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盤點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特征,不難發現,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有序失控的新時代。
首先,人類進入一個虛實交錯的世界,正在從持續了千百年的實體物理社會向剛剛新興的虛擬數字社會延伸。
其次,科技驅動新一輪產業變革。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和移動互聯技術融入未來產品和網絡。先進傳感器、增材制造、數字化工廠、“工業4.0”、制造業服務化、資源節約型工廠、協作和移動型企業、以人為本的制造等一系列創新的制造理念和模式不斷涌現,促進產品設計、制造、銷售和使用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制造業正向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柔性化和服務化轉型。
再有,企業的倒下去與站起來似乎都在轉瞬之間??铸埿推髽I倒塌,“隱形冠軍”崛起,企業傳統身份的持續洗牌與價值聚合。商業社會正在以跨越式的進化方式,改變我們曾熟悉的一切。在新舊之間,崛起與沒落共存。
同樣,我國紡織產業發展也正處于新的時代背景和經濟環境之下,“變革”是這個時代的重要特征。而在大變革的時代背景下,在傳統實體物理社會向新興虛擬數字社會延伸的過程中,我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經濟以中高速持續穩定發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創新作為重要的驅動力逐漸塑造著國民經濟的新面貌。
在此背景下,我國紡織產業持續發展一方面需要“準確發現”,把握產業發展“新常態”所蘊含的機遇與挑戰;另一方面需要進行“優勢再造”,乘勢而為,塑造產業發展競爭優勢,實現建成紡織強國的偉大目標。
目前,宏觀經濟和紡織產業的新常態主要體現在“緩中有快”、“緩中有變”、“緩中有難”、“緩中有為”四個方面。應對新常態,產業的競爭優勢再造需要從四個維度入手,即提升資源控制力、環境友好度、勞動生產率、時尚導向力。從具體路徑來說,便是要實現三個方面的創新,即思維創新、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多管齊下,打造產業發展新格局,帶來產業發展新面貌。
發現篇:“新常態”——我國紡織工業發展新環境
一、產業發展新常態——緩中有快
1.增速放緩是當前經濟發展的典型表現
當前我國國民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過渡到了中高速增長階段,經濟增長正發生著具有中長期意義的轉折性變化。據預測,未來10~20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將長期維持在兩位數以下的中速水平,GDP年增長率在5%~7%。與國民經濟的整體形勢類似,我國紡織經濟增速放緩明顯(圖1)。
2.國家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加速進行
增長速度的換擋與調整,本質上是增長動力的轉換與接續,調整和轉型的根本目標是挖掘經濟增長新動力。需求動力表現為出口、投資和消費“三駕馬車”,供給動力表現為制度變革、結構優化和要素升級。近兩年中國經濟呈現出重化工業去產能、房地產擠泡沫、融資平臺去杠桿、消費領域擠浪費等態勢。我國需求結構持續發生重大調整,消費貢獻保持穩定,內外需結構開始向相對合理的狀態邁進。服務業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持續加大,繼續超出第二產業。
3.紡織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快
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優化改善加快(表1)。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二五”以來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1.2%,高于我國纖維加工總量增速(5.5%)5.7個百分點;服裝、家紡、產業用三大終端纖維消費比例調整為48:29:23;化纖加工量占纖維加工總量的比重達到80%。
二、產業發展新常態——緩中有變
1.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第一引擎
新常態下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所在。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8.5%,拉動GDP增長3.6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高出投資0.5個百分點。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2014年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為18238億元,同比增長49.9%。
2.世界產業布局新調整
近幾年,發達國家紛紛推出再工業化戰略,推動制造業的高層次回歸。如美國的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工業4.0戰略、日本的制造業競爭策略、英國的工業2050戰略等。發達國家制造業開始形成新的比較優勢,重塑全球制造業版圖。
