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機產品創新從哪兒突破?
經過多年努力,國產紡機的創新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進展。隨著行業結構調整步伐的不斷推進,2014年國產紡機創新工作將呈現出新的發展特點,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但也有人指出,紡機行業要想真正實現提升創新能力的目標,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還有不少發展瓶頸有待突破。 僅靠仿造難以為繼 創新之箭已在弦上 隨著原材料成本以及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問題的日益凸顯,紡織行業整體贏利水平普遍出現了下降。與此同時,紡織企業對紡機設備個性化要求卻越來越高,紡機企業正在經歷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 在2013年整體行業銷售不佳的情況下,一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性價比較高、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較的設備銷售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同時,能夠滿足企業技術革新要求的老式設備改造業務也呈現出迅速增長的態勢。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紡機生產企業逐漸認識到,只有提高產品附加值,才能牢牢把握產品的市場定價權。而要提高產品附加值就勢必要增強紡機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創新能力。 實際上,近幾年紡機行業無論是技術創新成果還是國家級技術中心建設都取得了很大進步。權威數據統計表明,“十二五”前期,我國紡織機械行業每年完成各項科技成果鑒定30多項,累計完成100多項,這些通過科技成果鑒定的產品大多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產品甚至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進入“十二五”以來,紡織機械行業的主要企業也加快了科技創新機制的建立。繼經緯紡機和恒天重工兩大紡織機械集團之后,2012年紡織機械行業又新增加國家級技術中心3家,使紡織機械行業國家級技術中心達到5家。這些都使行業創新步伐明顯加快。紡機生產企業意識到,今后再僅僅依靠過去消化吸收、仿造紡機產品的模式已經難以持續了,創新之箭已在弦上。 江陰華方新科技公司副總經理高勇談道,由于目前紡織企業經濟運行情況普遍不佳,對普通紡機產品的需求量逐漸減少,而對具有自動化、智能化功能的設備需求卻呈現出不斷增長的態勢。因此,公司今年將會把研發重點放在智能機器人等產品上。 創新需要解放思想 三大瓶頸仍待突破 盡管目前紡機行業自主創新的力度有所加強,但行業的整體創新能力仍不能讓人完全滿意。不少紡機企業負責人認為,當前企業自主創新的最大阻力仍然在于思想守舊,要想真正實現創新首先要解放思想。 武漢紡織大學教授林子務指出,在研發紡機產品的過程中,國內企業存在一個通病,那就是熱衷于跟風。國外有什么新技術了,我們就先跟著仿制,然后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改裝,總是被動跟在別人后面跑,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創新少之又少。即使有些企業申請了創新專利,其含金量也不高。甚至有些企業創新的目的僅僅為了名氣。這些企業為了達到專利申請成功的目的,絞盡腦汁將原有零部件位置和形狀變動一下,專利便申請成功了。有的企業老總還自詡道,我只要拿到了專利,就證明我是自主創新。 實際上,創新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不少紡機企業負責人都有同感。上海昊昌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馳談道:“一個新產品如果不走彎路、一切進展順利的話,從產品立項到產品研制成功、上市,得到客戶認可,至少需要3~5年時間。如果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需要進行修正的話,那么產品的創新周期會更長。創新需要耐得住寂寞,想真正創新,企業負責人一定要在解放思想的同時,摒棄投機思想。” 不少業內專家指出,創新除了要擺脫思想束縛之外,還有三大瓶頸有待解決。一是創新人才不足。不少紡機企業反映,目前,紡機發展已經進入智能化自動化時代,這就需要產品開發人員不僅要懂機械、懂工藝,而且還要懂自動化控制技術。但目前紡織院校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一般還達不到這個水平。二是創新需要完善企業創新機制。雖然劃時代的技術革命是創新,但這種創新需要很長的周期。相比之下,企業的小革新和技術小改造就是另一種創新,而這種創新是企業全體員工集體智慧的結晶。因此如何完善企業創新制度,激勵全員參與企業創新也是擺在企業創新面前的一個問題。只有好的創新制度激勵,才能使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第三就是法律規范仍須加強。河南光山白鯊針布公司總經理張永鋼告訴記者,目前行業內部存在相互抄襲創新成果的現象,而且由于仿造的違法成本太低,以至于不少企業熱衷于剽竊其他企業的專利成果。因為自己并沒有投入經費進行研發,因此仿造出產品后就可以大打價格戰。這對于投入大量研發資金、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研究的企業來說,是極大的不公平。有些紡機企業也反映,即使有時候真下決心要和侵權企業打官司了,也面臨要耗費很長的時間、精力和費用等問題,即使勝訴了,賠償金還沒有打官司花費多。這些因素都極大阻礙或挫傷了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緊跟市場需求創新 用戶認可才是真諦 創新產品一般具有市場定價權,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對產品創新表現出巨大興趣。但創新產品有沒有前途,主要看它能不能和市場需求吻合。如果創新產品不能給企業帶來效益,那么就不不可能被市場和用戶企業認可,這樣的創新也沒有什么意義。 在開展創新工作時,不少企業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雖然搞了不少創新,成果也有一些,但對于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卻沒有產生明顯效果;有的甚至還白白浪費了企業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而這種尷尬情況的出現,無疑會對企業的創新積極性產生消極影響。有專家指出,沒有在事前進行縝密的市場調查,導致創新成果與市場需求脫節是企業創新工作收效甚微、無法形成競爭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創新工作能否符合市場需求不僅是衡量企業自主創新成果有無意義的主要標準,同時還是關系企業能否獲得豐厚市場回報的主要因素。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今后紡機的發展趨勢是自動化和智能化,但這也并不是說,中低檔的產品就完全沒有市場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市場仍將呈現出高中低產品并存的情況。這一點從2013年的紡機市場表現也可以看出。雖然這一年,細絡聯、粗細聯等自動化水平較高的設備銷售總體情況不錯,但一些短車自動落紗改造、舊式清花、梳棉設備改造清梳聯的市場熱度超乎了人們的預期。重慶金貓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崇明認為,這些設備之所以熱銷,能夠得到用戶的認可,就是因為它們迎合了用戶企業對于減少用工成本、降低工人勞動強度設備的需求。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