉移至城市,必然帶來勞動生產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城鎮公共服務和基礎建設投資的擴大、帶來居民收入和消費的增加,從而釋放出巨大的內需潛能,推動房產、汽車、家居等耐用消費品銷量的提升,進一步擴大對家用紡織品的需求。 與此同時,家紡作為與民生產業息息相關的行業,要爭取產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促進融資環境的改善,加大資金投入,護航家紡企業裝備升級。鼓勵采用家紡成品生產流水線等先進裝備,提高行業自動化水平。對創新型企業給予支持,允許創新型企業將研發投入、品牌營銷等費用納入增值稅抵扣范圍。加強工業與商業部門協調對接,對零售企業加強監督,嚴厲打擊假冒仿冒產品,創造更加有利的市場環境,促進家紡自主品牌加快成長。 渠道建設是家紡實現三級跳的有力支撐。家紡產業要積極聯合相關產業、商業共建家紡終端渠道、爭取社會各界關注和支持家紡新渠道建設,鼓勵家紡企業采取多種形式開展電子商務,建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努力促進電子商務規范、健康發展。 中小企業撐起了家紡產業的一片天。加強中小企業創新能力,鼓勵創新成果在中小企業中推廣應用,細化針對中小企業的行業服務,加強對設計研發、品牌經營以及特色產品的培育扶持,支持中小企業的人才隊伍建設。 國際競爭是展示中國家紡形象的窗口。要著力樹立我國家紡科技創新、藝術創新的國際形象,逐步從規模和成本優勢轉變為科技和品牌創新優勢,繼續促進自主品牌創新發展,緊密結合市場需求,提升創意設計水平,提高市場反應能力,全面履行社會責任,完善自主品牌價值內涵,盡快形成一批國際化的家紡品牌。 “走出去”是實現出口創匯展現實力的一大捷徑。要鼓勵自主品牌企業到海外設立研發中心、生產基地、原料基地,參與跨國并購投資,利用當地資源、政策和市場,建立國際化的研發、銷售和服務體系。積極進行商標國際注冊,并通過博覽會、展銷會、發布會,擴大自主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和品牌效應,著力提高自主品牌出口結構中的比重。 撲面而來的信息化讓家紡行業必須融入其中。在生產制造領域擴大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面、提高家紡產業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水平,這些成為家紡行業必須直面的問題。在設計研發領域廣泛應用數字化設計系統,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強力支持下,推動家紡產業研發、生產、流通和營銷模式的協同發展。 公共服務功能是體現家紡行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方面。加強建立行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技術進步、產品研發、信息服務等職能,建立國內外網絡媒體、企業、院校、研究機構、政府部門、社會團體等多重信息渠道,推進信息資源的整合應用。 楊兆華還強調,要“堅持把家紡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這一定位和航標給新起點上的中國家紡經濟華麗轉身賦予了深遠內涵,也吹響了“十二五”后半程結構調整攻堅戰的嘹亮號角。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