3.全球貿易格局和秩序新演變
一方面,中國融入全球貿易規則的制定,推動全球貿易格局和秩序向著有利于我國的方向發展。近年中國致力于區域貿易一體化戰略,是全球新一輪區域合作的重要參與者。一系列談判的密集式快速推進,是當前中國自貿區建設的亮點與焦點,表明中國自貿區建設進入戰略性提速階段。自貿區的建立將對我國紡織服裝貿易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例如,2014年正式生效的《中國-瑞士自由貿易協定》使得瑞士對來自中國的紡織品、服裝、鞋帽等實行大幅度的降稅,而這些都是中國的主要出口利益產品。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區域性貿易談判開始涌現,正在深刻改變全球貿易格局??缣窖蠡锇殛P系協定(TPP)近幾年備受行業關注,主要是因為TPP成員國(如美國、越南等)在紡織行業具有重要影響。協定中對原產地的界定是從“織布后”還是“從紡紗”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焦點。協定如果采用“從紡紗”的原則,將會對我國紗線等紡織品的出口帶來不小壓力。
4.國際采購格局新變化
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的競爭優勢愈來愈微弱,近年來產業轉移和訂單轉移趨勢明顯。但是,我國擁有良好的政治經濟環境,一是產業配套設施齊全完善,二是政局穩定、可持續發展環境良好。同時,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劣勢,被生產效率較高的優勢所抵消,綜合來看,競爭力并不輸于勞動力成本更低廉的東盟與南亞地區。這些使得中國在未來10~20年以內依然是國際采購的首選之地。
5.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持續下降
2011年以來,中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絕對數量持續下降(圖3)。當前中國勞動力供需存在“兩個短缺”的問題。一是初級勞動力短缺,表現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出現招工難的現象。二是以技師、技工等專業技術人才為代表的“中級勞動力”供需失衡。
6.價值創造和傳遞模式更新
互聯網的跨界融合正在加速“微笑曲線”向“全程協同”轉變的進程?;ヂ摼W時代為制造業升級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消費者體驗式的參與正在顛覆傳統生產的垂直分工體系,企業、客戶及各利益方可以互助式參與到價值創造、傳遞、實現等環節(圖4),從而使客戶得到個性化產品與定制化服務,使企業獲得超額利潤。在“全程協同”模式下,構建平臺型商業生態系統的能力將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產業發展新常態——緩中有難
受融資瓶頸制約、庫存壓力加大、要素成本上升等問題的影響,企業經營依然困難。投資增長后勁不足。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民間投資意愿減弱;二是房地產投資持續下行;三是稅收和土地出讓收入減少,償債進入高峰期,地方政府投資能力受限;四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外商企業投資步伐放慢;五是新開工項目減少。
就行業而言,紡織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集中表現在:國內棉花市場和用棉形勢依然復雜;化纖產能結構調整任務艱巨;節能環保約束壓力增大;產業布局調整面臨新問題;中小企業生存發展壓力突出;國內外市場需求變化復雜。
四、產業發展新特點——緩中有為
1.在宏觀經濟層面,穩中求進,以進促穩
中高速增長,不是放棄增長。而是堅持底線思維,保持戰略定力,創新宏觀調控方式,沉著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敏銳搶抓先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推進經濟發展戰略轉型。國家主動作為,適時有序預調微調,瞄準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確定調控“靶點”,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精準發力,避免經濟增速滑出合理區間。
2.在紡織產業層面:滿足期待,鞏固優勢
困境下有所作為,是我國紡織工業的責任擔當。當前,紡織工業在中國國民經濟和世界貿易中的地位依然穩固,對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依然是正向推動,尤其體現在規上企業利潤總額、紡織品服裝出口占比以及貿易順差等三個方面(表3)。在世界產業格局和貿易格局中,中國仍然是當之無愧的紡織第一大國。
紡織工業是工業化初始階段的主導產業,是將奢侈品變為必需品的領導行業;紡織工業是工業化及后工業化時代的主流產業,是經濟和就業的支柱行業;紡織工業是信息化時代發展中國家的永續產業,是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基礎行業。這是紡織工業的歷史發展規律。遵循這一規律路徑,中國紡織工業當前正處于由大變強的關鍵階段。
再造篇:產業競爭優勢的重塑與再造
