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化纖工業“十二五”后半期面臨的形勢及問題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在《化纖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期評估報告中對于今后我國化纖工業的發展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重點梳理。在新領域新形勢下解決新的問題,才能持續獲得突破。發展的目標是靜態的,而過程卻是動態的。把握住關鍵問題,積極迎接挑戰,才會在困境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市場需求將呈現更多特點 按照“十二五”規劃發展目標,我國紡織纖維加工總量將增加1000萬噸以上,其中天然纖維受到土地資源供應,糧棉爭地等因素影響,未來發展空間有限,難以滿足紡織工業的發展需要,因此纖維消費量增長仍主要依靠化纖的增長來支撐,化纖仍將是“十二五”后半期紡織工業發展最主要的原料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長期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戰略,將給化纖紡織工業帶來新的需求增長點,各種惠民生、擴內需政策措施將進一步落實并顯現效果,紡織服裝產品內需消費有望保持穩定較快增長,化纖工業作為紡織品服裝的原料產業也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我國化纖及其制品憑借較為明顯的國際競爭優勢,國際市場還有繼續擴大的空間。 社會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賦予纖維消費更多內涵,一是伴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對纖維制品使用數量的不斷增長,二是適應生活方式的改變,滿足衣著功能品質細分和對日常生活更高審美化追求(如品牌、時尚影響等),差別化纖維的快速發展,以及個性化消費的新時尚,將使化纖在服裝、家紡領域的應用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三是纖維新材料的發展也將進一步擴大紡織產品在交通、新能源、醫療衛生、安全防護、環境保護、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 合理配置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目前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向制造業回歸.與美國制造回歸的趨勢相對應的是,東南亞國家后起直追,利用自身成本等優勢加速紡織服裝業向己方轉移。東南亞國家的產業勞動力資源和成本優勢相較國內非常突出,已直接影響到中國在主要紡織品出口市場的占比。 從化纖產業來分析,國際化纖產業發展格局將進一步調整,我國化纖工業目前已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化纖企業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在新的國際產業轉移和國際分工格局下,我國化纖工業將有條件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競爭,并進一步提升在國際化纖產業發展進程中的話語權,更好地推動化纖工業逐步向產業價值鏈高端轉變。 世界貿易環境也將愈加嚴峻,隨著我國化纖及其制品出口競爭力的加強,此領域便成為國際貿易摩擦的關注點,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以及印度、土耳其等國頻繁對我國化纖及其制品的出口采取反傾銷、特保等貿易救濟措施,加上技術壁壘、知識產權、碳排放等新的貿易保護形式的運用,還將影響我國化纖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資源制約和節能減排形勢嚴峻 資源與上游原料的制約仍將是化纖工業發展面臨的瓶頸問題。 2012年化纖原料的整體進口依存度約為62%,其中三大品種的進口依存度較高:乙二醇進口依存度74%,己內酰胺為50.1%,人纖木漿約為80%;再加上供應商過于集中、采購商過于分散給投機和炒作提供了空間,導致原料市場價格頻繁波動,且波動幅度較大,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企業經營風險。 此外,我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對行業節能環保要求進一步提高,國家對污染物排放進行總量控制,與產業發展需求形成矛盾;污染物排放標準不斷提升。隨著化纖產業鏈向上游石化加速整合,大型化工項目實施還面臨公眾出于環境保護、健康生活意識提高而產生的質疑與誤解,從而形成社會輿論壓力。此外我國化纖工業集中在東部地區,產業進一步發展受到土地、生態環境的制約加劇,化纖行業節能減排形勢愈發嚴峻。 結構性問題仍然有待深入調整 市場問題始終是化纖行業運行與發展的重點問題,規范有序的市場是行業發展的前提。從產業鏈看,上游原料生產商相對較少,僅300余家,化纖企業近千家,其中中小企業近600家,下游用戶企業上萬家,加上幾千家貿易商,市場狀況十分復雜。特別是處于行情低迷時期,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無序競爭、低價競銷、恐慌性拋售甚至價格大戰等惡性競爭行為會時有發生。因此,推進市場規范和行業自律成為行業應對需求不足、穩定市場運行的最主要手段。 同時,行業的結構性問題依舊存在。一是發展模式單一,常規產品的同質性發展趨勢突出,加劇了產品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高新技術纖維開發與產業化發展不足;二是研發投入仍需提高。2012年中國化纖行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例已提高到1%~1.5%左右,但仍低于韓國的5%~8%,更大大低于美國的8%~10%和日本的10%~12%的水平。三是從企業軟實力來看,大多數化纖企業還是以生產型為主,品牌意識不強,對終端消費引導和服務能力較弱,市場營銷手段相對單一,尚未建立起國際化、現代化營銷體系。四是從區域結構上,當前東部化纖產能已占90%以上,僅江浙就占70%左右,中西部發展明顯落后。產能過度集中帶來了諸如煤、電、油、運等資源約束加劇,勞動用工緊張,階段性開工不足,東部大部分產業集群地的環境承載能力已近極限等問題。這些都嚴重影響產業可持續發展。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