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纖業:產能 不只是多了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1~8月化纖產量為2882.21萬噸,去年同期為2690.89萬噸,同比增長7.11%?;w行業依然位于慣性增長通道。而從今年業內的各大會議上企業的發言來看,整體行情依然不容樂觀。不過,從行情多年的發展周期可以看到,化纖行業已經不具備大幅下跌的空間了。 對于該輪低谷行情,業內討論最多的是產能問題。然而,供過于求只是表面現象,深層次的結構問題也在這次危機中暴露無疑。從產能的累積,到企業的經營心態,乃至行業今后的走向,都在這次危機中得到深刻思索。 原有的發展模式已死,企業需要站在天量產能上,思考如何重新出發。 產能壓力積累多 產能型對過剩的最直接原因是企業規模擴張嚴重,一味地追求規模效應,企圖通過規模擴張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而忽略了企業最重要的生存指標是利潤。 創新能力不足也導致企業越走越偏。因為一味追求規模,企業在研發投入不足,最終導致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同質化嚴重又加劇了企業比拼規模效應,進而走進了惡性循環的周期。于是行業規模越做越大,利潤卻越來越低。國內化纖產量由2000年的694萬噸,增加到2013年的近4000萬噸,年均增長率超過了35%,利潤率卻整體大幅下降至當前的5%左右。 以上是長期性的問題,而眼下這次危機的主要問題在于全球市場需求不振。在全球化的產業配置下,中國化纖行業實際上擔負了滿足世界化纖需求的角色。產能配置也是基于全球市場的需求,然而在世界經濟進入下行周期后,需求下滑,行業每天滯銷的產品也就達到了天量,此次行情蕭條持續長久與需求不振關系密切。 化纖行業周期性強,然而到當前,聚酯短纖供過于求的局面還沒有改變。而綜觀化纖行業,大約4年一周期的行業波動規律似乎并沒有消退。 以氨綸行業為例。氨綸的新增產能速度也是比較快的。2007~2008年、2010~2011年是氨綸行業產能的密集投放期。經過這幾年的快速擴張,當前國內氨綸產能大約50萬噸左右,隨著新增產能的集中釋放,氨綸主流品種價格大幅回落。2012年,40D氨綸價格已經下跌到了43000元/噸~44000元/噸,幾乎是2006年市場交易價格的一半。而在2013~2014年,氨綸產能增產有限,明確的擴產量只在3萬噸左右,僅占總產能的5%~6%的水平。氨綸景氣度在2013年逐步上升,創造了良好的業績。然而,近期世界各地新上項目的消息層出不窮,這波回暖行情已經見頂。 行業產能的非理性發展歸根到底在于,當供應已經滿足了市場的表觀需求后,行業的投產已經偏離了實際的消費需求。行業的發展實際上已經成為政策趨動型或者投資驅動型。企業生存的環境,如與政銀的相處中,一些項目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上馬,導致了企業發展處于非理性狀態。因此制度建設變得更為重要。蕭山一家大型化纖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做生意不能跟著政策走,要盯住市場才能保持住企業的競爭力。企業的財務制度能最大限度保證企業的領導者不受外界的干擾。 產能面臨降溫趨勢 聚酯行業的全球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輪行情后,中國想要擔起為全球提供化纖的重任可能力不從心。 意大利GSI公司CEOFrancescoZanchi認為,中國今年大約會有220萬噸的聚酯出口量,將成為出口量的最大峰值。明年可能會出現下降。 可能的出口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兩方面,一方面,我國整體的發展方式正在轉變,由投資趨動型向內需增長型轉變。由此,企業自身發展會更加關照本土市場需求,化纖企業理加理性地對待產能擴張與提升利潤的關系。另一方面, 當前,美國、巴西等國家和地區開建PET項目對中國PET的發展起到削弱作用。尤其是中國或將面臨更多來自印度產能方面的壓力。隨著印度低價貨源的逐漸增加,中國聚酯原先出口的某些主要目的地,產品將面臨較為激烈的競爭。 然而,中國在聚酯產業鏈方面是有優勢的。中國PX-PTA-PET產業鏈健全,而且國內的PX與PTA產業在全球范圍來看也很有競爭力。這為PET在全球的競爭提供了優勢。 另外,地方政府的考核機制中不再唯GDP論也是大型化工企業擺脫規模至上的原因之一?;w企業為資金密集型企業,投資往往較大,在技術發展到當前,往往一個項目就達到十億至百億的規模,對于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顯而易見,地方政府對于化纖企業的項目建設比較積極。當前的擴張跡象還在持續。不過,在考核機制發生改變與強調市場作用后,企業或許來自政府的干預或將減少。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企業在這輪下行周期中,深刻認識到技術研發與創新產品的重要性。那些差異化品種與品牌化營銷的產品受到行情沖擊小,也給了業內更多的經驗和啟示——提高產品差異化,以抵御隨時到來的寒冬。 培養扎根實業的態度 今年的聚酯行情有轉暖的態勢,然而一些企業的贏利水平卻不見提升。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這些企業涉足房地產、期貨等非實體經濟領域,在不熟悉這些行業的情況下貿然進入,遭遇損失。 化纖行業作為國家支柱性產業——紡織工業的重要一環,其發展受到下游需求增長的支撐,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強。盡管產能壓力較大,企業贏利能力變差,但是與一些行業相比,運行相對平穩與健康。一些企業不適應從高利潤轉為低利潤的心理落差,進而產生投機心理,涉足金融屬性較強的其他行業。在今年年初,江浙地區資金鏈斷裂問題引發社會關注。一些化纖企業涉足其中。當地人士表示,那些遭遇資金鏈斷裂的化纖企業往往是進入了房地產項目,在房地產行業回落后受到重創。反觀當下,央行降息本意是解決企業融資困難等問題,卻攪動一些企業試圖通過股市獲得超額利潤。 業內人士認為,踏實做好實業才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不務正業”也導致企業的發展水平難以實現質的提升與轉變。行業整體的轉型需要企業專心主業。 另外,在當前的行情下,企業往往是被業內企業攪亂陣腳,業內的企業表示,一些企業在危機中像賣白菜一樣賣產品,導致整個行業的發展受損。行業自律還有待加強。 國家在考慮如何釋放內需市場能量,企業也要認真考慮這一戰略帶來的變化。一是要提高產品的質量。我國化纖市場從稀缺到飽和,接下來要做的是優質。二是就現在形勢看,轉型升級需要趕上行情下跌速度。這就要求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將市場驅動作為企業研發投入的方向,將以市場需求為主導的差異化作為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這將為企業跳出周期性循環奠定基礎。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