發現是為了重塑和再造。對產業發展新常態的準確把握,為全力打造產業新競爭優勢創造了堅實的基礎。建設紡織強國,需要在認清宏觀經濟形勢和產業形勢的基礎上,打造以材料智能為突破的創新力建設紡織科技強國,以時尚導向為目標的消費力建設紡織品牌強國,以環境倒逼為動力的責任力建設紡織可持續發展強國,以及以社會青睞為基礎的凝聚力建設紡織人才強國。具體來說,便是要在產業新常態背景下,進行思維創新、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
一、產業競爭優勢再造——思維創新
1.思維創新——工業服務化
信息化的深入發展推動著傳統制造業向制造服務業轉變,推動著剛性制造向軟性制造升級。軟性制造,就是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拓展更多、更豐富的服務與解決方案。從發達國家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戰略規劃來看,制造業的概念和附加值正在不斷從硬件、設備、生產資源等有形資產向軟件、服務、解決方案等無形資產轉移。
未來制造業的商業模式,是基于大數據和技術革命,以不斷解決客戶與顧客問題為導向的商業模式。服務化已經成為引領制造業產業升級和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是制造業走向高級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制造業的生產將從提供傳統產品制造向提供產品與服務整體解決方案轉變,研發與設計、生產與制造、營銷與售后之間的邊界已經越來越模糊。
未來中國不能是單一的紡織制造大國,也不能是單一的紡織服務大國,而是紡織制造服務業強國。
2.思維創新——工業資本化
工業資本化是對企業資源特別是無形資產的充分運用和轉化。通過整合外部資源實現快速發展壯大是企業成長的規律。紡織企業需要轉變單純重視產品商品屬性的傳統思維,通過結合政策、結合金融工具、結合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建立自身的金融屬性,努力找到產業的商品屬性與金融屬性的平衡點。
并購成為產業資本融合的重要方式之一,并呈現出一些典型特征:一是增速快,2014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并購數量、規模呈爆發式增長,僅一季度,紡織服裝行業的并購事件達到11例,并購金額達到2.23億美元,超過2013年全年;二是單項并購規模并不大,多數在2億元以下,部分為5000萬~7000萬元;三是多數并購交易由PE/VC主導,大部分接受投資的公司有上市計劃,部分公司在接受投資后已經成功上市;四是跨國并購趨勢隱現,國內企業收購國際品牌的案例時有發生。
融資能力是推動和實現產品競爭力轉變為現實生產力的資金準備能力。產業資本的融資方式,就是做實業的方式。企業不應完全依賴銀行這一融資渠道,還可依靠債券、非人民幣融資(通常在境外融資,成本較低)、直接股權融資以及基金模式。截至2014年1月,我國在全球各主要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紡織服裝企業(主營業務為化纖、紡織、鞋服)約248家(圖5)。目前,我國企業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融資能力尚有差距,主要表現為企業融資結構失衡、資源優化配置能力不強、資本運作與配置的國際化程度不夠。
3.思維創新——工業綠色化
工業綠色化是全球范圍的共識,綠色生產已成為全球倡導的工業發展價值與模式。
除傳統意義上的節能減排外,循環利用是工業綠色化的核心內容之一。企業應引入循環思維,改變線性的工業模式,以材料為切入點,視其為高價值的、可再利用的存貨,而不是運行一次的生產要素。循環思維應深入貫穿到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讓廢棄品成為后續使用的有價值原料。此外,綠色技術應用與產業化是工業綠色化的關鍵。
二、產業競爭優勢再造——模式創新
1.模式創新——轉向大規模定制生產
當前,在互聯網技術推動下,我國已經開始出現了大規模批量生產轉向大規模定制生產的趨勢。大規模定制模式推動實現了以客戶為中心、由需求驅動的經濟發展和管理,催生了一個以“C2C(CustomertoCustomer)商業生態圈”為核心的新模式的出現。
2.模式創新——辯證看待幾組關系
?。?)電子商務VS實體店
電子商務注重與用戶連接,聚合用戶需求,使得信息更加透明化,推動提供的產品與服務與聚合的用戶需求更加匹配。但是,電子商務也面臨著一些問題與挑戰。實體店的傳統核心優勢是提供信息流、物流、資金流服務,而這三個優勢在電子商務的沖擊下逐漸式微。迎接創新不意味著一定要拋棄傳統。毫無疑問的是,實體店在售后服務、情感維系、品牌認同等多個方面都具有比較優勢,可以重塑價值,進而在新環境下迸發出全新的生命力。
?。?)個性化定制VS規?;a
個性化定制是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柔性化的生產,憑借有針對性的設計,與大規模批量生產形成差異化競爭。但商品并非無休止地由單一向個性化發展,追求個性化的制造理念未必真的代表市場趨勢。
?。?)扁平化VS層級化
互聯網思維強調開放、協作與分享,要求減少企業管理的內部層級結構,在產業分工中注重專業化與精細化,從而促進企業的生產組織更富有柔性和創造性。扁平化的問題是“一對多”的構架使得決策過程中領袖的作用過于突出。多數優秀企業都不是簡單依靠一兩位杰出領導人來推進創新,而是依靠整體實力、卓越管理、組織結構來推進創新。
可見,上述三對關系絕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簡單顛覆和對立,選擇與平衡適當可實現優勢互補、共生共榮。
三、產業競爭優勢再造——技術創新
1.技術創新:企業網絡化
從個人互聯網到企業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進行改造的主要路徑有,一是要形成用戶思維,加強服務;二是實現企業生產過程的全面智能化,提高創新效率和生產效率;三是推動營銷業務的網絡化,充分利用網絡提高用戶群體數量,形成長期的固定市場;四是推進企業管理科學化,縮減冗余環節,實現企業資源的最大效用。
面對這樣的發展趨勢,紡織產業要從傳統制造業中煥發出新活力,就需要思考如何構建云平臺將社會的資源整合到生產和運營的各個環節與鏈條中。在技術上實現用虛擬網絡把不同的實體設備聯系到一起,讓工廠成為一個整體;通過虛擬網絡,使產業鏈成為一個整體,與社會融為一體,從而完成紡織生產模式的根本性轉變(圖6)。
2.技術創新:生產智能化
生產智能化需要打造制造業與物聯網融合的新模式,建設中國紡織行業的智能工廠。這可以借鑒德國“工業4.0”和美國“工業互聯網”模式,形成終端需求(定制需求)、智能產品、智能工廠、智能物流的完整鏈條。完成這一戰略的核心在于建設“一個網絡”(信息物理系統網絡)、研究“兩大主題”(智能工廠和智能生產)以及實現“三項集成”(橫向集成、縱向集成與端對端的集成)。
以高速、高效、高靈活性、高品質和節能環保為目標,開發智能紡織技術,實現各工序生產設備的智能控制,各種紡織品及設備的在線自動檢測,紡織品設計的數字化以及生產營銷管理供應鏈全過程的數字化智能管理,應該是今后智能化紡織技術的發展方向(圖7)。
3.技術創新:營銷數字化
營銷數字化不是單純地將數字技術融入營銷過程當中,而是需要利用技術來徹底改造公司。數字化后,產品制造商開始變成零售商、經銷商和媒體運營商(圖8)。
4.技術創新:路徑多樣化
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成效與質量取決于把先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速度與程度。未來,中國紡織工業技術創新的路徑主要包括五個方向:首先,勞動生產力提升是紡織工業從傳統產業向現代先進制造業轉型的首要目標,智能技術的應用是重要標志;第二,突破纖維資源瓶頸是產業安全有序發展的根本;第三,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水平提高是紡織工業贏得社會和政策認同、獲取可持續發展空間的重要保障;第四,支撐產業發展的紡織基礎研究要軟硬兼顧;第五,引發新的、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的紡織服裝技術。
未來,中國紡織工業擬開展的重大工程包括三大方面:紡織材料創新工程、數字化、智能化先進裝備創新工程和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創新工程。
在紡織材料創新工程方面,發展差別化、功能性纖維以及生物質纖維滿足消費增長需求,發展纖維再生循環利用技術以提高纖維原料利用效率,發展高技術纖維滿足航天等高端領域需求。主要包括仿棉纖維創新工程、循環再生纖維創新工程、生物基纖維創新工程、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創新工程和產業用紡織品創新工程。
在數字化、智能化先進裝備創新工程方面,從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實現智能化、自動化,連續化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降低工人勞動強度。主要包括:智能化管理的差別化滌綸長絲成套裝備創新工程、智能化紡紗成套生產線的創新工程和智能化印染成套生產線創新工程。
在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創新工程方面,突破印染廢水資源化共性關鍵技術,形成成套工藝、技術與綜合性示范項目及推廣平臺,實現廢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產業化。主要包括:印染廢水處理及資源化創新工程和纖維資源循環利用創新工程。
結語
發現是為了再造,適應還要引領。對經濟新常態特征與規律的把握,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產業競爭優勢的塑造與提升;同時,產業發展則需時刻以“度量衡”為準繩,反思產業是否、能否健康持續發展。
“度”包括高度、廣度和深度。高度,是指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即紡織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組成部分、時尚產業的推動力量;廣度,是指跨界融合的廣度化,即紡織產業是兩化融合的示范行業、先進科技成果的融匯產業;深度,指的是資源環保的深度化,解決量大面廣的纖維資源安全、普及節能降耗減排技術。
“量”包括體量與質量。體量意指有效依托規模優勢,促進產業集中度與產業集聚,實現規模效益;質量則意指回歸產品本源重質量,保持產業發展重內涵,推動行業提質升級。
“衡”則為環境和發展的平衡、技術和就業的平衡以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平衡。發展為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的“綠色經濟型”產業,實現環境和發展的平衡;打造勞動力素質綜合提升下的“新型智能型”產業,實現技術和就業的平衡;結合“大眾消費”與“小而美”個性化需求,實現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平衡。
在大變革年代,需正視新常態,確立新格局,構筑新夢想,塑造新身份!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